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评论 查看内容

路不平:从洛夫文化论坛想到的

加新网CACnews.ca| 2016-8-12 13:57 |原作者: 路不平|来自: 加拿大新闻网

上周六(8月6日),西门菲沙大学(SFU)温市中心校区,办了一场有关诗人洛夫的文化论坛和书法展,特别的是,温哥华东区国会议员关慧贞也到场,代表加拿大颁发奖状嘉许,表扬洛夫在诗、书和跨族裔跨文化交流的贡献。


活动是由温哥华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先登场的是主题为《漂木》的跨文化国际论坛,探讨洛夫的作品及美学思想,同时讨论跨文化议题。接着就是书法展。洛夫近年沉潜于书法探索,不仅长于魏碑汉隶,更精于行草,展览正显现了洛夫诗与书法的功力。
事实上,据我所知,活动的灵感是因移民温哥华20年的着名诗人洛夫,计划9月结束漂泊,返回台湾定居,故本地艺文界发起活动来推介他的美学思想,并探讨跨文化议题。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大概在三四年前,本地艺文界在列治文一家高尔夫球场的会馆办艺文活动,邀请了定居在大温,且在两岸三地都具有相当知名度的诗人痖弦和洛夫。列治文市议员麦乐田(Bill McNulty)也到场致意。
当时,洛夫刚出版一本诗文集,特别签了名送一本给麦乐田,麦乐田很高兴,我则在旁边向麦乐田介绍洛夫的作品是如何如何在两岸三地风行,且曾因长诗《漂木》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记得我还曾提醒麦乐田:这样的诗人,不应该让他在列治文太过“安静”。
我不知道麦乐田有没有听进去,但后来我也未曾见过列治文市的公众活动,找洛夫做什么样的“贡献”。
197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萨克辛格(Issac B. Singer)本身是波兰人,二战期间(1935),眼看德军就要占领华沙,辛格便离开波兰,移民美国,并在纽约落脚,在当地的《犹太每日前进日报》(Jewish Daily Foward)担任记者与专栏作者,这家报社使用的语言不是英文,乃是艾萨克辛格最熟悉的意第绪语。
而艾萨克辛格也坚持用母语意第绪语(他称这是一种流亡的语言)写作,得奖之后,对他能够在英语国度继续使用这种被笑称为“死的”语言写作,竟能受到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青睐而感动,是美国,给了他传承这种语言的空间和机会。
如果撇开语言因素,洛夫写诗所使用的意象,奇诡大胆迷人,都是本地(不论中英文)诗人难望其项背者,他是可以像艾萨克辛格那样,以自己的语言(中文)在加拿大发光发热的;我曾好奇,为什么本地的大学东亚研究方面的科系不找洛夫客座?
其实,洛夫因孩子都在台湾,他和夫人“独”守加拿大,心中寂寥可想而知。就像他在接受本地传媒记者访问时,提到他回流的理由则是“由于自己年纪渐长,亲戚子女都不在身边,缺乏家人照顾,才决定落叶归根”,想来还是颇为感慨的。


因此,这几年,虽是定居列治文,但夫妇俩三天两头就往中港台的各种文学活动奔忙。而在本地,洛夫的文学活动也仅限于华人社区,很少跨足主流领域,无法让更多非华裔读者看到洛夫精美的诗,个人觉得,有点可惜。
几年前,洛夫的老家湖南衡阳为了感念他在创作上的成就都愿斥资兴建“洛夫文学馆”向他致敬,洛夫在大温住了20年,其文学活动却只能锁定在华人社区,临走前,就是国会议员代表加拿大颁发奖状。我唯一想得到的理由就是:温哥华,真不是搞文学的地方。
难道温哥华只能是到处高房价、充满铜臭味,然后听移民自我解嘲“好山好水好无聊”,而不能用文学来温润人心的地方吗?
真希望我是想得太多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惊爆! 女子带3娃来加拿大探亲登机遭拒 签证被当场作废! 全家移民告政府 居然有反转?!

加拿大 10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