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华人 查看内容

金庸去世 带走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加新网CACnews.ca| 2018-10-30 09:08 |原作者: 西坡|来自: 澎湃新闻


看到金庸先生去世的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不会又是一个乌龙吧”。当消息终于得到验证,从我内心涌出的第一道感觉却不是悲伤。

金庸先生享年94岁。按中国传统说法,这叫喜丧。即便在医学发达的今天,这也是高龄了。更何况,这些年传过太多“金庸去世”的假新闻,透支了我们的情感反应。

一个金庸属于他的家人,一个金庸属于整个华人世界。作为读者,我们大可不必跟前一个金庸套近乎、装熟,因为后一个金庸已足够我们受益终身。
近年来,浮躁的影视圈充斥着IP、宇宙、世界这些大词,但要说谁真正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非金庸莫属。

金庸离开了世界,也留给我们一个世界。对这个世界最深沉的爱,无过于给它嵌入一个小世界。

人类这个物种,生而孤独,以故事为食。若没有故事,我们不会理解自己是谁。

谁若能留下一个万人传诵的故事,便相当于在茫茫大地上留下一个脚印了。留下一个世界,则相当于盖了一座小屋。后来的人便可以借宿、休憩,重新出发,直到留下自己的脚印,或盖出自己的小屋。

虚构与现实不是截然两分,而是水乳交融。如果没有荷马史诗,古希腊文明就会失去灵魂。没有金庸世界,多少人的青春将会缺失一角。

我高中同桌是一位金庸迷,那时候武侠小说被老师视为洪水猛兽。但是我早早就知道,金庸是不会教人向坏的,因为我这位同桌最爱的一句格言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后来,我的同桌没有行走江湖,而是自己做了一名老师。可是谁说老师就不能是一位侠客呢,至少他不会再无端没收同学们的金庸小说。

若我们只怀念青春,还可能低估了金庸的意义。金庸笔下最出彩的人物,大都处于乱世,如乔峰,如郭靖。有儿女情长,更有家国情怀。金庸着眼于乱世,与自身经历不无关系。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金庸是一名中学生。抗战期间,金庸还曾因在壁报上讽刺训导主任投降主义的文章而被开除。此外,我们更不要忘了,金庸是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论。

正因为金庸留给我们的“小屋”物资太丰裕了,我们有太多怀念他的方式。或许,最好的纪念不是沉湎于“小屋”,而是从“小屋”里找到合适的“装备”,回到大千世界以自己的方式快意恩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雷军身边的女大佬 狂挖特朗普墙角

科技 昨天 16:51

琼瑶花葬,大S塔葬,明星带火丧葬新风潮

博览 昨天 16:50

他从复旦退学去卖土豆泥,24岁的出格人生

中国 昨天 16:49

打疫苗后“变了个人” 耶鲁:真有这种后遗症

健康 昨天 16:49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