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瑞士支持中国巴西为乌克兰制定的和平计划 基辅失望

加新网CACnews.ca| 2024-9-29 10:54 |来自: 路透社

今年6月间举办乌克兰和平峰会的瑞士,如今表示支持中国和巴西的和平计划,乌克兰对此立场转变表示失望。

瑞士外交部星期六(9月28日)表示支持中国主导旨在结束乌克兰战争的和平计划,并表示“对这些举措的看法发生了重大变化”,基辅认为,这一立场的转变令人失望且不合逻辑。与此同时,朝鲜猛烈批评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的举措,称这是在核超级大国俄罗斯面前“玩火”。

随着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进入第三个年头,冲突双方在未来的和平道路上仍相距甚远。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正在推行“胜利计划”,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则表示,只有基辅放弃大片领土并放弃申请加入北约,谈判才能开始。

乌克兰外交部对瑞士的举措作出回应,发表声明称泽连斯基的和平方案是“实现全面、公正和可持续和平的唯一途径”。

声明指出,乌克兰和瑞士仍在努力收集6月份乌克兰和平峰会联合公报的签署人。乌克兰外交部补充说:“我们无法理解这种决定的逻辑。”

冲突调解方瑞士于6月在布尔根施托克主办乌克兰和平峰会,并于星期五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参加了由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巴西外交政策顾问塞尔索·阿莫林(Celso Amorim)主持的17国会议。

瑞士外交部首席发言人尼古拉斯·比多(Nicolas Bideau)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我们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这次会议,我们支持这一动态。”

比多表示,自从《联合国宪章》被加入相关内容后,瑞士对中国在5月首次提出的计划的看法发生了变化。《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的创始条约,旨在使各国致力于维护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比多说:“由中巴组织的具体外交努力可能会引起我们的兴趣。”

乌克兰外交部重申其坚持“关于乌克兰的事,必须有乌克兰参与”的原则,并强调任何提议都必须基于《联合国宪章》,尊重乌克兰在国际公认边界内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声明还补充道:“那些不承认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无端武装侵略事实、将受害者与侵略者划等号、并提出以牺牲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为代价的缓和措施的倡议,乌克兰无法支持。”

今年五月下旬,中国与巴西达成有关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其中一点是“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即“中巴双方支持适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对所有和平方案进行公平讨论的国际和会”。

中巴六点共识同时呼吁各方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五与中国外长王毅会面后表示,北京关于乌克兰和平的言论是前后矛盾,他说:“北京一方面表示希望和平,希望看到冲突结束,但另一方面却允许其(中国)企业采取实际上是在帮助普京继续侵略的行动时,这是不合理的。”

布林肯强调,实现乌克兰持久和平的关键是“向伊朗、朝鲜和中国施压…停止向俄罗斯提供武器、火炮、机械和其他支持”。

朝鲜星期天则猛烈批评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据朝鲜官媒朝中社报道,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妹妹,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于星期天表示,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价值8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是“极大失误和愚蠢之举”,是在核超级大国俄罗斯面前“玩火”。

金与正表示,华盛顿向乌克兰提供武器“造成纠纷长期化和扩大,把整个欧洲地区推入核战争惨祸里”。

她说:“美国等西方不应忽视或低估俄罗斯的严正警告。”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警告称,如果俄罗斯遭到导弹袭击,他可能会使用核武器,并将任何由核大国支持的、针对俄罗斯的攻击视为联合攻击。

美国表示,自去年9月以来,朝鲜已向俄罗斯运送了至少16500个装有武器的集装箱,且俄罗斯已使用这些武器对乌克兰进行攻击。朝鲜和俄罗斯则否认有任何非法武器贸易。

瑞士表示支持中国主导的和平计划 基辅方面表示失望

据路透社报道,瑞士外交部周六(28日)表示支持中国主导的结束乌克兰战争的和平计划。基辅方面表示,这一立场令人失望且不合逻辑。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已经进入第三年,但冲突双方在未来的和平道路上仍相距甚远。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正在推行“胜利计划”,而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只有基辅放弃大片领土并承诺放弃加入北约,谈判才有可能开始。

周五(27日),中国外长王毅和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莫林(Celso Amorim)在纽约联大会议期间共同主持了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共有17国参加,瑞士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这场会议。

