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无意义、可耻和恶心,”29日,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在美国媒体上抨击美国主导的新一轮对俄制裁,外长拉夫罗夫当天称西方制裁“完全缺乏常识”,俄上议院议长呼吁对等还击。俄官员一天之内密集的回应令一些西方媒体窃喜:一向淡定的俄罗斯坐不住了。西方主要国家的制裁措施过去两天迅速到位,美国的经济大棒更是声称直捣“普京核心圈”,有美媒断定,新制裁会逐渐暴露俄罗斯不过是一只“纸老虎”。俄罗斯和西方的分析人士都认为,制裁已经让俄罗斯与西方进入“新冷战时代”,他们在乌克兰的“智慧棋局争夺战”中等待对方犯错。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9日抛出的最新谜题是:谁最先害怕退缩,是普京还是西方? 普京回应制裁:完全徒劳 “这是在外部压力下采取的一个笨拙的步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29日谴责日本政府。当天,日本外务省在首相安倍访欧之际宣布对23名俄官员禁发签证。日本是七国集团(G7)成员国,该组织上周六宣布共同制裁俄罗斯,具体措施各国自己定。日本外务省没有透露具体的制裁名单,称以美欧编制的名单为基础。当天,欧盟宣布,已经对15名俄政界及军界人士实施财产冻结及旅行禁令制裁,包括俄副总理科扎克、国家杜马副主席舒薇索娃、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作为此轮制裁的主导者,美国政府于周一晚率先祭出惩罚大棒,除了科扎克,俄罗斯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谢钦和普京克里米亚问题特使贝拉文赛夫也被列入制裁名单,共涉及7名政府官员。美国商务部还表示,将拒绝发放一切有军事用途的高科技项目的对俄出口许可。瑞士《商报》称,一次真正的经济制裁正式启动。 西方媒体普遍认为,此次美国加强版制裁针对的是“普京核心圈”。不过,正在菲律宾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28日给出解释:“制裁的目的不是打击普京本人,而是告诉他打错了算盘,把乌克兰局势搞成这样,会对俄罗斯经济有多大消极影响”。美国保卫民主基金会研究员达维德·罗斯29日对美国彭博新闻社表示,“白宫显然是在创新利用制裁措施,甚至不知道这些制裁会实现什么效果。这种试验是个好事,但各种制裁只是美国针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总体政策的一小部分。”美国国会主战派则抱怨这一小部分“太柔和”。共和党参议员考克28日表示,奥巴马的最新制裁只是“打了一下俄罗斯的手腕”。《华盛顿邮报》29日社论称,普京对乌克兰的攻击凶狠而越来越鲁莽,但奥巴马的回应速度慢,且小心谨慎,此轮制裁远不及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攻势时美国其他官员威胁的水平。奥巴马在告诉普京和其他潜在的侵略者,“他们能接着干,美国没什么可怕的”。《今日美国报》认为,美国制裁名单包括支持普京的若干寡头所拥有的17家公司,但这些寡头旗下的最大型企业并没在名单中。针对大型企业实施制裁或许能发挥作用。俄开发银行也没上制裁榜,该银行管理着国家债务和养老金。 “新的严厉经济制裁会暴露出俄罗斯就是一只纸老虎”。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9日社论以此为题称,普京或许曾希望美国及其欧洲盟友不敢采取更严厉制裁,从而让他能随心所欲地策划征服乌克兰。他自有其乐观的理由,最初的美国经济制裁在本该发挥强力作用的时候显得绵软无力。不过,俄罗斯经济在呻吟,卢布兑美元贬值超过10%,通货膨胀激增。俄罗斯债券评级上周被降到只比垃圾级高一级,这增加了政府的借贷成本,今年俄经济增长可能为零。 29日,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用英语通过CNN谴责白宫此举违背了文明国家间沟通的方式,“只会加剧本想改变或停止的乌克兰局势发展。这是美国政府鲁莽行动的又一表现”。这名俄罗斯高级外交官透露,俄已制订了回击西方制裁的名单,一些措施将于近期实施。俄并不急于这样做,但一定会实施。俄罗斯《报纸报》还引述了他的话说,“我们是头脑冷静的人,不沉迷于一些激情与内心的狂躁,愿意像笛卡儿那样从远处审议每种特定的危机(或者事态发展)转折。就让美国那样做吧,他们无法接受正在发生的事情。这就是人性的枷锁。” 对于新一轮制裁,普京28日在俄北部城市彼得罗扎沃茨克市视察时只是以“完全徒劳”回应。他的经济顾问别洛乌索夫29日表示制裁意义不大,反而“会使我们全面动员起来。