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美国 查看内容

普通美国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本奇书告诉你

加新网CACnews.ca| 2019-4-30 16:08 |来自: 新京报书评周刊(ibookreview)

我们每天吃的蔬菜,是谁来采摘?


我们在餐桌上大快朵颐的牛排,是谁在养殖?


我们在市场开心采购的东西,是谁运来的?


我们扔出去的一袋袋垃圾,是谁让它们最终消失不见?


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回答这些问题变得这么难?

  矿工、外来劳工、啦啦队员、空中交管、卡车司机……《看不见的美国》讲述了这样一群人的故事,他们每日辛勤劳作,默默无闻,维持我们的生活运转,而我们却从未将其放在心上。今天我们的评审书目,就是4月份即将上市的一部非虚构作品《看不见的美国》。如果你想了解在看不到的地方,一个国家与社会如何运转?那不妨来看看阅读了这本书的各位评审员们,如何看待这本非虚构作品。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们将不间断地为大家送上最新鲜的阅读体验。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新栏目下,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


The Jury of Books


评审团


本期书目


《看不见的美国》

这本书,是给普通人的颂歌

《看不见的美国》


作者: [美]珍妮·拉斯卡斯


译者: 何雨珈


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年3月


评审员


001


余霜仁


(矢志不渝的中文人)



这是“译文纪实”系列里我读过的第六部作品。与此前的几次阅读体验相比,这本《看不见的美国》所言的种种带给我的真实感更强——并非是说其他的作品不够真实,而是这本书里的主人公们与我们几乎没有距离,他们是美国社会中看不见的一群人,亦默默存在于我们身边。而当我选择用“我们”这个词,其实已经人为地将自己与“他们”区别割裂开来——但事实是,正如作者珍妮·拉斯卡斯坚持的那样,是每一个于此处为社会付出劳动的个体,构成了这个持续发展着的社会,人人为社会,社会为人人。


矿工、外来劳工、啦啦队员、空管员、枪支贩卖商、牧场经营者、油井工人、长途运输员、垃圾处理员——这是《看不见的美国》里的九个主人公群体,他们被作者选作支撑庞大国家与社会持续运转的代表,与自己职业生涯的种种瞬间一起,构成了这本书的主体。我尝试用合适的话语来概括他们,却只能承认自己的无能。书中自有天地,比利·瑟马克(《地底世界》)、佩德罗(《美国制造》)、艾德里安(《G-L-O-R-Y 刹那荣耀》)、“噼啪”(《噼啪在路上》),每读完一章,我眼前便浮现出他们的模样,甚至连细节也自动补充完整,好似我与他们早已相识,他们就是我身边的甲乙丙丁。


于是我想起了作者在前言中的那段话:“把幕布拉开,看看忙碌无比闹哄哄的后台,那里是如何运作的,有多少人在全速开动脑筋,贡献体力,甚至做出个人牺牲,努力让这个系统正常运转,努力让你眼前的这台戏精彩纷呈,奇妙非凡。”这也便解释了为何本书的目录之前,节选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无处不在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才是美国社会沉默又隐匿着的大多数。


这情境似乎有些熟悉。只不过当语境置换到中国,创作者们倒没有珍妮那么乐观与积极。“命运直抵胸膛”——郝景芳在《北京折叠》里如是写道,空间翻转背后的那些被消音的挣扎与沉默,也许只能归于命运——但也不尽然,毕竟未来总是与希望相连。


“这些人似乎陷入一个早已烟消云散的旧时代,但这个行业远远没有成为过去。如果非要说谁过时了,落后了,那也是我们,消费者。”


愿望总是美好的,梦想也是要有的,当然,现实总是残酷的。


阅读评分:8.6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2


周航达


( 出逃的荒原狼)



《看不见的美国》是关于普通人的一首颂歌,那些人离我们很近,又离我们很远,他们很普通,也挣扎在生活中,但有时候却又是那么的不普通,像来自远方。


作者说:“从我们出生到成长,生活都已经进行了‘净化’,我们住在‘这边’,而他们生活在‘那边’,我们是那么依赖他们,但却毫不知情,也无法接触到他们的生活方式。”


