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加拿大 查看内容

非法移民 天车不再是噩梦

加新网CACnews.ca| 2015-3-27 17:48 |来自: 观察者网

近日,温哥华运联警察对外宣布不再与加拿大边境事务署(CBSA)就缉拿非法移民所达成的谅解备忘协议(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续约。即日开始,运联警察只能在拥有通缉令的条件下才会与CBSA进行信息共享。这个饱受温哥华市民特别是移民团体质疑的协议终于在8年之后迎来终点,舆论和公众一片欢呼。在这场运联和CBSA长达八年的“拧巴婚姻”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非法移民的“人心惶惶”,维权组织的“群情激奋”,还有运联警察自己的“有口难言”。如今,这条“众怒难犯”的合作协议已经作古,但我们却不能忘记那些为争取自己权力而默默努力的正能量,更不能忘记因为这条协议而受到伤害的人们。


加西周末网 

坐天车受辱:女子遭疑“非法移民”


列治文市民马小姐是一个来自中国的技术移民,2014年秋天的遭遇至今依然让她每次乘坐天车时都感到“提心吊胆”。那天她加班到很晚,刚走进加拿大线(Canada Line)温哥华奥运村(Olympic Village)天车站就接到了一个工作上的电话,临近车站检票口才想起没有买票。安妮转身回到售票机前打了票(validated ticket)。但是,她刚通过验票口,两位运联警察走上前,声称安妮一开始没有买票进入车站,在看到他们后才转身回去打票,而且故意不回应他们的呼唤。警察决定给她一张逃票罚单。安妮感到莫名其妙,不愿接受罚单。警察态度强硬,甚至数度“威胁”要将其带走。运联警察看安妮的英语不灵光,便要求她出示其身份证明,可安妮当时并未随身携带自己的枫叶卡。她尝试用磕巴的英语向警察解释,但艰难的沟通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运联警察暂时扣住安妮,给CBSA边境事务署打去了电话核实安妮的身份。折腾了近1个小时后,他们得到安妮是合法移民的通知,才将她放走。


事后,安妮在卑诗某公益法律团体的建议下提出申诉。经过近两个半月坚持不懈的申诉,仲裁人采纳了安妮的证据,终于取消了罚单。但直到现在,安妮对运联警察的做法还是十分气愤,感到自己受到了羞辱,是“二等公民”。在这起意外中,安妮仅仅是因为语言问题和“疑似逃票行为”而遭到运联警察和边境事务署的“联合执法”,而马小姐的这种遭遇其实并非个案。2007年CBSA与运联签署的“谅解备忘协议(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赋予了警方协助其追查非法移民绝对权力的同时,也让天车成为了不少非法移民、甚至是“合法”移民的噩梦。如今噩梦终于醒了!


终止合作:运联解脱官方冷对

2015年2月20日,温哥华运联警察在其官方网站上正式宣布与加拿大边境事务署(CBSA)所定8年合作谅解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合同到期,不再续约。从即日起,运联警察将不再为CBSA提供缉拿非法移民的职能。在通告中运联强调,除非有通缉令,警察将不会对运联乘客的身份和居留情况进行调查和核实,警员在查票的过程中也将不再与加拿大边境事务署就嫌疑人的身份信息进行绝对的资源共享。运联和加拿大边境事物署长达8年的“拧巴”婚姻最终在多方的博弈下“分道扬镳”。消息一经发布,就在温哥华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本地媒体纷纷撰文报道。一直对运联充当CBSA马前卒角色十分反感、曾屡次在公开场合组织游行抗议的本地维权组织“运输非遣返(Transportation Not Deportation)”也发声对运联的决定表示欢迎。社交媒体上的网民也对运联的“自我救赎”纷纷点赞。


“我们本来就是警察,去缉拿非法移民本来就不是我们的责任!”这是运联官方发言人Anne Drennan在终止协议后的新闻会上对公众的表态。在很多市民看来,运联这种“捡了便宜还卖乖”的感慨让人感觉非常虚伪。但事实上,由于非法移民案件的特殊性,运联警察在这场8年的“联姻”之中不仅仅耗费了大量警力资源来协助CBSA调查和缉拿非法移民,他们在温哥华市民中的声誉还因为这些案件受到了损失,很多民间维权和移民组织甚至以“海关走狗”来形容运联,可谓是“吃力不讨好”。


运联停止稽查非法移民,其实对于更好的维护本地治安有促进作用。根据温哥华警局所披露的调查报告显示,由于担心自己的身份会遭暴露,有相当一部分的非法移民在受到侵害时宁愿选择不报警,而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将会演变为严重的社会和道德问题。加拿大Ryerson大学的一位社会学教授表示,当一个国家的法律规定让某一部分人逐渐丧失对公共安全系统和警察的信赖时,这毫无疑问是错误的。警方与CBSA的协议就像一条沟壑一样将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和警方的职责分割开来,面对那些不愿意去暴露身份信息的受害者,警方也是“有力使不上”。温哥华警局发言人Randy Fincham对此深有体会的感慨道:“如果他们(非法移民)被抢劫或者袭击了,而仅仅因为担心会被遣返而害怕告诉警察的话,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我们最先考虑的是把他们当成是‘受害者’而不是‘非法移民’,这也是每个警察应该做的事!”


