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全球电网 中俄日韩将推动东北亚电力联网合作

加新网CACnews.ca| 2016-3-30 14:43 |来自: 观察者网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韩国电力公社、日本软银集团、俄罗斯电网公司3月30日在北京签署了《东北亚电力联网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国家电网力推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将率先在东北亚开花结果。 

NASA拍摄的东北亚夜间用电情况,经济繁荣的中日韩三国有着极大的用电需求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也在本次会议上正式宣告成立。该组织是以“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为宗旨,由国家电网独家发起成立,是中国在能源领域发起成立的首个国际组织,也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首个合作、协调组织。

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担任该组织首届主席,美国能源部前部长朱棣文、国家电网总经理舒印彪以及日本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担任副主席。 

一位电力设备业内人士在会议间隙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特高压电网为骨架,将极大推动电工设备行业加快“出海”;而像日本软银这样的机构加入推动东北亚电力联网的行列,也意味着投资界开始认识到,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有利可图的。

2015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出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

为落实习主席倡议精神,与国内外有关各方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国家电网公司于12月10日至11日在柏林与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等机构,共同举办了“全球能源互联网中欧技术装备研讨会”。

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在会上指出,能源是经济社会的“血液”。在地球村时代,如果把互联网比作“神经系统”,那么全球能源互联网就是“血管系统”。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配置系统,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将具有时区差、季节差的各大洲电网联接起来,解决长期困扰人类发展的能源和环境问题。

全球已形成北美、欧洲、俄罗斯-波罗的海三个特大型互联电网。欧洲超级电网、东北亚互联电网、北非向欧洲输电的“沙漠计划”等电网互联计划正在积极推进,这些都将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振亚表示,落实中国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联网这一倡议可分“三步走”:第一步为国内互联。从现在到2020年,加快推进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国内电网互联,大幅提高各国的电网配置能力、智能化水平和清洁能源比重。第二步为洲内互联。从2020年到2030年,推动洲内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实现清洁能源在洲内大规模、大范围、高效率优化配置。第三步为洲际互联,即全球联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三步走”

据中国能源报1月16日报道,国家电网公司在召开的2016年工作会上透露,国家电网正积极推动构建全球能源网,研究推进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中国-欧洲等联网工程。此前有媒体报道,由国家电网投资、注册资金1亿元的“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已于2015年12月31日获批成立。

此前韩国《中央日报》报道,日本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从2011年福岛核事故之后也不谋而合地提出过“亚洲超级电网”的计划。受核电站关停影响,日本面临大幅电力缺口。电网建成后,中国和俄罗斯也可以出口依靠风力和太阳能发电的清洁能源。东北亚各国之间的能源合作将更经济、更环保。

日韩之间电网连接的方案

目前,世界上有北美、欧洲和俄罗斯-波罗的海三个特大型互联电网。其中欧洲互联电网包含成员最多,各国间协调最复杂。截止2013年底,欧洲电网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度约30.75万km,电网总装机容量约10.07亿kW,发电量3.35万亿kWh,用电量约为3.31万亿kWh,服务人口约5.04亿。各成员国间交换电量约为3873亿kWh,达到用电量的12%。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突发灾难 13人死亡! 恐怖洪水席卷 夏令营惨遭灭顶之灾 23名女童失踪!

美国 5 分钟前

惨死!男子靠近小熊拍照喂食 母熊暴怒狂咬 拖入深谷!少女被扔下悬崖 男友吓瘫

社会 6 分钟前

马云在比利时被拍 一身白西装 和保镖一桌

财经 4 小时前

TVB女神跪曾志伟两腿间 胸部贴大腿引热议

娱乐 4 小时前

DeepSeek流量暴跌 盛极而衰?外媒曝真相

科技 4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