这里有煤矿工人、有石油工人、有垃圾管理者、有采摘的劳工者、有掌控空中交通的人、有啦啦队员、还有卡车司机等等,他们隐藏在这个井然有序的社会中,不被察觉,默默无闻,他们就像是幕后的工作人员,把一出出精彩的镜头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的美,而他们却被遗忘在角落里,他们该被忘记吗?他们该被忽视吗?他们也是有着情感和个性的灵魂啊!


首先说一下那群穿梭在地下,被作者比喻为灰老鼠一样的煤矿工人们,或许只有等到矿难发生了,大家才会像去动物园观赏动物一样把焦点聚焦到他们身上,知道他们的存在。是的,他们确实存在着,并没有听起来那么遥远,作者和他们生活了一段时间,他们生活很简单,很少去关心什么复杂的政治,变化的世界,他们每天谈论的也都是家长里短,所以他们知根知底,并没有什么秘密。矿工比利的故事让我有些伤感,他从小就立下了志向,他多希望从三代都是矿工的命运中逃离出来,但最后呢,出于某些原因他失败了,他不得不说着“我可以的,我可以在煤矿干下去。”这样苍白的话来安慰自己。


在这里他们很少去想有多危险,生死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一场抽奖游戏,他们见惯了死亡,对于这个话题,他们都没有什么兴趣。他们选择做一个矿工的目标很简单,“不停挖煤,努力赚钱,回家享受生活。”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业余爱好,那看起来是如此的珍贵,也是让他们能在矿场坚持下来的动力。离别的时候,那个叫大脚的矿工对作者说,在地下工作的时间长了,他经常会瞎想,有时候他会想,努力做一个对得起家庭的好人,他觉得正在往那个方向靠近,因为长期工作,孩子对他的印象只停留在妈妈的那句“你爸爸是个好人,要爱他。”他觉得无论如何都要让这个话变为现实,不然他不就辜负家人了吗,是啊!他们在我们眼中是普通平凡的人,但在他们家人眼中都是伟大的人。


然后说一下那个带着作者走了一趟自我发现之旅的“噼啪”。她是个性格开朗、独立自强的卡车司机,受当司机父亲的熏陶,做了一份同样的事业,成了国家流动的血脉,虽然父亲极力反对,但她还是去做了,一是喜欢,而是感觉离她伟岸的父亲又近了一步。“噼啪”不符合人们对卡车司机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但她才应该是这个群体真正的代表,“特立独行”、“自由不羁”、“洒脱放纵”,独自吟唱着飞奔在那四通八达的动脉网上,她本以为她不需要爱情,但等它真正闯入的时候,她也是可以为一个男人而感动流泪的,她是如此深爱着那个叫做迈克尔的男子,不然她也不会在这个漫长的旅途中,一遍又一遍的提到他的名字,他的热爱,他的糗事,她熟悉他的每一个细节,记得他犯的每一个小错误,这是她在每趟乏味长途中的快乐回忆,她是那么爱他呀!


但后来他还是没有什么原因就离开了,就像一个过客一样,闯进她的生命,又悄然离开,命运对她是否太过不公平了呢?她也是个需要人关爱的女孩啊!需要有人听她诉说,走进她的生活。她是那么的善良,本身就不富裕的她,碰到慈善活动也会毫不犹豫的去捐赠,她又是那么的细心,筹备好了能想到的所有细节,就怕作者在这趟长途中会不舒服。和“噼啪”在一起的这段时间里,作者觉得她就像活在梦中一样,遗忘了所有的烦恼,乃至结束了,她还不愿意相信又回到了现实。


