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奥巴马去广岛可能透露歉意 日本高呼外交胜利

加新网CACnews.ca| 2016-5-12 16:35 |来自: 文化课

当地时间2016年5月11日,日本报纸头版报道奥巴马将访问广岛的新闻。 

5月10日,美日两国同时宣布,5月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在赴日出席七国集团(G7)伊势志摩峰会之际,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一起前往广岛。奥巴马也将成为第一位前往广岛的美国总统。

对于奥巴马前往广岛的决定,尽管白宫强调奥巴马不会为二战中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道歉,但美国国内仍有诸多反对声。而日本政府则把此举看成是安倍晋三的外交胜利。

普通日本人又是如何看待70多年前的核爆呢?“日本民众和一般舆论会把美国投放原子弹看成战争的灾难。他们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觉得日本承受了极大的灾难。”5月12日,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徐静波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至于美投原子弹的背景,日本民众应该是知道的。教科书有提及,但是比较模糊。”

对奥巴马将去广岛,美国国内有诸多反对声。

日本欢迎奥巴马访问广岛

对奥巴马访问广岛,安倍晋三表示从心底欢迎:“我希望这次访问可以让日本和美国一起纪念所有的遇难者。”据中新网4月26日消息,广岛县知事汤崎英彦在记者会上表示不会拘泥于要求奥巴马为美国在二战中向日本投放原子弹道歉。他说:“如果要求道歉,访问将无法实现。与其这样更希望(奥巴马)完全体谅这份心情来到广岛,推进消除核武器的进程。我认为这是核爆受害者的心愿。”

对此,徐静波认为:“广岛县知事应该知道让美国道歉是不可能的。当时是日本挑起对美国的战争。美国投放原子弹虽然手段残酷,但目的是为了结束战争,减少牺牲。广岛县知事对此肯定也是明白的,所以他不会提‘要奥巴马道歉’的无理要求。”

“但日本媒体会强调‘受害者’的感觉,强调日本在战争中承受了巨大的灾难和惨痛的牺牲。不仅是那两颗原子弹,还有1945年开始的美军对东京、大阪、名古屋等日本主要城市的大轰炸。目前日本媒体强调的是这些。”

徐静波分析,如果奥巴马去参观广岛纪念资料馆,日本媒体可能会把这一行为往“道歉”这个方向引导。“当然,奥巴马不会道歉,否则整个战后秩序就会重写。虽然奥巴马口头上不道歉,但他的行为可能透露出一种歉意。日本媒体也会往这个方向引导,让民众有这样的感受。”

“美国总统来访,会令日本民众觉得他们受到美国的重视,他们对此是感到开心的。对奥巴马访问广岛这个行为,他们也是开心的。”

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

日本民众一般不会把原子弹爆炸和侵华战争联系起来

1968年1月,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在施政演说中明确提出“不制造、不拥有、不引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这“三不”受到了日本民众拥护。“绝大多数日本民众不希望战争再发生了。”

2011年6月,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领取加泰罗尼亚国际奖后发表了专题演讲,他表示,“日本是史上唯一遭受过核弹攻击的国家。 1945年8月,美军轰炸机在广岛与长崎两个城市投下原子弹,总共有20万以上的人牺牲。死者几乎是非武装的一般市民。在此我们先不讨论核爆的是非问题。我想说的是,死掉的不只是爆炸瞬间的那20万人,有更多残存下来的人,在那之后苦于辐射症状,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死去。核弹的破坏性有多强?核辐射对这个世界、对于人体会留下多么深的伤痕?透过这些牺牲者,我们学习到了这些事。”

在演讲中村上春树提到广岛的核爆死难者慰灵碑上一段话:“请安息吧!因为我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在村上春树看来,这句话很好地表达了日本人对广岛核爆的态度,“我们在身为被害者的同时也是加害者。这句话具有这个意含。在核武器这个压倒性的力量之前,我们每个人都是被害者,也是加害者。因为我们无法遏止敌方使用这种力量进行攻击,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加害者。”

