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短短二十年,就让曾经的“传统媒体颠覆者”,变成了“被颠覆的传统媒体”。当时代的洪流冲过互联网,很少有一款产品衰落的如此彻底。 门户网站,一款熟悉又陌生的互联网产品,你有多久没打开过它们了?今天的它们,还活着吗? 01.早年中国有“四大门户网站”的说法,分别是新浪、搜狐、腾讯、网易。但他们的祖师爷,可以追溯到一个美国网站上——雅虎。 1994年,一个叫杨致远的华裔斯坦福学生正在被毕业论文困扰。倒不是因为论文太难,纯粹是因为网上搜集到的资料越来越多,整理归类成了一个大难题。 为什么不做一个网站,把找到的资料按照标签进行分类管理呢?出于“图省事”,他和同学费罗很快就捣鼓出了一个雏形:杰瑞全球咨讯网指南。 与其说是一个网站,不如说是一个实时更新的网络黄页。标签化的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浏览效率。 这吸引了大批用户,一年后,杨致远和费罗参照自己姓氏的首字母,给网站命名为:雅虎。到1997年,每天已有200万网民点击造访,其中有75%是回头客。 效率,就是雅虎的成功秘诀。 第一个被雅虎启发并投入实践的中国人是张朝阳。杨致远捣鼓出雅虎时,他正在麻省理工读博。 1998年,张朝阳几乎照搬了雅虎的全部功能,在中国创建了搜狐,很快新浪、腾讯和网易纷纷跟进,四大门户由此诞生。 02.在本世纪的头10年,门户网站可谓风头无两。张朝阳创办搜狐仅1年,就跻身中国福布斯富豪榜。2000年,除新浪外,另三家门户网站集体登陆纳斯达克。 为什么门户网站这么火?2003年,网易的丁磊说了这么一段话:如果拿房地产作比较,那么门户网站就是互联网的黄金地段。 这话一点都不假,200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约50.8%的网民在互联网上主要以浏览信息为主要目标。 在最常访问的网站中,新浪独占21.2%,搜狐和网易分别占19%和14.9%。对普通网民来说,打开门户网站浏览新闻热点,显然比早期搜索引擎更方便。 2008年是门户网站最巅峰的一年。搜狐以近1亿美元的花费,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门户网站赞助商。 新浪、腾讯、腾讯三家集体结盟,发表《奥运报道联盟联合宣言》,联手对抗搜狐的攻势。但这并不妨碍搜狐,在奥运期间创造5分钟访问量300万,和1小时访问量突破亿等多项互联网纪录。 但常言道,盛极而衰。从站上巅峰的那一刻起,门户网站就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 03.2009年被称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元年”,从这一年起3G开始普及,手机有了大规模联网的可能。 一年后,小米和B站纷纷成立,一款款独立的手机App开始出现,犹如一座座孤岛封锁了信息的传递。大而全的门户网在小而精的手机App面前反而成了鸡肋。 腾讯和网易不再把精力放在门户网站上,游戏成了新宠。微博的成功让新浪换发第二春,唯有搜狐在苦苦支撑。2016年,搜狐全年营收16.5亿美元,相比同期暴跌15%。 没办法,船头太大,掉头太难。 真正为门户网站铲上最后一抔土的,是4G短视频时代带来的算法推送机制。说老实话,笔者并不太喜欢算法推送,它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信息茧房,让每个用户只刷到自己想看到的内容。 但必须承认的是,这种对人性的精准拿捏,靠算法形成的推送机制,显然比传统热门推送更高效。 截至2024年9月2日,搜狐市值仅为5亿美元,每股股价15美元,较巅峰时期已经跌去七分之四。 靠效率发家的门户网站,死在了效率竞争上。 打开今天的搜狐网,密密麻麻的的文字排版早已不适合这个时代,稍微往下拉几页,居然还保留着一周前的内容。二级界面同样惨不忍睹,隔三差五你还能翻到2023年的链接。 网易和新浪也是大同小异。一大堆广告眼花缭乱,搞不好每天点进去最多的人,是他们自己的编辑。 相比之下,腾讯倒是做的最好的,至少界面能实现实时更新,合理的图文排版布局也不会让人看的眼睛疼。当然了,这和腾讯雄厚的财力,以及腾讯网涉及公司形象等诸多盘外因素脱不了关系。 无论怎么说,在效率为王的互联网行业,门户网站的辉煌终究是落幕了。台面上的这些互联网巨头,谁的产品又会成为下一款门户网站?或许,AI时代很快会给出我们答案。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