拥有那已经遗落的牛仔气质的“噼啪”,也有着对普通生活的向往,她想要一个孩子,她想成为一个母亲,她已经35岁了,她仍然奔走在青春的路上,请记住她,她叫“噼啪”。


最后说一下啦啦队女孩和牧场牛仔。在外人看来,球场上这群蹦蹦跳跳的性感尤物,肯定是“花花公主”、“拜金女”一样的女孩,她们浅薄、自我为中心、无知、吵闹、浮夸,都想尽法子尽展诱惑妩媚,去钓一个金龟婿来满足自己无法填满的欲望,是啊,在波涛汹涌、金钱滚滚的娱乐帝国里,她们怎么可能不拜倒呢?但事实是什么呢?当褪去华丽的包裹,她们真的只是一群挣扎在光芒边缘的普通人,她们有着严格的纪律和要求,严苛、辛苦到让很多人都要望其项背,她们领着微薄的薪金,打扮的一模一样,重复着千篇一律的动作,仿佛变成了同一个人,但那又怎么样呢?她们热爱着这项业余的事业,每一次出镜都会令她们欣喜若狂,面对狂热欢呼的球场,她们也在挥汗如雨中跳啊跳,忘记了烦恼、忘记了忧愁、忘记了一切,单纯的做着一个幸福的啦啦队员,而这就是她们最真实的样子。


牛肉离我们很近,但牧场却离我们很远。场主多内尔坚持不懈的做着柏拉图式的基因实验,他成功了,他创造出了“天启”这头足以载入史册的种牛,让牛肉可以低廉美味的端上我们的餐桌,但这却是他们几代人的努力所带来的,也消耗着几代人的青春。杰夫,一个不断追寻自我的牛仔,他有着浪漫的梦想,也有着涌动的激情,他驰骋在广漠的草原上,按作者的话说,身处自然之中,牛仔们很容易产生“不知今夕何夕”的年代疏离感,但这就是他们的魅力,他们骑着马在一望无际的大地上远眺,扣问着永恒的灵魂和自由的精神,对于我们来说,他们仿佛生活在世界的另一端,是那么的遥远,又是那么的让人钦佩,双方或许一生都不会相见,但却都真实的活着。


记得前些日子的一个纪录片《你好,生活》,那一个个普通人真实的样子让人温暖又让人心碎。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都真实的生活在我们的日常里,平淡的外表下都在努力的艰难的呼吸着生活的给养,但他们并不站在阳光里,所以很少有人会记录他们,或许一生过去了,也没有多少人记得他们来过,可这些有血有肉的灵魂却真实的存在着,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散落着、游荡着、扎根着。人生有时候对他们来说太过心酸、太过无奈、又太过漫长,在憧憬中尽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小心翼翼的活着,一步步的走过时间的琴键。


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人,石油工人“土狗”,采摘蓝莓的休伯,空中交管员卡米尔,垃圾站的乔,等等,他们都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准备随时和你相遇。


阅读评分:8分



评审员


003


林启安


(电影编剧、制片人)



忘记是小学几年级的老师,有一次跟我们分享一句话:“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老师解释道每天我们上学走来的柏油路是有人铺的、身上的衣服是有人做的、吃的食物也是好多人准备的,我们每一天能顺利的生活都是因为背后有百人的辛苦付出,所以要常怀感恩之心。当时这段话对年幼又充满想象力的我来说十分震撼,我对这些“隐形的人”好奇,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每天做哪些事情?为什么要做?这份好奇心最终带领我成为一名电影编剧,透过电影讲述来自各行各业、各种人们的故事。


然而,我还是对绝大多数的人和他们的生活一无所知,我也在每天忙碌的过程中又回到了理所当然接受方便的一切的态度:手机支付、网上外卖、淘宝等等。随着这几年极端气候愈来愈频繁,愈来愈多报道和纪录片警告我们人类制造的垃圾开始反噬我们的生活,这令我又想起了那句话“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到底我们每天吃的、穿的、用的从哪里来?我们吃不完的、用过的、多余的东西到哪里去了?