用制裁得到的是社会精英在最近10至15年来最大限度的团结。看来我们有一种心理,需要某种强大的外部负面力量,才能使我们团结和凝聚在一起。制裁越多,精英就会越加团结,制裁的主要效果在于此。” 并非二人转的俄美新冷战 俄罗斯世界政治观察人士埃里克·克劳斯29日对“俄罗斯之声”表示,“又一轮伪制裁。美国制裁俄罗斯而自己不怎么受影响,这是因为美国与俄罗斯之间没什么现金流,美欧没办法跟俄罗斯打仗,只能想办法搞点破坏。”《俄罗斯报》29日引述美国前众议员罗恩·保罗的话称,“实施经济制裁是侵略行为,尽管它不是投炸弹。战争开始时,第一步是封锁贸易。” 俄罗斯财长西卢阿诺夫2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通过对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不会给俄罗斯经济带来风险。美国限制对俄罗斯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主要是涡喷发动机、发电机和计算机技术等。俄新社29日援引俄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卢基扬诺夫的话说,俄罗斯和美国已经转入第二轮冷战,鉴于当今世界是开放和多元化的,当前的对峙有别于第一轮冷战,不再有俄美“二人转”游戏。 法国《新观察家报》称,奥巴马似乎在赌博,希望这种有分寸、逐步提升的制裁会令普京知难而退,但他自己对此策略是否奏效也没信心,正在马尼拉访问的奥巴马直言不讳。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认为,奥巴马似乎又回到了威尔逊总统的制裁观。威尔逊在一战之后极力吹捧制裁,称如果运用得当,就没有战争的必要。《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评论称,普京可能无视这些制裁,但他不能对经济自由落体下坠不管不顾,也不能忽视美国下一轮制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让俄罗斯整个产业领域受钳制。如果他想再拼凑起苏联的一些组成部分,奥巴马会提醒他苏联为什么解体:是经济原因而不是军事原因令苏联分崩离析。 “普京已经被逼得太急。”法国圣西尔军校副教授卢克·巴斯勒提醒欧美,普京面临两难局面:干预乌克兰或按兵不动。如果选择前者,俄罗斯将会迎来破坏性的制裁措施,步履蹒跚的经济再遭重创。如果选择后者,他将会失去国内外所有信誉。无论如何,美国都将迎来胜利。而最终,贬值的卢布、虚弱的经济以及高通胀率将会让普京下台。不过,文章提醒,当普京的努力化为泡影时,一个决心复兴俄罗斯帝国时代辉煌的男人会作出何种反应?普京可不是懦夫。 需要重拾信誉的还有奥巴马。德国《明镜》周刊29日称,美国政府迫切需要对普京的行动,警告俄罗斯应遵守两周前的日内瓦协议。不过,文章说,欧美对于真正令俄罗斯痛苦的惩罚,却没有达成共识。欧盟仍希望普京自动降级危机。欧洲人不太附和美国日趋强硬的对俄罗斯的政策。美国人不得不再等待数天。但美国人总会有一天失去耐心。最后,在美国的压力下,欧盟最终会与美国协调一致,甚至会是一个真的冷战的到来。 制裁挡不住子弹? “军事援助不是在这个非常艰难的情境下找平双方实力的灵丹妙药。”被问及乌克兰向美国寻求武器装备时,一名白宫高级官员28日重申政府立场。皮尤中心和《今日美国报》29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53%的美国受访民众支持加大对俄罗斯的经济和外交制裁,但62%民众称,他们反对向乌克兰派兵或提供军事援助。《洛杉矶时报》称,对间接军事干预的强烈反对反映出了美国人的厌战情绪。调查还显示,31%受访者认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发生的事情对美国很重要;36%表示有些重要;29%认为无关紧要。 美国历史新闻网称,制裁不会阻止子弹,制裁不会恢复克里米亚,不会让俄罗斯的秘密部队撤出乌克兰东部。英国的惠灵顿公爵不是靠封锁制裁赢得滑铁卢之战的,以色列也没被石油禁运打败。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专家胡佛鲍尔和斯科特28日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说,当今时代很少有通过制裁威慑攻击行为的。伊朗和朝鲜因发展核项目而受到制裁,武力的使用通常会站在制裁背后,如果制裁失效,武力将是下一步骤。 CNN29日文章说,俄罗斯上月吞并克里米亚的速度快得像闪电,普京和西方现在则在乌克兰东部进入慢慢的智慧棋局争夺战。双方都没有去将对方的军,而是等着对方犯错。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