“我们不清楚到底有多少非法移民滞留在温哥华”,但当隐瞒案件、知情不报等状况在非法移民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应对运联警察检查的“对策”之时,这对警方的侦破工作无疑是一种阻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一些警察在出警的时候达成了一种“默契”来保障调查对象的权益和隐私:如果他们所调查的乘客是某起案件的受害者或是目击者,警员将不会过问和向CBSA验证其身份信息;但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被调查的对象是某起案件的嫌疑人、并且还是非法移民,警员才会将嫌疑人移交给边境事务总署。这种“人性化”的调查手段保护了很多当事人的利益,从而避免了犯罪行为“知情不报”的发生,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警方在执行CBSA协议上的无奈。协议的终止,对于运联警员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来自政府的态度,在运联宣布与CBSA终止合作之后,加拿大联邦移民部的部长Chris Alexander随即表示政府将不会支持“任何为非法移民(undocumented individuals)提供帮助和庇护(sanctuary)的行为。”“我们永远不会容忍那些试图通过违法途径进入和滞留加拿大的外来人员,这是对加拿大人宽容的一种践踏!”移民部长的强硬表态代表了联邦政府对于非法移民“零容忍”的原则。言外之意,联邦政府对于运联与CBSA的合作是“打心底支持”的,而对双方“分手”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不禁要问,这个令无数移民“深恶痛疾”、令警察“有苦难言”、而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协议是如何诞生的呢?这一切还得从2006年说起。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一场拧巴的婚姻


2006年,为了更好的提升对日益增长的非法移民的监控和遣返效率,温哥华加拿大边境事务署(CBSA)开始了与运联警察的谈判,CBSA希望利用运联警察机关执法的便利性和覆盖范围帮助他们找到更多的“漏网之鱼”。由于涉及到非法移民、非法滞留、难民和政治庇护等敏感问题,运联在谈判之初非常犹豫,也担心自己的利益和声誉受损。最终,经过近半年的协商,2007年,运联终于与CBSA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CBSA正式赋予了运联警察协助追逃非法移民的权利和职责。


根据这份协议,运联警察将和CBSA就被调查的对象进行资源上的绝对共享。CBSA将会为警方办案和追缉非法移民提供所必要的信息引导,包括地址、出入境记录、签证记录等。而警方作为CBSA的合作伙伴,将有责任和义务协助其调查和逮捕疑似非法移民的乘客。这份谅解备忘录还对运联警察为CBSA出勤的费用和工资进行了解释:协议的第十条明确规定,“‘CBSA Enforcement Officer’为CBSA进行额外执勤所产生的费用和薪水都将由CBSA下属的Pacific Region Enforcement Centre(PREC)来承担。”在这种“高度互动”的协议框架下,警员在普通执勤时若发现疑似非法移民的乘客,他们也有责任向CBSA报告核实。在运联警察的引荐下,温哥华警局和大温地区的皇家骑警先后于2012年和2013年与CBSA相继达成“非法移民监察”协议。至此,加拿大边境事务署所精心编制的庞大“非法移民监控网络”正式形成了。


在备忘录签订的最初几年,运联警察利用自身职位的便捷性,特别是利用查票过程中与乘客的直接接触,成为了CBSA的得力助手。不少天车乘客因为一些普通的非刑事案件而被运联警察带走调查,一些“时运不佳”的非法移民因为各种原因而“东窗事发”,最终遭到CBSA遣返。根据温哥华民间维权组织“运输非遣返(Transportation Not Deportation)”所发布的数据显示,仅在2013年一年,运联警察就向边境事务署报告了327名疑似非法移民,其中有约20%最终都被海关遣送回母国。双方的初步合作取得了CBSA“理想中的结果”。CBSA与温哥华各个警察部门的互动极大的弥补了移民监察部门在人力资源上的短缺,提高了政府机关对于非法移民在监督、管控和遣返上的效率。警方和移民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使得在温哥华的非法移民“插翅也难逃”,对于这些“undocumented”的非法移民来说,一次逃票或者卷入一起普通的非刑事案件就有可能使得他们的身份信息泄露而惨遭遣返。借助警方之手,CBSA的无形“大棒”一次次将非法移民的加拿大梦碾的粉碎。但当CBSA还在到为自己与警方合作的“政绩”而窃喜之时,他们尚不知道“联姻背后”的潜在危机正在慢慢浮出水面、他们也永远猜不到一名可怜的墨西哥女子最终因为这个协议而饮恨机场,他们更不可能想到这种针对非法移民的“得力措施”终将走向死胡同。

