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购买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不过,与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基础相比,中国工业机器人利用水平仍然很低。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每万名制造业工人的机器人保有量,韩国396个,日本332个,德国273个,世界平均水平58个,而中国只有23个。 市场需求巨大的机器人产业 工业机器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可以从其销售量的变化管窥一斑。根据今年7月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数据,2013年全球共销售17.9万台工业机器人,同比上升12%。其中,中国购买3.7万台,佔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五分之一,并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购买国。 此外,据IFR数据,2012年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销量约15776台,销售额34.2亿美元,其中军用机器人销量6200台(无人机销量5453台),预计2020年全球军用机器人销售规模将增至16亿美元。 目前我国军队现役兵力大约为230万人,陆军机动作战部队人数85万人,按照美国未来作战旅的机器人配备程度(不考虑边海防部队、警卫警备部队、武警配备机器人),中国大约还有5.7万台地面机器人的配备需求,保守估计地面机器人均价为60万/台,市场容量接近350亿元。 但是,目前我国机器人创新能力不够,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还没有形成产业化实力,很多技术没有实现突破,当前国内厂家生产的机器人大多只能用于一般机械加工和装配、搬运等对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应用领域。而在汽车、电子等机器人应用较为成熟的领域,市场基本上被国外品牌垄断。 在这种情况下,低端产能的扩张势头令人担忧。 “机器人革命”全球关注,时不我待 事实上,“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统计报告,工业机器人2013年全球销售量约17.9万台,需求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同比增长12%;其中,在中国销售量约3.7万台,销售量全球排名第一,同比增长60%。中国成为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据Allied市场研究公司最新报告,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从2013年到2020年期间将以5.4%的复合年增长率发展,到2020年其销售额将达到411.7亿美元。 近来,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从工业领域快速扩展到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国家安全、医疗康复、社会服务等其他领域。 2013年,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发布的《引领全球经济变革的颠覆性技术》报告中,将先进机器人列入物联网、云技术、下一代基因技术、3D打印、新材料、可再生能源等12项颠覆性技术中的第5项。预计到2025年,机器人每年将为全球带来1.7至4.5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主要经济体纷纷将发展机器人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以此作为保持和重获制造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2013年,美国发布了机器人发展路线报告,其副标题就是“From Internet to Robotics”,将现今的机器人与上世纪互联网定位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机器人将影响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被列为美国实现制造业变革、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美国在2010年推行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发展工业机器人重振制造业,凭借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开发新一代智能机器人。 近期,欧盟启动了全球最大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SPARC”,计划到2020年投入28亿欧元,创造24万个就业岗位。该计划将有200多家公司、1.2万研发人员参与,机器人在制造业、农业、健康、交通、安全和家庭等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将被纳入该计划。另外,德国为保持其制造业领先地位提出的工业4.0计划,也将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作为迎接新工业革命的切入点。 近观亚洲,日本也制定了机器人技术长期发展战略,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新产业发展战略”中7大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今年6月,日本政府表示:日本将把机器人作为经济增长战略的重要支柱,希望通过发掘机器人的潜能实现日本经济的增长。韩国制定了“智能机器人基本计划”,并于2012年10月发布了“机器人未来战略展望2022”,将政策焦点放在了扩大韩国机器人产业并支持国内机器人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等方面。
|
加拿大 昨天 16:51
中国 昨天 16:50
中国 昨天 16:50
国际 昨天 16:49
加拿大 昨天 16:49
华人 昨天 16:48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