-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中新网9月1日消息称,据外媒报道,研究人员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报告称,抗埃博拉病毒的实验性药物ZMapp,在猴子身上试验结果“百分之百有效”。甚至在感染的晚期,ZMapp也能发挥效用。不过,动物实验与正式把药品应用于人体仍然具有较大差别,此前已有感染者接受该药治疗,既有成功治愈的报道,也有未能幸存的情况出现。 这是研究人员首次正式发表ZMapp的研究数据。先前有7个人感染埃博拉病毒之后以ZMapp治疗,其中2人死亡。 研究人员研究以不同抗体混合的治疗方法,也就是俗称“鸡尾酒”式的方法对抗埃博拉病毒。 先前的研究中,有几种综合抗体疗法似乎只有部分的效用。ZMapp是最新发展的综合抗体疗法,由三种抗体血清混合组成。 ![]() 各国都在加紧研制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新药 在18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猕猴身上所做的试验,显示疗效是百分之百。 实验也发现,在感染晚期投药也能发挥疗效。研究人员表示以前的治疗药物是必须在病征出现之前就要投药治疗。 专家们认为这表示ZMapp比之前的治疗方法大大提升了一步,是抗击埃博拉的重大的进展。 另据BBC26日报道,首例感染埃博拉病毒的英国人威廉·普利已经接受实验性药物ZMapp治疗。普利是在塞拉利昂志愿为埃博拉患者服务时感染上的埃博拉病毒。此前两名在利比里亚治疗病人时感染上埃博拉病毒的美国医生,通过接受ZMapp的治疗,现在已经完全痊愈。 ![]() 感染埃博拉的首例英国人普利目前也在接受ZMapp的治疗 不过,动物实验所得的数据和实际用于人体上,还是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例如有一名尼日利亚的医生和一名西班牙神父感染了病毒,虽然都接受了ZMapp的治疗,最终还是死于埃博拉病毒。 由于人类感染埃博拉病毒之后到发病的时间比猕猴长,因此估计人类发病的时间约为感染之后的9到11天。专家们说,治疗能否有效还要看感染者的器官是否已经被埃博拉病毒损坏,如果损坏的过于严重,可能就无法救回。 研究小组现在希望能够尽快正式展开人体试验,以便评估ZMapp在人体的反应和药效。 另据观察者网8月31日报道,中国研制的抗埃博拉药物“jk-05”也将批量投放非洲。军事医学科学院历时5年研制的“jk-05”是一种小分子化学药物,该药能够选择性地抑制埃博拉病毒的RNA聚合酶,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研究表明,该药在细胞和动物水平感染试验中具有抗埃博拉病毒活性。 专家特别强调,该药物虽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在适用于广谱抗流感时完成了临床安全性评价,但对于埃博拉出血热治疗,目前仍仅限于紧急情况下使用。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Third-World/2014_09_01_262751.shtml
|
加拿大 3 小时前
加拿大 3 小时前
社会 3 小时前
温哥华 3 小时前
地产 3 小时前
温哥华 3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