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短短一周全球四处震 “超级大地震”将来?

加新网CACnews.ca| 2016-4-22 17:18 |来自: 加拿大新闻网

加拿大新闻网报道:4月就像是“地震月”。世界各大地区震情不断,死伤人数不断升级,也引发全球恐慌。有科学家警告:“超级强震”就要来了,根据目前的情况推断,很可能至少发生4个8级以上的地震。而大温,正好就位于被称作“火环”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厄瓜多尔接连两震 525人死亡

16日周日,南美厄瓜多尔北部太平洋海岸附近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只有20公里,其后至少有55次余震。沿岸楼房纷纷倒塌。一座离震中不远原有4万居民的小镇几乎被夷平。死亡人数从一开始报的200多增加到第二天的300多。当局表示,人数还会再上升。


就在救援队和受害者家属仍然在瓦砾中尽力找寻生命迹象之时,20日,厄瓜多尔再次发生6.2级地震。这一回,死亡人数再次刷新,至发稿时官方所报的数字已经增加到525人,受伤人数已近3000,仍有超过2000人下落不明。

救援的故事总让人不忍细读,尤其是看到救援者从瓦砾中抱出一名3岁、另一名仅9个月大的孩子时,灾难的沉重和悲痛扑面而来。

加拿大政府也证实,本次厄瓜多尔地震遇难人员中,有4名加拿大人。其中有一对是来自魁省的母子,儿子才12岁。丈夫和女儿幸存,受到轻伤。这个家庭去年秋天才移居到当地。另外2人使馆人员还未联系上家人,身份暂未公开。

一周内全球四处震大多位处“火环”


厄瓜多尔地震只是近期地震中比较严重的一起。这周地震频发到什么程度?先是13日缅甸印度边境地区发生7.2级地震,连西藏拉萨市民都能感受到一两分钟的强烈震感。该次地震还造成孟加拉国60多人受伤,在印度有6人受伤。

接着是日本。14日和16日,九州连着震,一次6.4级,一次7.3级,导致至少1000人受伤,近50人死亡。震区的建筑、房屋、道路和桥梁遭到大面积破坏,灾区居民缺水缺食缺电,有许多灾民出现自杀倾向等心理问题。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核电站没有受到影响。日本气象机构警告可能还会有余震,救援机构建议日本25万人离家避震。

14日,南太平洋的瓦努阿图在4月3日刚刚发生7.2级地震后,再次发生6.1级地震。

15日,中美洲危地马拉附近海域发生6.2级地震,紧接着是3.5级余震。

16日晚,南美的厄瓜多尔发生7.8级强震。

17日晚,位于太平洋的岛国汤加王国(The Kingdom of Tonga)发生6.1级强震,伤亡情况目前不详。汤加有170个岛屿,多数无人居住,不过地震比较靠近以旅游观光著名的Eua岛。

20日,日本和厄瓜多尔“再震”。日本本州岛东部近海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51公里,至发稿时止尚无其他细节。厄瓜多尔则再发6.2级地震,刷新死亡人数。

科学家指将有“超级大地震”

从地图上观察一下这些震区,绝大多数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由于该地段有超过450座火山,占全球总数的75%以上,因此也被称为“火环”(Ring of Fire)。从智利沿南美洲西岸向北到阿拉斯加,再到日本、台湾、菲律宾、印尼,延伸到多个太平洋岛国至新西兰,都是在“火环”上,包括大温。


接连着发生的地震引起人心惶惶。美国地震学家比尔汉(Roger Bilham)表示,近期日本和厄瓜多尔的强震可能预示着一场“超级大地震”(Mega Earthquake)的到来。他说:“目前的地质状况可能引发至少4个8级以上的大地震。如果大地震延后才发生,那么蓄积数世纪的压力,将导致爆发更具毁灭性的超级大地震。”

美国地质勘探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也表示,虽然超级大地震极为罕见,但并非不可能发生。毕竟测量地震活动至今仅100年。

这个说法其实并不新——早在2010年,科学家就预测,北美西北海岸将在不远的将来爆发一场9级以上的大地震,美国西雅图、波特兰及温哥华都将受到影响。
不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蒋海昆指出,虽然日本和厄瓜多尔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但没有证据显示两地地震有直接的物理联系,不能就此简单认定全球进入“震动时期”。

如果大地震来临大温会如何?

如果“超级大地震”真的发生,大温地区很难能幸免。有专家指出,地表晃动和断层只是导致房屋倒塌、路桥断裂等灾难后果的原因之一。从地质上看,低陆平原地区及菲沙河谷区有将近一半的地区海拔都在海平面15米以下,土质松散、富含水分,一旦地震,就会在地表出现涌水或类似流沙的液化现象,建筑物地基难稳,很容易坍塌。

到时候,不只是列治文、三角洲,温哥华、素里、本拿比、高贵林、新西敏、皮特草原都将无法幸免。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超级大地震”真的发生,覆巢之下,将无完卵。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