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隔多年再度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向企业家信心喊话,称“大显身手正当其时”。BBC解读,认为习近平在美中新一轮贸易战开打之际召开会议,时机令人玩味;马云重返高规格会议,也释出政策转向的积极讯号。然而据新华网剪辑央视新闻画面的视频,习近平与多名民企负责人的发言声音全被音乐盖住,文字说明也仅有“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并未详细说明具体内容。 本次民企座谈会最受关注的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出席,过去五年,马云因为“砲轰监管”引发高层不满,进而低调行事,一度长居日本,就算回中国也极少露面,他的动向也被中国民营企业家视为“政治风向球”。此次马云出席民企座谈会,消息疯传网路,“马云已过关”成为讨论热点。 南加州大学法学教授张湖月表示,马云的高调参会表明监管机构对阿里巴巴的担忧已基本解决,此前针对这一行业的整肃可能进入收尾阶段。 另外,从这次列席的企业家来看,中国经济的重点也发生变化。除了马云,还有腾讯CEO马化腾、小米创始人雷军、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不是互联网巨头,就是尖端创新的“小龙”。相较之下,六年多前列席发言的企业家,则大多来自传统行业,即便是来自IT也是老牌的软件外包公司。 彭博分析,此次座谈会的规格(习近平亲自主持)与阵容(涵盖传统与新兴产业)表明,中央试图平衡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与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的时机也引发讨论,习近平上次召开民企座谈会是2018年,外部正值特朗普第一任期的中美贸易战,内部盛传“民企离场论”;而此次座谈会,外有新一轮贸易战,内部则是经历疫情和强力监管后疲弱不堪的经济。 2025年是中国完成“中国制造2025”计划之时,其中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都得到长足发展,从本次座谈会列席名单来看,也与“中国制造2025”涉及行业契合。 外界也关注民企座谈会召开是否象征中国“国进民退”策略转弯,BBC指出,虽然中国在多次类似会议上强调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但新闻和数据依然展现出“国进民退”的现实。 欧洲的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分析员宋高祖(Claus Soong)表示,中国当局对经济的控制愈来愈紧,同时过度聚焦于安全化的目标,中国的经济增长正遵循著“国进民退”的模式,而创新经常来自民企。这种榨取式经济增长不太可能持续。 亚洲中心(Asia Centre)研究员高敬文(Jean-Pierre Cabestan)也指出,当前经济增长放缓主要障碍,以及阻碍中国经济向前发展的结构性制约因素包括:国有企业和公共部门的重压、地方保护主义和强势垄断企业的存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