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文章来源:加西周末微信(微信号:WestCanadaWeekly) 她把一生 献给了中国 当地时间9月29日上午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有6位国际人士获得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 获奖者中,有一位加拿大裔学者伊莎白·柯鲁克(Isabel Crook)。出生于1915年的她,已经103岁高龄。 这位白发苍苍的加拿大老太太,因何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她对中加友谊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又对中国做出了什么贡献? 其实,不仅仅是伊莎白·柯鲁克一个人,她的丈夫大卫·柯鲁克(DavidCrook)也是一位将大半人生奉献给中国的思想家、活动家。 1915年,伊莎白出生在四川成都华西坝仁济女医院(现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她的父亲饶和美(HomerG.Brown)和母亲饶珍芳(MurielJ. Hockey)都是来自加拿大的基督教传教士,于1912年来到中国,在成都华西协和大学任教。 上图为伊莎白的父母亲 小时候,父母常带着伊莎白在四川山里玩,接触到很多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人群,也渐渐对人类学产生兴趣。1933年,在中国高中毕业后的伊莎白回到加拿大,在多伦多大学攻读文学学士和心理学硕士学位。 1938年,抗日战争已经爆发,23岁的伊莎白从多伦多大学硕士毕业后,毅然决定回到中国。“我从小就经历过四川地区军阀混战,还常常捡子弹壳玩,因此并不害怕战争。”她这样说道。 当时日军截断了中国的海盐供给路线,内陆盐价暴涨。中华基督教协进会计划在兴隆场筹建一个食盐供给合作社,使当地百姓免于受苦。伊莎白受雇于中华基督教协进会,来到了兴隆场,与同事一起逐户调查农民的生活经济情况。 1940至194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伊莎白穿着简单的蓝色夹克衫和草鞋,走街串户,还要提着一根打狗棍,提防看家狗和野狗。她随身携带笔记本,记下大量有关村镇居民的生活情况。有些贫困的家庭,甚至连一个煮开水的锅都没有。 从那时起,对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农村的关注与调查,持续了伊莎白一生,中国大江南北都曾多次留下过她的足迹。
红色伉俪 定情中国 1941年,回到成都的伊莎白遇到了后来的丈夫大卫·柯鲁克。 大卫当时在成都金陵大学任教,是来自英国的记者,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他的祖辈原是波兰犹太人,因逃避沙皇当局的宗教迫害,移居英国。大卫曾加入过西班牙反法西斯国际纵队,是英国共产党员。 在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中,大卫腿部负伤,被送到白求恩所在的医院疗伤。他从白求恩那里借到一本《西行漫记》,对中国革命产生兴趣,奠定了他后来远赴中国的基础。 1938年,大卫被苏联情报机构派到上海工作,虽然工作关系不久后被解除,但是大卫选择留在中国,并深入中国的大后方。 与伊莎白相遇不久后,共同的理想将两个年轻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1941年,大卫将伊莎白带到大渡河泸定桥头,面对着铁索桥下奔腾翻涌的浪花,对伊莎白求婚。 1942年,伊莎白和大卫分别在英国参加了加拿大妇女军团和英国皇家空军,并短期移居大卫的祖国英国,在那里正式结婚。 在英国的日子里,伊莎白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完成了人类学博士学位。 1947年,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柯鲁克夫妻再度回到中国,来到河北太行山下的解放区十里店村,调研正在进行中的土地改革工作。这一经历,日后被写进了他们夫妻共同执笔的多部著作中。 培养人才 无怨无悔 1948年,正值全国解放,中国共产党邀请柯鲁克夫妻留下来,培养日后需要的外交和外语人才。1949年,他们随部队进入北京,就此扎根在了北京第一外国语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 柯鲁克夫妻的三个孩子柯鲁(Carl)、马凯(Michael)和鸿冈(Paul)都是在北京诞生的。在怀第一个孩子的时候,还发生过一个小风波。 当时,位于西苑的外国语学校是利用清朝时慈禧太后的御林军营房的三栋旧楼做校址的。条件简陋,很多课不得不在广场上,利用麦克风进行教课。有一次,怀孕的伊莎白刚碰到麦克风的铁杆,忽然触电,向后仰摔在泥地上。工作人员赶紧拉断电闸,上前查视她的情况,给她掐人中。 苏醒过来的伊莎白,还挣扎着站起身来,坚持上课。很快,学校派车将她送到协和医院检查,还好胎儿平安。但是大家从此十分担心,不知道遭到电击的胎儿会否有问题。 当时蔬菜不多,学校里的几位女老师开垦空地,种些蔬菜给伊莎白补充营养。直到伊莎白终于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这对夫妻在中国的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文革期间,大卫曾被指控为“外国特务”,在秦城监狱度过整整五年时光,伊莎白则被“校内拘留”三年半。直到1973年,他们才在周恩来的干预下重获自由,并得到道歉。 但是对于那段经历,伊莎白和大卫都毫无怨言。大卫曾表示:“我的朋友们问过我,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对待我,我却不离开中国。我的回答是:那些不是中国人,而是中国的敌人。” 上图为伊莎白与儿子一起整理老照片 退休后,他们继续整理常年以来收集的资料笔记,出版了多部有关中国农村发展的著作。2000年,大卫在北京去世,伊莎白和她的三个儿子则继续生活在中国。曾经深入调查农村生活的伊莎白,一直关心农村的发展和职业机会。她为中国取得的进步感到激动,也为当今中国还存在的问题感到不满。 而从她的日常生活照片中,也能看到这位可敬可爱的加拿大老太太,早就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人了! 虽然金发碧眼,但是伊莎白对中国的了解和情感,可以说比不少中国人还要“中国”。在她的胸膛里跳动着的,是一颗火热的中国心!伊莎白和她的丈夫大卫为中国所付出的一切,值得被更多人所了解;她所获得的“友谊勋章”,也是实至名归! 转载请保留
|
医疗失误 阴茎勃起30小时痛爆兼挨2次手术 西班牙男获赔39万
奇闻 6 小时前
美国TikTok下架对加拿大用户有何影响?渥京勒令停业加国办事处却继续营运
加拿大 7 小时前
加拿大 7 小时前
温哥华 7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