《看不见的美国》从作者个人的兴趣切入,开篇先讲述了在俄亥俄州的一群煤矿工人的生活片段,她惊异的是在一个高度仰赖煤矿能源的国家,他们却对煤矿和矿工的了解少之又少。起初,她也还带着少许都市人猎奇的浪漫,询问矿工们来当矿工的原因,直到她发现“大家来当矿工的原因形形色色,但都有一个与煤炭无关的理由”(p.28)。于是作者慢慢摆脱了自己对煤矿的着迷,开始进入真正的主题:我们看不见,并不代表他们不存在,而且愈看不见往往愈重要。


此书从矿工的生活和煤矿之于美国的重要性出发,开始带着读者关注一个接着一个对美国人民关系重大,却只有在意外发生时才会注意到他们存在的各行各业,例如:在缅因州采蓝莓的外来劳工、纽约拉瓜迪亚机场的空中交管员、得克萨斯州的安格斯牛肉牧场、加州的垃圾掩埋场(同时利用垃圾制造的甲烷发电,能支撑七万个南加州的家庭)等等。书中几乎所有的工作者都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甚至可以说是性命攸关。作者不只细节描述他们的工作,还有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困境、乐趣、或愿望,再进一步将此拓展到国家运作的高度。她潜藏的态度就是老百姓遭遇的日常问题反应着这个国家的问题,甚至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问题,议题从能源浩劫到垃圾污染,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对待移民态度的更迭、当今充满各类抗生素的内类食品等等。只有当我们愿意去了解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时,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


以上这些都是我推荐阅读这本书的理由,但都不是令我对这本书和作者感到敬佩的原因,真正打动我的一个章节其实是写美国职业橄榄球的啦啦队员的故事。乍看之下,啦啦队员根本和前述提到的工作者们不是同一个量级的职业,至少我们一般人不需要啦啦队员也可以好好活着,我相信比赛也可以顺利进行,那为什么在这本书中作者要特地去写这些“对社会没有实质贡献”的人呢?而且放在全书的第三章?(紧接在煤矿矿工和蓝莓园外来劳工两章之后)


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之处。作为一名对跳舞了解不多的女性,我必须承认我对啦啦队员是存有偏见的,认定她们做这份工作不外乎是为了钱、名或性,说穿了,就是easy money(简单的快钱)。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才知道自己错得离谱——请容我在此卖一个关子,推荐大家自行购书阅读。而正因为这个特殊的第三章,使我理解到作者的独到的眼光,感受到她对书中的各项议题深刻的情感,她用一种不说教、不滥情、不批判、不猎奇的态度和手段带领读者认识这些原本只存在于“符号”和“印象”中的人们,再通过他们进一步认识这个世界,以及关心整个地球——因为只有认识了他们,我们才能认识自己。


阅读评分:8.5分



评审员


004


望星辰


(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


一个享受读书和思考的人。)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一、魔盒


每次把收到的快递盒子拿在手中,都会有一个念头冒出:这个小小的带着尘土味儿的盒子走过了多少路程,又乘过多少种交通工具,经历过多少人的手,才到达这里呢?


没错,每次网购后,页面上都会提示:所购物品跨越N个城市,走过N公里,来到你的面前。


这个承载着我们的欲望的“魔盒”的运转过程,成为我们看不见的城市运转的缩影。


无论风沙肆虐还是金碧辉煌,卡尔维诺在他的《看不见的城市》里极尽想象创造出了55座各具特色的城市,在这里,人们找不到能认得出的城市。所有的城市都是虚构的,但作者却提供了机会,让我们对某个城市或泛指意义上的城市进行反思。但一座超级的现代化城市的运转却是我们穷尽想象也无法全部获悉和反思的。


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都会区之一。逾一个世纪以来,纽约在商业和金融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全球影响力。纽约是一座世界级城市,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经济、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娱乐与时尚界,纽约的每一天,都是现代文明的奇迹。《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以大数据分析显示,在纽约,28条地铁线日均运客450万人次,29条桥梁和隧道日均输送数百万辆车;8万英里地下电缆足以绕地球3圈,满足城区堪比欧洲小国的用电量;供水网络每天输送400万吨净水,垃圾系统日均消化25000吨垃圾。这还是将近20年前的数据。