广岛原子弹的受害者 

广岛是日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写作的起点,他在年轻时曾多次前往广岛调查核爆受害者,并写下长篇随笔《广岛札记》,在这本书中,他提到了1964年日本东京奥运会前发生的一件事情。当时一名在广岛核爆时出生的年轻人将作为传递圣火的最后一名运动员,但一位美国记者却反对这个决定。“那位美国记者说,青年会使美国人想起原子弹而感到不快。他企图将广岛的一切从美国人的记忆中抹杀。而且,这种意图还远远不仅出现在美国人的心头。目前,拥有核武器国家的所有领导人和所有国民,难道不是都想从他们的记忆中将广岛一笔勾销吗?”大江在书中这样写道。

这就是世界和日本国人对广岛核爆的复杂态度,但这是大江健三郎所反对的态度,所以他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积极的废核活动家。2011年,他在给《纽约客》杂志写的一篇短文《历史重演》中写道:“广岛的记忆应该被铭刻到人类历史之中,正是因为它仅仅是人为灾难。而建造核反应堆,便是重复着历史的灾难,是对人类生命的不尊重,更是对广岛亡灵的背叛。”在那篇短文中他引用了《枕草子》里的一句话:“有些事情似乎看上去很远,但其实近在眼前。”大江说:“核灾难看上去似乎遥不可及,但是实际上却始终与我们相伴。”

“广岛和长崎的纪念馆都强调两点,一个是受难,一个是和平。”徐静波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但至于为什么发动战争,日本为什么会遭到这样的灾难,它们并没有清楚说明。

“日本民众一般也不会把原子弹爆炸和侵华战争联系起来,至少不会明确联系。有相当一部分有良知的日本历史学家承认,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是日本在策动战争。但大部分日本人以为日本只是跟美国人打仗然后战败,对中国战场上的情形他们很模糊。”徐静波说。

徐静波对广岛这座城市也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在一篇文章中他写道:“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遭受原子弹爆炸的城市,我对它的不幸感到深深的同情,更为那些因原子弹爆炸而失去生命或惨遭痛苦煎熬的众多平民而扼腕痛惜……但我也深知广岛这座城市在日本近代历程中的作用。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个战时大本营,就设在广岛,那是1894年的7月,而作战的对象,就是中国。”

徐静波表示:“日本若不发动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或者1945年时的日本当局能早日认清形势及时接受波茨坦公告,那么也就不会有核爆的发生,广岛以及长崎的市民,就不必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1945年8月6日,美空军向广岛投掷原子弹后,从2000英尺的高空看到广岛升起的滚滚浓烟。

有美国人认为无需为核爆致歉

对于奥巴马访问广岛,美国国内一直争议不断。美国国务卿克里于今年4月的广岛访问还被视为给奥巴马访问“打前站”。

“至今多数日本人都将广岛视为不必要暴行的受害者……但他们纪念馆里的展品依然对原子弹轰炸的历史背景非常沉默。”5月10日,《纽约时报》发表评论文章《奥巴马访问唤醒广岛亡灵》,文中提到“对经历了二战的美国人及其孩子,广岛处于非常不同的叙事中心。他们相信杜鲁门总统投放原子弹的决定拯救了成千上万美国人的生命”。

《纽约时报》另一篇发表于5月10日的报道也说,虽然有历史学家认为广岛与长崎的原子弹轰炸不仅不必要,还构成犯罪,但还是有相当多美国人认为这两枚原子弹救了美国人,也救了那些险些死于与美国打战的日本平民。

“年长的美国人认为这两枚原子弹的投放很有必要,年轻一代则会对此充满质疑。”《华盛顿邮报》5月10日报道称,很多保守派新闻媒体认为奥巴马根本没必要访问广岛,并认为访问有潜在道歉之嫌,“为一个行为道歉,而这个行为帮助终止了由日本发动的战争,还救了很多美国军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坎城影展/不甩禁裸令违规 女星开深V、她狂秀侧乳

娱乐 1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