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北京6月天气炎热,小孩们在购物区的喷水池边玩耍。欧新社 纽约时报报导,从河南5月下旬豪雨造成大麦抢收不及泡水发芽,到最近多个地区出现的极端高温,凸显出气候冲击正威胁到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推动中国“粮食供应自给自足”的目标。 纽时这篇以“极端高温暴雨侵袭中国,习近平自给自足农业愿景受冲击”为题的报导,引用了河南一名79岁农民在查看麦田受损情况时拭泪的场景。当地小麦5月下旬正值采收季时遭逢大雨,麦粒因此发芽发黑无法采收。河南官员表示,这场降雨为小麦收成造成10年来最严重的破坏。 在此之后,广西稻田里的鱼及江苏南通一个农场的数千头猪,近来却因极端高温而死亡;天津消防部门接到通知,要对卡车上中暑的猪只喷水降温;新疆官员则警告,极端高温和洪水会损害新疆西北部地区的小麦。 报导指出,在中国这个历史上曾因饥荒而导致王朝动荡的国家,执政的中共意识到,满足人民基本需求是政治稳定的先决条件。 报导指出,确保中国有能力养活14亿人口,是习近平领导中国迈向超级大国地位的关键,且将粮食自给自足视为关乎国家安全的问题,并提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口号。 近年来,美中关系紧张、COVID-19病毒大流行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都造成全球粮食价格更大波动,加剧了中国种植更多本国农作物的紧迫性。 事实上,中国的食品价格涨幅并未达到其他主要国家的水准。但官员们担心,中国食品供应容易受到全球冲击的影响。2022年夏天,中国猪肉、水果和蔬菜价格飙升,促使当局投放战略储备猪肉以稳定价格。随后,领导人便重申“粮食安全为重中之重”。 然而,中国的农田已在萎缩,这是因为快速的城市化污染了大片土壤,且政府将农村土地出售给开发商;同时,中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农作物种植地区容易遭受干旱,另一些地区则容易遭受洪水侵袭。 此外,乌克兰战争威胁到中国的小麦和化肥进口;而2018年开始的美中贸易战,使中国从美国购买大豆和其他食品的成本更高。 报导指出,与天气有关的粮食供应冲击,是中国更加难以预测的挑战。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员刘宗媛(Zongyuan Zoe Liu,译音)表示,尽管可实施更多法规限制地方政府售地及补贴农民,但极端天气不仅会造成损害,且解决这一问题的成本非常高。 进入6月,创纪录的降雨量导致广西北海市发生洪水;但包括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多个地区,今年却经历了异常提前出现的高温天气,甚至超过了41度。其中,河南及中国中部地区的洪水,构成了对粮食安全的最新担忧,这些地区生产中国3/4以上的小麦。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分析师认为,小麦产量下降可能迫使中国今年进口更多小麦,进而擡高全球粮食价格。 但报导指出,中国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具有全球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拥有大量粮食库存。美国农业部评估,中国的小麦库存占全球库存的半数,美方官员2022年更直指中国囤积粮食库存,导致全球粮价上涨,特别是贫穷国家。 报导提到,中国到底囤积了多少粮食,中国政府2022年1月透露了难得一见的消息。官方的经济日报(中国)当时发表文章说,中国的小麦和大米库存,足以满足全国人民至少18个月的粮食需求,暗示这是合理的库存量。 |
中国 2 小时前
国际 2 小时前
国际 2 小时前
美国 9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