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中国 查看内容

老病者在广西巴马寻找“青春泉”

加新网CACnews.ca| 2017-4-13 06:30 |原作者: 赫海威 |来自: 纽约时报中文网

中国巴马县——武炜英的双腿因为中风而失去了知觉,头一阵阵抽痛。为了治病,他来到了中国南方这片地势起伏的苍翠群山间。

来之前,66岁的他听说巴马县的传闻已有多年。宣传手册断言它是中国的长寿之乡,在这里,疾病消失,人们会活到100多岁。渴望恢复活力以便能重新打麻将的武炜英,于去年9月出发,前往巴马碧绿的河流。

在巴马,他采取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吃的是据称拥有神力的蘑菇,喝的是从一条据说能让人长寿的河里打来的水,并在一个以空气纯净而出名的山洞里锻炼。但七个月后,他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好转的迹象。他陷入了沮丧。

“我没希望了,”他眼里噙满泪水说道。“我的病不可能治好。”

巴马曾是一个宁静的小县,隐藏在广西卡斯特地貌的山区。近年来,它吸引了中国的病人和老人。

访客来这里寻求灵丹妙药、瓶装的“巴马活泉”、拜访百岁老人,以求寻求活得更健康的建议。几天后离开时,很多人满怀希望,觉得自己恢复了活力。

但对长期和重病作斗争的人来说,这种经历可能会令人非常痛苦。很多人满怀出现奇迹的希望,不料却遭遇挫折。其他一些人成了骗子和资质造假的医生的受害者。

“这是我最后的希望,”57岁的退休邮政系统员工李明(音)说。她来自上海,12月被医生告知肝癌可能会在一年内要了她的命。“如果这里治不好我,我就要被迫接受死刑判决了。”

在中国,随着老年人迅速增加,以医疗和长寿为主题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中国政府希望对越来越受欢迎的老年人护理加以开发利用,鼓励全国各地的村庄把自己重新塑造成长寿游的目的地。

在曾经贫穷落后的巴马,本地政府让百岁老人成了名人,把他们的肖像印在广告牌上,把他们的家打造称圣地。开发商迅速从村民手中买地,修建五星级酒店、度假村和豪华住宅,还给起上“秘境”这样的名字,作为退休投资推销给重视健康的家庭。

中国的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这里的传闻,科学家也正在调查这里一些居民的寿命为什么特别长(2012年的一项研究称,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一种基因变异造成的)。

人口27万的巴马县有82位精神矍铄的百岁老人。这里每年要接待200多万游客。如今,一车车的游客来到这里,他们主要来自中国东北、南方各省和香港。他们会给百岁老人带来礼物、缠着跟他们合影,并打听长寿的诀窍。

游客的涌入为可疑的保健品创造了一个繁荣的市场。有变化无穷的“巴马活泉”——最低价格约为600美元(约合4100元人民币)一吨——广告承诺能让饮用者摆脱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疾病。街头小贩兜售的医用喷雾据称含有蛇和蝎子的分泌物,能治疗脚臭、痛经和关节炎。

外来人口的激增有时会造成与本地居民关系的紧张。后者表示对经济效益感到高兴,但担心该地区的宁静遭到破坏。

“过去这里安静、原始,”农民刘素佳(音)说。“现在到处是垃圾和病人。”

巴马的中医李泓慷说,近年来好多人找他看过病,包括一个在电视上演过毛泽东的演员、一些共产党官员和一名亿万富翁,这名富翁为他生病的母亲带了三辆车和两个护士。

他说,很多游客愿意在保健治疗上花一小笔钱,相信能在巴马治好自己的病。大部分人只会在巴马待几天,不过租住短期房屋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了。

“他们在这里过得好多了,”李泓慷说。“就算治不好病,也舒服多了。”

很多来巴马的人说自己的健康状况发生了改变,称该地区几乎没有污染,不像中国很多地方。他们还提到了该地区山洞里的高浓度负氧离子。科学家称负氧离子有助于净化空气。

每天早上,人们排队进入百魔洞。这是该县的一处自然景点,据称拥有特殊的康复能力。

先是癌症病人,他们的身体已遭到疾病的摧残。然后是年轻的男性艾滋病患者、咒骂上天夺去了她们的秀发的女性,以及年纪才13岁的尘肺病儿童。

到正午时分,所有人都还在那里。他们坐在洞内冰凉的石头上,看陶冶性灵的文字、在手机上看肥皂剧、彼此询问信不信这个洞能看好病。

陈让之曾是南方城市长沙一家贸易公司的经理,他说这个地区很“神奇”。他自称在2013年得了肺癌,但通过在洞穴内练习太极拳,大量食用煮鸽子和苹果,他保持了身体健康。

近日的一天,在洞穴里,62岁的陈让之为一群游客提供咨询,建议他们每天早晨吃枣,喝一杯热水。他说很多人以为只要到了巴马就可以治好病,这是错误的。

“这地方是养生的,”他说。“如果医院说你这病没法治,即使你来这儿,还是没法治。”

在洞穴外面,一个满是蝴蝶和蛇纹树、因为空气好而被称为氧吧的地方,21岁孙璐瑶看着72岁患有肺癌的祖母。附近,几十名老年人把手臂伸到空中,晒着太阳。

孙璐瑶来自东北城市哈尔滨,她说担心这个洞穴被游客挤满了,开始失去治疗效果。她说:“如果太多人来,那这里的氧气就会被吸光了。”

对那些病情没有改善的人来说,搬到巴马的经历很折腾人,也很让人失望。

武炜英曾经是一家白酒厂的主管,四年前中风。他拄着木拐在巴马的街道上徘徊,时常感到头晕脑胀,听别人说话很吃力。

武炜英每天早上都参加所谓的生命复原练习。在盘阳河畔,他举起双臂,扭腰,拍打大腿,反复念叨鼓励自己的句子(“震撼自己!努力尝试!”)。

但武炜英仍然走不了远路,做饭和说话都很吃力。他的妻子说,她已经厌倦了生活在有这么多病人的地方。

武炜英说,他不想再待在巴马了,下个月他们将回到西北甘肃省的家乡。

“只要我生活还能自理,不麻烦别人,就行了,”他说。“我只想健健康康的。”

赫海威(Javier C. Hernández)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Sarah Li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东突分子成叙利亚将领 拉尼回应各国:他们有功劳

国际 7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