著名的非虚构作家,新新闻主义之父盖伊·特立斯在《被仰望与被遗忘的》书中写道:每天,纽约人要喝下46万加仑啤酒,吃掉350万磅肉,消耗21英里长的牙线。在这座城里,每天有250人死去,460人出生,15万人戴着玻璃或塑料假眼行走;这里还有500个巫师、600尊雕塑或纪念碑、3万只鸽子……是的,在特立斯之前,“没有人如此打量城市”。


我们亲眼所见这些庞大的数据,维持着我们在超级城市中的生活,但在这些令我们震惊的数据之下,又隐藏着多少我们所看不见、听不到,也触摸不了的东西呢?并且,如果我们不刻意去找寻,以后,甚至未来我们仍将对此一无所知。


仅仅是我们早上起床后开灯、打开水龙头、上厕所或者喝下一碗牛奶麦片粥,这样最简单的日常生活,背后也需要成千上万个人付出艰辛和汗水。


我们不敢想象,水、电、暖、气、油、煤这种最最普通和常见的生活资源突然有一秒中断,我们的生活将会糟糕到何种地步。


毋庸置疑,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数字和不可见的芸芸众生构成了我们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看不见的齿轮咬合、转动,才成就了我们当下的生活。


珍妮·拉斯卡斯在《看不见的美国》中,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每日辛勤劳作,维持我们的生活运转,而我们却从未将其放在心上。


就像变魔术一样,我们打开快递盒子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表象下,隐藏的却是某一个人,或者说某一类人的一生。


二、百态


《看不见的美国》的主角来自各行各业,俄亥俄的矿业公司,阿拉斯加的石油钻塔,缅因州的外来劳工营,拉瓜迪亚的空中交管中心,得克萨斯的肉牛牧场,加利福尼亚的垃圾填埋场,衣阿华的长途卡车司机,亚利桑那的枪支店,以及辛辛那提猛虎队的啦啦队员们。


啦啦队员?是的,她们也代表着你看不见的美国。


在《看不见的美国》中,看得见的是人们的表象,看不见的是他们的性情和生活。


在“地底世界”工作可以获得高出一般人的薪酬,却也见惯了死亡。年过六十仍在霍普戴尔煤矿挖煤的矿工帕普不但自己数次遭遇塌方命悬一线,也目睹了年轻的儿子魂归西天,“1993年,他被一辆运煤的大卡车压成了肉酱”。帕普讲起儿子出事的情景时,一点儿也没哽咽,目光也不涣散。“一切发生得很快,”他说,“他根本没来得及看清被什么撞了。”这些矿工们谈起矿下的工作和遇难、死亡都没兴趣,更感兴趣的是“邮购新娘”、拳击比赛、脱衣舞娘,以及随时脱口而出的脏话,甚至每次结束工作,就会三五成群直奔酒场。


正因为害怕,所以忌讳谈论死亡;正因为在地下150多米的地方连续十多个小时,不得不像老鼠一样弯着腰爬行,所以需要“低级下流”和酩酊大醉地宣泄。


抛开醉生梦死,这些矿工也有着自己的梦想,有人想要找到一个爱自己的妻子,建立属于自己的家;有人想要多赚钱买下第三个农场,给三个孩子每人留下一个农场;还有的人想,手里的钱一旦够了,就马上辞职,退休,好好享受生活……


什么样的女孩会去做啦啦队队员?辛辛那提市保罗·布朗体育馆的“虎女”们并不是傻白甜、身材火辣的啦啦队员,她们拥有化学和生物学双学位、公共卫生学硕士,甚至还给全欧洲军事基地做过土壤和水文取样。她们也是单身母亲,并且在建筑工地干活,工友们都是男人,“一个人拿着大锤子去敲一块12×12的混凝土预制板,搬运水泥和修房子。”


