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琼瑶9岁时就在大公报上刊出了她人生的第一篇作品《可怜的小青》。 (图取自上观新闻) 知名言情小说作家琼瑶昨4日下午在家中去世,终年86岁;两岸读者观众都为此感到错愕。上海解放日报的网路版《上观新闻》昨深夜报导,少有人知的是,20世纪40年代,琼瑶父亲陈致平曾在上海的同济大学任教,而琼瑶童年曾在“上海第十六区国民小学”即今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就读。而本名陈喆的琼瑶在九岁时就投稿上海《大公报》,在民国36年12月以一篇《可怜的小青》初试啼声,登上大公报版面。 报导说,陈致平夫妇育有二子二女。双胞胎长女、长子1938年春天出生于成都。长女取名“陈喆”,就是琼瑶。 1945年秋,陈致平被迁至四川宜宾郊区李庄古镇的同济大学“公共科”延聘为讲师,并在附中兼课。从李庄迁回上海后,因原吴淞校舍毁于日军炮火,为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学校租用了距学校不远的外滩礼查大楼(即浦江饭店,今中国证券博物馆)附属建筑金山大楼部分房间作为教师宿舍,陈致平一家也住在这里,办公地点在四川北路2066号(今新复兴初级中学)。 报导说,琼瑶家里有一张书桌。白天,爸爸在书桌上备课、改作业,晚上,妈妈铺上棉被,书桌就成了琼瑶和弟妹们的床。琼瑶曾回忆:“9岁,父亲执教于同济大学,我们举家迁往上海。记得上学第一天,母亲牵著我的手,站在上海第十六区国民小学的走廊上,观赏那些高年级学生的壁报。” 报导指出,正是在上海市第十六区中心国民学校“观赏那些高年级学生的壁报”时,琼瑶受到深深触动,从而开始迷上写作,并常常以父母之间的日常对话为素材,让父母笑到肚子痛。当然,这其中也有她自己的影子。 不久,她请父亲帮忙将习作──小说《可怜的小青》寄给上海《大公报》。 1947年12月6日,《大公报》第9版“现代儿童”专栏发表了9岁琼瑶的处女作《可怜的小青》。有趣的是,同期发表的还有《大公报》“现代儿童”专栏主编、儿童文学家陈伯吹的《不上轨道的小火车头》。 以下为全文: 《可怜的小青》 琼瑶以她敏锐的心思与缱绻的文笔在台湾走红后,当年主编儿童版,并也有一篇作品一起刊载在同一版面上的陈伯吹发现,琼瑶就是当年以“感情真挚、文笔清丽”被他选中作品决定刊载的陈喆。1988年5月,陈伯吹先生在《解放日报》朝花副刊发表《遥寄琼瑶》一文,其中就记述了这件事情。 报导称,陈伯吹回忆道,“时在1947年初夏,《大公报》准备每天出版一个副刊,记得周末版的副刊是巴金、靳以合编的《文艺》;星期日的副刊,则是由我负责编辑的《现代儿童》。 偶然间发现“新大陆”了,我得知这位原名陈喆的小作家,即是当今台湾文坛上享有盛誉的著名作家琼瑶。 当年主编大公报现代儿童版面的陈伯吹,1988年以《遥寄琼瑶》一文,说出他发现已成名作家的琼瑶就是他当年选刊的文章作者陈喆。(取自上观新闻) |
加拿大2024”年度奸商“榜单6位大佬入围!这个男人再成焦点
加拿大 4 小时前
“多伦多不香了”! 今年大批人绝望下逃离移居: 加拿大这省成赢家!
加拿大 4 小时前
加拿大 4 小时前
美国 4 小时前
美国 4 小时前
地产 4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