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对内地严防死守香港 疫情为何快“失控”了?

加新网CACnews.ca| 2020-3-31 10:00 |来自: 环球网


“香港现在(疫情)非常严峻,有少少进入失控状态!”“随时(可能)有2,000例本地个案出现!”

“如果香港做得不好,这里变成像意大利北部那样,也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今天早上,港大教授袁国勇在媒体上做出这样的警示。

刀哥记得,早在内地开始全力抗疫之前,香港因为早早就重视疫情进展状况,甚至抢购口罩的浪潮都比内地要早,一度被认为在应对疫情方面有“先见之明”。

就在十几天前,还有将“香港控制住了疫情”当作经验之谈的声音出现。


怎么突然之间,香港的疫情就快要“失控”了?

1

一直到3月17日,香港每日公布的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从没有超过10。从1月23日到3月17日,期间有8天,香港甚至实现了“零新增”。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在全球因为疫情神经紧绷的时候,这样的成绩的确傲人,也足以让很多当地人感觉到香港是安全的。

但从3月18日开始,情况急转直下,从168例到683例,翻了两番,香港只用了13天。

而香港实际存在的病例,可能远远高于今天的683例。根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的说法,这段时间新增的病例有不少还没有找到感染源头,昨天有6例、今天有4例都没有查到病源。


在香港政府的统计图表中,确诊病例中的“可能本地个案”有87例,“可能本地个案的密切接触者”有43例,这些带着犹疑的分类下的数字并不少。

更令人感到危急的是,香港现在应对疫情的资源也开始告急,床位紧张让确诊患者难以入院,有病患在确诊后入院前,不得不和家中老人同住,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

此前一直以抗疫“优等生”形象面世的香港,如今到底怎么了?

2

按理说,早早就开始对内地防范的香港不应该落入如今的窘境。

香港的传媒和政府早在去年12 月30日疫情刚有消息传出的时候就开始宣传不能对它“掉以轻心”,甚至对口罩的抢购风潮,香港都要先于内地。

之后,港府也迅速采取了各项行动,防止新冠肺炎传入。有几个时间节点值得注意,早从1月27日开始,香港要求湖北省的人士以及14天到过湖北的非香港居民不得入境。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到1月27日香港发布这则信息,可以说,速度神速。

1月28日,内地暂停签发港澳个人旅游自由行签注。

同一天,港府宣布,1月30日起会全面限缩与内地的交通往来,具体举措是:高铁西九龙站、红磡站、沙头角及文锦渡口岸客运暂停,而内地赴港航班将会减半、客运码头的跨境渡轮暂停,并减少部分跨境巴士班次。

这大大减少了内地与香港的联系。对比下图中1月29日和1月30日的数据,限缩措施生效后,从内地赴港的香港居民和内地访客都大幅减少,内地访客减少了将近30%。


截至1月28日当天,湖北确诊2714例,有6个省市超过100例,其他省市都大概几十例,这个时候香港的举措可谓稳、准、狠。

这还不够,很快,2月5日,香港宣布从2月8日开始,要求所有从内地入境香港的人,都必须强制检疫隔离14天,期间不能离境。

这一招实际等同于向内地“封关”,因为政策一出,如果没有十万火急的事情,或者因为工作生活原因必须回港的,应该就不会过去了。

它的实际效果也非常惊人,排除赶在2月5、6、7日三天为避免受影响突击回港的干扰,对比2月4日和2月8日从内地口岸赴港人士数据可以看出,内地访客从9511人断崖式下跌到995人,同样断崖式下跌的是从“港珠澳大桥”“深圳湾”两个口岸入境的人。

从疫情暴发至今,香港对内地的防控从未松。如今内地早已没有“高风险地区”,大部分是“低风险地区”,但香港对内地依然在严防死守,现在香港和内地的人员交流少到什么程度呢?下图可能说明了一切。

不过,在严防内地这件事上,几乎没有人去责怪、苛责香港,毕竟作为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香港很难承受传染病大规模暴发之重,相信大多数人还是对此抱以理解。

对内地严防死守的香港,为什么还是没防住呢?