瑞士外交部发言人比多(Nicolas Bideau)对路透社表示,“我们支持这样的发展。”比多称,中国今年5月提出和平计划被收录《联合国宪章》后,瑞士立场出现转变。他说:“这意味着我们对这些举措的看法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巴所做出的具体外交努力可能会引起我们的兴趣。”

据中国外交部公布的消息,中国外长王毅在与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莫林举行会见时说,中巴同其他志同道合的“全球南方”国家即将成立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这是中巴和“全球南方”国家为寻求和平所做的努力。

他说,“和平之友”不是封闭的集团,而是开放的平台;不寻求竞争对抗,而是开展包容性对话。“和平之友”是为和平应运而生,应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和平之友”旨在发出客观理性的声音,将为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不过此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质疑中国和巴西推动乌克兰和平背后的“真正利益”。

泽连斯基周三在联合国大会上说:“当有人提出替代方案、半心半意的解决方案、所谓的原则时,这不仅无视乌克兰人​​的利益和苦难……它不仅无视现实,还给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将战争继续下去的政治空间。”

他说:“乌克兰人永远不会接受——永远不会接受。为什么世界上有人会认为,残酷的殖民历史,如今不适合任何人,但现在却可以强加给乌克兰?”

乌克兰外交部对瑞士的表态发表声明回应称,泽连斯基总统提出的和平方案是“实现全面、公正和可持续和平的唯一途径”。

乌克兰外交部重申其坚持“没有乌克兰的参与就无法谈论乌克兰(问题)”的原则,并表示提案必须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并尊重乌克兰在国际公认边界内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它呼吁瑞士“以及所有支持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国家”不要参与“只会使乌克兰实现全面、公正和可持续和平的进程复杂化”的倡议。

乌克兰外交部补充说:“那些不承认俄罗斯无端武装侵略乌克兰的事实、将受害者和侵略者等同起来、以牺牲乌克兰主权和领土为代价提出缓和局势的倡议,乌克兰不可能支持。”

瑞士和平峰会
今年6月,93个国家参加了在瑞士比尔根斯托克(Bürgenstock)举行的乌克兰和平会议。瑞士共向160个国家发出了邀请,但是没有邀请俄罗斯。中国一开始就拒绝与会,巴西只派了一位观察员,印度和南非的与会代表层级都在部长级以下。

和平峰会举行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对话”防务峰会时表示,中国向其他国家及其领导人施压,阻止他们参加即将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安全峰会。泽连斯基说,俄罗斯利用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中国外交官,竭力破坏和平峰会。“像中国这样一个独立的大国沦为普京手中的工具,真是令人遗憾,”他补充道。

瑞士和平会议声明没有明确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侵略,也没有要求其撤军,而是援引联合国宪章,“承诺放弃威胁和使用武力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声明强调,必须尊重所有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国际认可边界内的领土完整,这也包括乌克兰。

尽管如此,声明文本也没有得到所有国家的认可。13个国家没有签署这份声明,包括巴西、墨西哥、沙特、南非、印度和印尼,加上缺席的俄罗斯和中国,G20国家中有8个都不支持瑞士和平峰会的闭幕文件。

泽习会有望举行?

前乌克兰副外长查理(Oleksandr Chalyi)9月12日在北京参加香山论坛期间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下个月可能会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晤。

他说,乌克兰与北京的外交关系已经改善,现在有可能举行会晤。

查理表示,注意到中国为帮助恢复欧洲安全所做的努力,“现在我们乌克兰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些接触,泽连斯基总统和习近平主席之间的直接接触”。

路透社报道指出,北京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事件中一直保持中立,但同时与莫斯科保持着密切的战略关系。

时任乌克兰外交部长的库列巴今年7月访问了北京。

有消息报道称,泽连斯基计划在11月举办另一场和平峰会,这次俄罗斯将受到邀请。

不过,克里姆林宫方面目前认为与乌克兰的和平谈判缺乏基础。俄罗斯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9月早些时间曾表示:“就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而言,目前尚未出现具体的轮廓。……欧洲各国的说法很多。但我们没有从遥控这一进程、指挥西方的国家那里听到任何有关此事的消息。”佩斯科夫指的是美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川普在体育场送爆米花 球迷热情回应 大食量午餐被公开

美国 2 小时前

加拿大旅游局新推4条观光路线 其中一条首次跨境美国

加拿大 2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