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政府公布6月数据,物价小幅上涨,关税带来的通膨可能开始出现。(路透) 劳工部15日公布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2.7%,创下2月以来新高,凸显关税带动的通膨压力开始浮现。但特朗普总统认为,消费者物价维持在可接受的低点,再度疾呼联准会降息。 华尔街日报(WSJ)报导,6月CPI较去年同期上涨2.7%,略高于5月的2.4%,符合WSJ调查经济学者的预期;排除容易波动的食品及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膨率为2.9%,同样符合预期。 家具、玩具和服饰等对关税较敏感的商品价格,6月出现较大涨幅,但汽车价格意外下跌。WSJ指出,6月通膨率上升,表示企业开始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6月CPI季增0.3%,为1月以来的最大月涨幅,与白宫说法相悖;官员近几周表示,不存在任何显著通膨。 不过,核心物价指数上涨0.23%,位居去年每月物价涨幅的中间值。 政府公布6月数据,物价小幅上涨,关税带来的通膨可能开始出现。(路透) 史坦普500指数和道琼工业平均指数15日收低,那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且创新高。 富国银行(Wells Fargo)资深经济学者萨拉‧豪斯(Sarah House)表示,“我们看到通膨开始回升”,但她表示,这些数字并非“最糟情况”,关税目前只推高少数几类商品的价格,尚未影响服务业。 豪斯表示,汽车价格下跌可能是因为消费者为避开预期关税而提前买车,导致6月需求下降,价格随之下跌。 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关税会推高物价,伤害经济成长,但对关税的影响程度及何时开始显现抬升价格的看法不一。 许多公司在关税生效前拉货补库存,让业者更容易在春季抑制涨价。 6月的数据对于联准会决策者厘清关税对未来价格的影响帮助不大,7、8月的数据更值得注意。 反之,认为关税不会造成持续性通膨的官员,可能透过核心物价相对温和的涨幅验证其观点,毕竟部分商品价格上涨,经济和企业的定价能力也不足以支撑普遍涨价。 这种不确定性说明了联准会主席鲍尔(Jerome Powell)近期暗示降息的立场,比春季时看似更开放。 当时,特朗普宣布大涨关税等措施可能推升物价又削弱经济成长,这对货币政策而言是一项挑战。 美联社报导,特朗普15日在社群平台“真实社群”(Truth Social)连发两则贴文,疾呼联准会降息。特朗普写道,“联准会应该降息3个百分点,通膨非常低。” 特朗普在另一则贴文中写道,“消费者物价低,联准会利率现在就降!!!”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