3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与严防内地的快速行动相比,香港对欧美疫情猛增反应迟滞,应对缓慢。

在严防内地大概一个月之后,香港才开始真正重视起来自与其他方向的威胁。

从2月25日6时起,香港要求非香港居民由韩国赴港不得入境,14日内曾到韩国大邱等地的香港居民回港要被强制隔离。

3月1日起,所有在抵港前14日曾到意大利疫情严重区或伊朗的人都需要进行隔离。

3月14日起,对法国、德国、西班牙部分地区以及日本北海道来的人,要求入住检疫中心,接受14天的强制隔离。

3月17日起,对欧洲申根地区抵港的人,无论是否香港居民,都须隔离。

可以看到,香港特区政府在这段时间亦步亦趋地跟在疫情增长迅猛的国家后面,但对于从所谓“低风险地区”来的人,几乎没有任何要求。

直到3月19日,香港特区政府才要求从当天起所有海外抵达香港的人士强制居家隔离14天。

或许加码的举措没有让病例增速快速下降,3月25日开始,非香港居民禁止入境,同时作为东亚交通枢纽的香港机场,也宣布禁止转机。

香港的政策看似层层加码,步步紧跟,实际上却是慢了大半拍。

即使当时西方的病例数据远没有如今令人震惊,但内地的输入性病例数据早已提示了风险。截至香港疫情数据还没有猛增的16日,内地共公布了境外输入病例143例,刨除香港认定的“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有美国输入的7例, 沙特4例,埃及1例,印尼1例,泰国2例。

这些数据都是完全公开透明的,它们清晰显示了那些病例数据不多国家背后的隐忧。

面对疫情在全球汹涌,香港少了封堵内地时的果断,行动松懈,对西方世界采取检疫隔离措施时多了几分犹豫。如今的数据显示,香港正在为此付出代价,很难说这是不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面对西方时,香港时常会有一些纠结。究其原因,或许有面向西方保持更多开放的固有意识,或许也有香港自身的挣扎,作为全球自由港,如果完全对西方封闭,那么它的桥梁和勾连作用,很快就不复存在,但这个选择,香港最终还是做出了。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为时未晚。


这个图表中标示的是16、17日有哪些确诊人士搭乘了航班赴港、离港(截图显示的不是全部信息)

我们还可以具体看看面对西方的犹豫给香港带来的隐患。和内地的情况类似,3月也有大量香港在欧美留学的港人回港,以3月16日的数据为例,当天由机场入境的香港居民有8498人,非内地其他访客2038人。

3月16日当天,香港甚至还没有要求所有申根地区来的人强制隔离,可想而知,当天这1万多人中大部分长驱直入香港,都可能将隐患带入。

当然,除了港府防欧美输入的滞后,可能部分香港市民也一度放松了警惕。

本月中旬,数据所反映的香港疫情防控得不错,再加上内地疫情也被控制住,港人曾一度松懈下来,当时有报道说,商场、街上行人显著增多,餐厅聚集的人也不少。看到疫情被“控制”,那些人洗手的频次都有所下降,甚至有些人上街开始不戴口罩,防范意识明显减弱。

那些场景让很多专家都大声疾呼,要注意风险,小心疫情反复。

据刀哥了解,最近几天,也依然有一些香港人在餐厅堂食,而不用自己做饭或者叫外卖、打包回家等方式解决一日三餐,一来可能家里空间小,并没有厨房空间,二来也是习惯。

但也有人看到数据蹿升,开始重新绷紧神经。

4

在这次疫情暴发过程中,也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经历了和香港类似的情况。

比如美国。美国早早将防控的主要方向对准中国,限制与中国的往来,非美国公民在近14天到过中国的都不能入境。对于其他国家,该入境入境,该怎样还是怎样。

这种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

直到欧洲的疫情形势渐趋紧张,美国才想起来还有另外的方向需要防控,这种迟缓显然贻误了时机。

跟在美国后面的澳大利亚也是一样,很早对中国去的人严防死守,最终发现,病患大部分是从美国来的。

幸运的是,中国较早对“外防输入”有很系统的认识,如今针对外部的防控体系已经很牢靠,但香港和美澳的前车之鉴似乎也在提醒,任何一条防线疏忽了,可能都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Costco热销食品出事! 大规模召回+下架 面包鸡肉全中招! 华人常买

生活 昨天 19:46

疯狂! BC迎美国感恩节大军 滑雪场爆满 火鸡大餐售罄 游客挤爆温哥华!

温哥华 昨天 19:46

170多个国家,500万个瞬间,记录一个温暖的世界

博览 昨天 18:12

巴基斯坦小伙来中国投奔舅舅,一个眼神让无数网友破防

中国 昨天 18:01

两华人司机追尾,交涉时遭第三车猛撞,双双横尸街头!

华人 昨天 17:33

双尸血案!美国警察击毙产后妈妈 连2个月婴儿也一起打死了

美国 昨天 17:24

超反差!加拿大华人爽领$8000牛奶金 上私校都够了;$250块发钱福利竟然没通过

加拿大 昨天 17:15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