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美国 查看内容

特朗普最强硬手段对付加墨格陵兰巴拿马 而非中国

加新网CACnews.ca| 2025-2-5 09:27 |来自: 世界日报

WSJ认为特朗普最强硬手段并非对付中国。欧新社

华尔街日报(WSJ)4日分析,特朗普总统上台后针对北京发布多道行政命令,并采取加征关税等行动,但内容不像拜登政府那般强调意识型态;最受瞩目的问题关键在于,特朗普是否与拜登及许多华府政坛人士一样,把美中较劲视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场战役,还是特朗普目标其实范围较小,只想延续第一任执政期间希望解决的贸易不平衡。

华府智库威尔逊中心(Woodrow Wilson Center)季辛吉中美关系研究所(Kissinger Institute o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主任戴博(Robert Daly)日前在研讨会上说:“特朗普政府果真认为这是一场迫切的划时代竞争吗?”

拜登政府认为中国是美国在军事、经济、思想意识与科技等层面的头号对手,美中之间是民主与独裁的对抗。特朗普第一任执政期间,新冠疫情发生让对中鹰派路线崛起,某些氛围一直持续到拜登任内。

报导指出,特朗普愿意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话的态度,与拜登政府避免与北京直接接触的基调明显不同。曾与特朗普团队讨论的消息人士说,中国对特朗普政府来说属于次要考虑(secondary consideration),而且特朗普到目前为止最强硬的手段都是针对墨西哥、加拿大、格陵兰、巴拿马。

圣地牙哥加大(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21st Century China Center)主任谢淑丽(Susan Shirk)指出,中国议题在特朗普二度执政初期被切割(carved out)或淡化处理(downplayed),意味著与中国之间仍有发展关系的可能。

报导指出,中国观察家认为,特朗普对墨西哥、加拿大祭出关税措施,如同特朗普第一任期对付中国的手段翻版,也就是把贸易威胁当成谈判工具、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施压,更让外界觉得特朗普想要联合盟友一起制衡中国。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创办人王辉耀(Henry Huiyao Wang)说,特朗普比较不是意识型态导向,特朗普正在研拟的协议可能是中国愿意接受的。

王辉耀表示,贸易仍是特朗普的关注重点,一连串行政命令用意可能是为了让北京态度软化,好让美国在其他领域能与中国达成协议。他举例说,特朗普下令建立能够抵挡中国高超音速飞弹攻击的“铁穹”(Iron Dome)飞弹防御系统,但实际目的是逼迫北京展开核武谈判,“特朗普在乎的是取得公平协议(fair deal)”。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日本公务员遭残忍分尸 28岁无业男落网供称头颅位置

社会 2 小时前

纽约时报:特朗普给北京带来危机,也带来希望

美国 2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