人们有太多太多先入为主的想法。人们都认为,在NFL做啦啦队员的女孩儿,肯定是想钓个金龟婿,傍个高大威猛又富得流油的橄榄球员。但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除了官方正式批准的场合,啦啦队员们甚至不被允许和球员们有任何来往。这规定十分严格,强制执行,采取零容忍的惩罚措施。而橄榄球本身,比赛啊、球员啊、成绩啊、阵型啊……这些东西根本就不会出现在队员们的日常对话里,对于她们来说,这些不过是乱哄哄的背景音罢了。


啦啦队的女孩儿们也并没有表面看到的光鲜耀眼,她们有严苛的体重标准,为了不超重拒绝男友的吃饭邀请;她们要孤零零地留下来,整整半个小时,不停做仰卧起坐,一圈一圈地跑到汗流浃背,精疲力竭;她们要自备化妆品和卷发棒,用一个多小时化妆;她们还要被男人们以不怀好意的眼光上下打量,占尽口头便宜……NFL比赛有多达一千八百万忠实观众,“超级碗”之夜更有远超一亿一千万的收视率,每年该项赛事的各类收入总共高达90亿美元,联盟的三十二支球队每支价值都超过10亿美元。但是啦啦队的女孩儿们每个人每场比赛的报酬只有75美元。这点钱甚至都不够很多姑娘买发胶的,更不用说日复一日来往训练场地的汽油钱。


这么多的“清规戒律”,收入又少得可怜,很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会消尖了脑袋拼命往这个圈子里钻;钻不进来的,还带着殷殷期待的眼神拼命张望。


“水泥妹”艾德丽安获得了“本周最佳啦啦队员”,当她的笑脸,名字、家乡、爱好等个人信息出现在赛场的大屏幕上的时候,她的家人拿着相机拍了一张又一张,她自己也发自内心地喜悦,完全地自由了。那种骄傲、温暖的情绪如火山爆发般涌出,并且挥之不去。尽管第二天,她还得六点就起床,在暴风雨来袭的寒潮中瑟瑟发抖地倒水泥。


有汗水就有懈怠,有希望就有绝望。


我想到,在《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这本书中,有个让人非常难以理解的现象,说身处底层极其贫困的人常选择“放弃治疗”,选择在苟活中光鲜亮丽、在磨难中寻欢作乐——这些是他们生活的调味剂。他们会吸点小毒、喝点小酒、怡情小赌,看到电视会说买就买。好不容易领到了一个月的食品券,却立刻选择把食品券花掉,换来了龙虾、甜品、沙拉,好好吃了一顿。面对这个故事,普通人的反应一定是“这些人穷就是因为他们乱花钱”。但实际上隐藏在其后的却是他们对于脱贫的绝望。


无论是中了食品券后选择饕餮一顿的贫困户,还是矿工们收工后的酩酊大醉和脏话,或者是啦啦队女孩儿们的付出与收获的不对等,真的,这些人生百态就是生活,是最真实的生活,是我们看得见的生活和看不见的生活。


三、未完


关于那些做着最重要的工作、维护着我们日常生活和国家的正常运转,却收获微薄、不为人知的群体,社会充满了争论。有人认为,城市的每一个建筑工地、工厂、商场、店铺、车站码头、大街小巷乃至城市的一些家庭,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到处都有他们的匆匆脚步。他们成了建设城市、创造财富、提供税收、服务社会的中坚力量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有人认为,他们在建设城市的同时破坏原有的城市面貌,素质堪忧,又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与社会格格不入。


我们需要承认社会的差异,人们生活环境和背景的不同,素质水平的高低等等,造就了人们的不同心理和视角,衍生出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绪,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社会高速发展,新时代下的人员流动、激荡和角色转换。个人觉得,对于这些默默无闻,我们看不到,却不停维持、推动着我们的生活正常运转的人们,我们当然也应该充满尊敬,重视其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但也不该过于重视和强调,因为他们也需要自己的生活,平静而顺畅就好。


