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地产 查看内容

公寓炒家违约率飙升;成批被开发商起诉:丢了本金还要赔几十万

加新网CACnews.ca| 2025-4-1 09:56 |来自: 加国无忧 51.CA

在疫情期间,受低利率等因素刺激,加拿大都会区房市暴涨,让很多人不惜冒着高额借贷的风险入市。他们中有不少人并非首次买家,而是投资客。然而,在疫情过去、泡沫挤出之后,这些过度借贷的投资人因利率飙升、房价下跌而违约。现在,开发商正通过法律手段追讨损失,这些炒家丢了本金不说,还面临动辄几十万元的索赔。

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据本地英文媒体多伦多星报报道:2021年底,当房地产经纪人向蒙特利尔物业经理塔吉丁(Nizar Tajdin)推销一套位于多伦多Forest Hill社区的在建单间公寓时,称之为一场“VIP交易”。

经纪说,在多伦多这个“全球最热门的房地产市场之一”,只需支付5%至10%的首付,几年后便可高价转手,轻松获利。

于是尽管塔吉丁明知自己无法获得贷款,也坚定地拿出了8.55万元定金,购买一套总价85.5万元的公寓。经纪人信誓旦旦地承诺,交房前会帮他找到新买家接盘,届时房价必然上涨。

“如今回想起来荒谬至极,但当时多伦多房市狂热,所有人都充满信心,”现年41岁的塔吉丁回忆道,当时我们认为“房地产投资怎么会亏钱?人们本就不该亏钱。”

然而现实残酷。几年后,公寓贬值,塔吉丁由于无法获批贷款,不仅被开发商没收定金,更面临86万元违约赔偿金的诉讼。

塔吉丁的遭遇并非个例。随着期房市场崩盘,大量买家因利率飙升、房价下跌而违约,开发商正通过法律手段追讨损失,一场系统性危机正在发酵。

《星报》调查发现,仅Centre Court和Mod Developments两家开发商就已对多伦多五栋公寓楼的近130名买家提起诉讼。这些购房者多在2020年前后入市,原定2024年收房,却因市场剧变陷入债务深渊。部分被告以“不可抗力”抗辩,称市场“剧烈且不可预见的变化”导致交易失败,但开发商并不接受这个理由。

“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也从未出现如此大规模的违约,”房地产律师莫里斯(Mark Morris)指出。违约潮的连锁反应已开始冲击市场:开发商被迫取消项目,未来住房供应将锐减;若违约单位被低价抛售,整栋楼的估值都会受拖累。

塔吉丁等买家正是疫情期间低利率狂热的缩影。2020至2022年,多伦多房价暴涨50%,加拿大央行基准利率一度低至0.25%。投资者(占新建公寓买家的65%)只需支付5%-10%首付,便可在竣工前无需申请贷款,甚至通过“转让销售”提前套利。

但2022年3月起,央行连续加息至5%,市场急转直下。塔吉丁的经纪人希尔吉(Rahim Hirji)失联,转让销售渠道亦中断。

另一位买家托多罗夫(Kristiyan Todorov)更惨痛——他在Mercer St. 55号公寓楼以110万元购入的单元,2025年缩水27%,最终以83万元售出。除损失20万定金外,他还被开发商以百万元索赔,并附加24%年息。

开发商起诉违约买家的法律权利虽无可争议,但规模空前,着实惹人担忧。业内人士透露,部分楼盘违约率高达30%。律师布舍列夫(Arkadi Bouchelev)代理的Mercer St. 55号公寓楼诉讼案涉及19名买家,索赔超1300万元。他警告,大多伦多地区或有上万人面临类似困境。

托多罗夫将部分责任归咎于央行未明确预警利率风险,但承认“人们被FOMO(错失恐惧症)驱使”。

前文提到的塔吉丁的公寓最终以42万元(腰斩价)售出,然而他的厄运还没有结束,因为他仍可能背负天价赔偿。

“我从没想过会因买不起房被告上法庭,”塔吉丁最后苦恼地表示。

市场危机的连锁反应

专家表示,由于大量买家违约,至少给房市带来三点深远影响:

房价下跌,影响所有买家——如果一套价值80万元的单位因市场低迷而被开发商以60万元出售,整栋大楼的价格都会受影响。

开发商承受损失——过去开发商可以通过转售单位弥补亏损,但如今市场低迷,他们要么亏本出售,要么选择出租。

新项目减少——预计未来三年内,新建公寓竣工量将骤降69%。

这场危机正在改写都会区楼市“只涨不跌”的神话。随着未来三年新建公寓量预计暴跌69%,无论是个体投资者还是整体市场,代价都将远超预期。

  • https://www.thestar.com/real-estate/this-condo-investor-is-being-sued-for-860-000-for-failing-to-close-hes-one/article_e0442c6a-dec0-4f72-8fce-c67d32942135.html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突发! 最猛关税今生效 加拿大祭最狠报复?! 全球多国恐集体报复 特朗普惹祸 美国人背锅

美国 2 小时前

美国最有钱的1%富豪年避税1630亿 6大漏洞曝光

财经 4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