加西周末网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协议


墨西哥女自杀:悲剧促协议走向终点


“不和谐”的声音最早是从运联内部传出的。虽然运联警察在与CBSA的合作之初尝到了一些甜头,数据库和资源的共享使得警方在侦办某些案件时也获得了不少来自CBSA的援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越来越多的运联警察通过一些自身的经历逐渐意识到了他们职责的“残酷性”和“特殊性”,也许一次眼神不经意的接触或是一通简单的核实电话就有可能改变那些非法移民的一生。根据本地媒体的报道,虽然有一部分警察利用职务上的特殊性和CBSA所赋予的“鸡毛令剑”对乘客百般刁难,但是更多的警员其实并不愿意在遇到一些普通案件的时候去“趟这潭浑水”。一些警察在出警时尽量少去触碰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因为他们非常清楚一旦这名嫌疑人经查证为“undocumented”(移民局无记录) ,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更要命的是,由于担心自己的身份会暴露,有相当一部分的非法移民在受到侵害时宁愿选择不报警。这也对社会的公共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在这种矛盾下,运联内部开始有了不同的声音。特别是2013年墨西哥女子Lucia Vega在CBSA位于温哥华国际机场的拘留所自杀之后,运联警察声誉严重受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和质疑运联和CBSA所签协议的合理性。这起悲剧也成为了压倒“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3年12月1日,42岁的墨西哥女子Lucia Vega在运联的巴士上因为逃票而被运联警员发现。因为形迹可疑,运联警察在调查其逃票行为时将Lucia的身份信息报给CBSA进行核实,结果发现她的出入境记录为“undocumented”,遂将其拘留。经过两个星期的羁押之后,12月13日,Lucia从律师口中得知了即将被遣返的消息。随后,Lucia开始感到身体不适,她告诉拘留所一位懂西班牙语的护士Lilia Hernandez-Cazares她感到“胸部疼痛,呼吸困难”。Lucia还给这名护士看自己身上的多处伤疤,并哭诉这些都是她远在墨西哥男友的“杰作”。期间,Lucia的精神状况也开始出现不稳定。这名好心的护士非常担心,试图帮助Lucia联系预约监狱内的心理健康协调人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次与心理医生的会面并未成行,这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如果这次与心理专家的会面能够进行,Lucia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也会得到移民部门的重新评估,她拘留的时间会被延长,甚至留下来的机会也就更大”,CBSA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不少公共安全专家也质疑Lucia在被拘留期间并未受到足够的关注和心理疏导,而这种心理辅导对于疑犯,特别是对那些即将遭到遣返的非法移民是非常有必要的。


温哥华当地墨西哥移民组织一位名叫Rocco Trigueros的成员透露,在羁押后期,Lucia被告知仅有两周时间去填写一个“非常复杂”的英文表格,期间她也未获得来自翻译和律师的任何帮助,她自己甚至都不清楚该如何去申请法律援助,Lucia的精神状态在此期间每况愈下。更要命的是,唯一能够拖延和停止Lucia被遣返的“遣返风险评估条款”居然也没有被任何CBSA的调查人员和律师提及,Lucia错失了抓住“留在加拿大的最后一根绳子”。


12月18日,当负责Lucia案的加拿大边境事务署警员Raman Vandher和一名同事正式向Lucia宣布她的遣返令时,Lucia似乎已经接受了眼前的现实。“她看起来非常的平静”,Raman回忆道。12月19日,CBSA的海关警察将Lucia移送至温哥华国际机场的拘留室,等待被遣返。当时负责机场拘留工作的Genesis Security是一家与CBSA签约的私人保安公司。根据这家公司当事保安人员的描述,Lucia在进入机场拘留所后并无异常。但第二天清晨,这个可怜的42岁墨西哥非法移民就在拘留单间(cell)内的卫生间用浴帘上吊。根据温哥华太阳报的报道,悲剧发生后,列治文骑警随即介入调查。而CBSA在权衡之后居然决定“不以公开新闻(News Release)的形式对外透露这起事件”,他们在通告中选择性的过滤了一部分的信息,仅表示“一位女性在温哥华机场的拘留所内被发现状况危急(medical distress)”。直到Lucia留医一周后宣告不治,CBSA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陆续对外公布了有关其上吊自杀的更多细节。