突然想到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一句对话:玛蒂尔达问:是不是人生总是如此艰难,还是只有童年如此?莱昂回答:总是如此。


是的,《看不见的美国》就是要告诉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国家到底是怎么运转的。看不见的美国,其实一直都在。


阅读评分:非虚构佳作,9分。



评审员


005


孙绪谦


(非虚构文学爱好者)



非虚构之美,人性之美


非虚构文学可谓是当下最热门的一种文学类型。大多以非虚构文学标签行世的作品注重对边缘人物生活的叙述,陌生化中却又造就了典型性,因此在时代的整体性想象力匮乏的大背景下,非虚构文学广受欢迎。


但是非虚构文学也是最暧昧的一种文学类型。非虚构文学最致命的缺陷就是缺乏明显的文体特征。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缘起于新新闻运动的非虚构文学,因其深度报道的新闻属性,很多人甚至就将非虚构文学同报告文学混为一谈,而在大量借鉴了小说的写作技巧后,读者常常会有一种读小说的感觉。更为宽泛的是,许多图书销售商为了便利,将图书分为虚构类与非虚构两大类,虚构类仅仅特指小说,而非虚构类则是除却小说以外的所有种类,甚至包括社科类图书。从这个角度讲,非虚构文学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


国际非虚构写作中心主任刘蒙之教授则称非虚构写作为写作的十字路口。要想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就需要构建非虚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我认为此项工作可以大略地分为两方面:非虚构文学创作与非虚构文学阅读欣赏。在创作方面,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高校已经开启了导夫先路的探索,加之新媒体的喷涌,使非虚构写作在理论与具体的技巧操作层面日臻成熟。然而在构建非虚构文学的阅读欣赏方法体系的实践方面显然落后于创作。


仅仅根据阅读经验而言,我认为非虚构文学在阅读的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突显人性的阅读。虽然有所谓的文学就是人学之论,但是非虚构文学在探索人性方面,我认为比其他的文学类型走得更远。非虚构之美就是人性之美。脱胎于新闻报道,因此非虚构文学的行文逻辑即是:通过人物的周边以及日常生活,逐渐逼近人物的内心,从而在叙述中使读者知悉何以人物成为今天的状态。


以此为例分析《看不见的美国》,在阅读故事之余,最震撼的就是这些故事背后所表现的人性之美。在一篇《地底世界》中,作者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也可以看作是我们阅读其他篇目的一个线索:我调查的初衷是想解决一个看上去十分荒谬的问题,如果煤矿真的这么大,如果所有这些人真的存在,那我怎么会对此一无所知呢?此处的好奇,正是对人性无限可能性的一种好奇。由此,作者亲自深入到匹兹堡8号煤层,体验了工人们的工作,生活,所思所想。先是对煤矿周边环境的介绍,地下并不是我们所想的,全是黑黝黝的,电梯门一开,眼前一片白色。作者一时惊奇不解,设法提出合理性的解释,最终得知那是防火所用的岩粉。这种惊奇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阅读非虚构文学作品的读者在面对文本时的自然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也是我们不断去接近作品中的人物的驱动力。作者不断地深入,一件件小事,我们渐渐了解到了这些人为什么会坚守在煤矿工作,有人是赚钱维持自己农场的运营,有人是为了自己的拳击梦想,有人纯粹是为了凑够钱能从俄罗斯买个女人等等,虽然不断地有矿难发生,但是这些起初不同的想法的最终使得每个人都坚持了下来,并且产生了热爱。正如“大脚”所说,他并没有说自己是一个好人,但他觉着自己正越来越往那个方向发展。因为煤矿的工作常常不在家,爸爸的形象经常会在孩子们的成长中缺席,但是妈妈却对孩子们说,爸爸是个好人。于是,“大脚”就要不断地朝着好人发展,尽管他也有自己的恐惧,有自己的不满。这就是非虚构文学的魅力,揭示普通人身上隐藏的人性之美。