一石激起千层浪,公众愤怒了!12月24日,数百名来自不同团体的示威者来到加拿大边境事务署在温哥华的办事处,递交请愿信,并呼吁联邦政府及警察部门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对事件展开独立调查。Pivot协会、反妇女暴力组织、墨西哥当地组织和卑诗公民自由协会等多家机构与个人相继表态谴责CBSA和运联的“不负责行为”,并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就征集到了数千人的签名请愿信,他们还要求联邦公安部门、边境事务总署、以及更高级的监察部门介入调查,并检讨有关移民的拘留政策。事发之后,就连墨西哥驻温哥华总领事都发公函要求CBSA当局对Lucia的死亡做出解释。


Lucia的悲剧再次点燃了公众,特别是温哥华主流媒体对CBSA权限过大的担忧以及对运联“充当其马前卒”问题的关注。一方面,民众对于运联和CBSA“一丘之貉”的抵触情绪越来越高涨。另一方面,由于声誉严重受损,来自运联内部对协议的抵制之声也越来越大。2007年双方所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在Lucia案之后已经逐渐沦为“过街老鼠”,行将朽木。


2014年12月,“运输非遣返”团体联合其他移民组织再次在Main Street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悼念一年前在边境事务署自杀身亡的Lucia Vega。数百名示威者身穿统一服装高呼“还Lucia一个公道”、“运联非移民局”、“停止CBSA!停止杀戮(Stop CBSA and Stop the Killing)”等口号,示威民众强调运联警察应该把精力放在改善交通安全和客运服务上,而不是充当移民局的“马前卒”。仅仅2个月之后,运联正式宣布与CBSA终止协议不再续约,并官方致函“运输非遣返”的代表:为了保障所有温哥华市民的安全利益,运联警察在“非特殊情况下”,将不再向CBSA报告调查对象的身份信息。“运输非遣返”和其他民权组织的不懈努力最终获得了回报!


如今,这条令无数非法移民“人心惶惶”、令维权组织“群情激奋”、令运联警察自己都“左右为难”的谅解备忘录已经作古,但是Lucia Vega Jimenez的名字我们却永远不能忘记。正是由于这个墨西哥女子的不幸遭遇,我们才开始关注这个“弱势群体”的悲惨遭遇,也正是有了这名非法移民绝望之中的吶喊,才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协议的“不道义”并加入到了对CBSA的抵制之中。


加西周末网

2013年12月19日,42岁的墨西哥女子LuciaVega在CBSA位于温哥华机场拘留所内的厕所内上吊,一周后不治身亡

加西周末网

Lucia在拘留所内接受海关人员的检查

加西周末网

CBSA机场拘留所内的浴室单间,Lucia就是用这种浴帘上吊的


运联和CBSA“分道扬镳”:律师怎么看?


对于运联官方宣布不再与CBSA就非法移民缉拿协议续约,温哥华知名律师姜凌对《加西周末》表示,运联和CBSA签订的谅解备忘录是政府机构之间所达成官方协议,具有权威的法律效力,和移民局的法律体系并不相违。运联警方在这份协议中一直是充当着“较为被动”的角色,并非主动的去帮助移民局“追查非法移民”。换句话来说,运联警队只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来协助边境事务署来进行移民资料的核实,并进行信息共享,而不是充当移民警察的角色。就拿2013年的Lucia Vega案来说,运联警察并不是因为“她不是白人,长得像非法移民”才去调查Lucia。正相反,警方是在发现Lucia违法行为(逃票)之后才从CBSA得知其非法居留的状态,并最终协助CBSA羁押她的。Lucia的悲剧从道义上来说确实令人心痛,但无论是逃票行为还是非法居留都是属于违法的,这点无可厚非。“这种乘客身份信息的共享的确会引来一些争议”,姜先生说道。但是卑诗省很多法律监察部门和组织并未对这份协议提出过任何质疑,因此从法律上来说,运联警察的职能并无不妥。


尽管在法律上无可厚非,警察这种“看似负责任”的行为却并不招人待见。随着近些年来自民间和媒体反对声的日益高涨,这条协议也逐渐沦为了运联的一大包袱。在姜先生看来,运联自与CBSA达成谅解备忘录之后,自身其实也承受着较大的资源压力和舆论压力。一方面,这种协议无疑加大了运联警察的执勤力度,占用了不少的警力资源。更重要的是,由于非法移民的特殊性,这明摆着是一份吃力而不讨好的差事。特别是在Lucia案之后,来自公众和媒体的口诛笔伐让运联更加为难,什么“帮凶”、“狗拿耗子”等词让运联伤透了心。尽快撇清关系,不再续约也就成为了运联自我解脱的最好方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外卖的最后十米:外卖员的生死时速

中国 半小时前

生死妙瓦底:记者亲历泰缅边境电诈园营救行动

华人 半小时前

59岁洛杉矶演员大火中被困岩石后面,“就像地狱一样”

娱乐 半小时前

豪华邮轮服务员:月薪3万,看见富人世界的边缘

社会 半小时前

俄罗斯国师有了新认识:中国会被美国“中立化”

中国 半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