其他的篇目也是遵循着这个逻辑行文,外来劳工营,拉瓜迪亚空中交管中心,肉牛牧场,垃圾处理厂,枪支店,啦啦队员,长途卡车司机,虽然这些人所处的世界我们看不见,但是正是这些闪耀着和我们一样的人性的光辉的人的工作,拼接聚合,才使得国家能够运转。尽管我们看不见这些人,但是我们离不开这些人。


其实,非虚构文学还有一个矛盾,如何处理作者在场的问题。我心目中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特点正是我所表述的行文逻辑:人物何以成为今天的此种状态。解释这个问题,需要的是连续地展现,借用一句评价《史记》的话:以轶事传神,非虚构文学同样如此。但是因为摆脱不掉的新闻属性,非虚构文学的作者必须要深度采访,但是在采访,在体验被采访者的生活的时候,非虚构文学者的写作也必然如同我们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但是我认为这些价值判断不应该带入到文本之中,如此,看不见的美国就仅仅成为作者看见的美国。比如在《美国制造》中,作者用了大量的议论来表达自己对于外来劳工的同情,不能说这些议论没有价值,但是我认为大段议论的出现打乱了叙事的节奏。而如何处理作者在场的问题,既是一个技巧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问题,解决好了这个问题,才能推动非虚构文学走过十字路口。


为什么说作者在场的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问题呢?这便涉及到了非虚构文学作品的价值与意义。译者在译后记中提到:我有说“谢谢”的习惯。菜场买菜,我接过菜贩称好的菜,会说句谢谢;进小区,我会对守在门边的保安说句谢谢;打车时,上车下车我都会说句谢谢。然而我也说不出来到底多心怀感激,很多时候是一种礼貌的客套,甚至有点“说了谢谢你就别为难我”的私心。而正在作者在翻译完了看不见的美国人的故事之后,深入地了解到了无边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之后的谢谢说得才会真切。非虚构文学其实提供了一个坐标系,通过阅读别人的生活,思考普遍的人性,矫正自己的行为。与其说是阅读别人,倒不如也是在阅读普通的自己。(所以说,如果在非虚构文学作品中掺入作者的主观意图,会导致作品真实性的问题,因此这是一个伦理问题。)


顺带说一下翻译。这本书的译者,也曾经翻译过译文纪实系列的其他书目,比如《鱼翅与花椒》。她的语言风格非常有个性,也很可爱,读上去没有翻译作品的矫揉造作,十分流畅自然。总之,这本书翻译还是很不错的。


阅读评分:8分


这本书,是给普通人的颂歌


终审


意见

这本书,是给普通人的颂歌


综合几位评审员的打分,《看不见的美国》的得分为——8.42分(满分10分),综合来看,分数不低的同时,每位读者都有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在读此书前,每一位读者都出于各式各样的原因对此书充满了期待和好奇,而读罢此书,由于视角和关注点的不同,他们的评价又有所区别。对情感铺陈的沉浸、对情节推动的满意、对笔调想象的盛赞……无论如何,《看不见的美国》都让拿到此书的评审团们看到了一本好看的非虚构作品,再次领略了非虚构写作的独特魅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以为我要死了”! 妹子心悸眩晕送医 发现竟是Costco床垫惹的祸!

生活 9 分钟前

名校“学霸”竟全靠造假! 印度留学生疯狂作弊 领全额奖学金 遭驱逐出境!

社会 9 分钟前

可怕! 美国情侣被棕熊生吞 靠残肢手表认尸; 网红小哥钻熊洞被熊堵了

社会 9 分钟前

豆瓣9.3,70岁导演拍出最好哭国产片

娱乐 半小时前

莫迪普京热情拥抱 不妨碍印度炮弹不停地砸到俄军头上

国际 半小时前

“海外华人有户籍就能买中国医保”华人热议

华人 半小时前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