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在南亚生活着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的性别介于男性与女性之间。在不少国家或文化圈中,都将男、女作为仅有的、对立的两个性别划分方式(如中国的东亚文化圈,欧美二元性别观)。然而在南亚长期普遍存在的第三性群体,似乎将这种"约定俗成"的观念打破,直接驳斥了人生而男女性别截然区分的观念,缔造出一种处于两性之间"模糊"存在的中间地带。 不过,虽然南亚的第三性存在自古有之,但并未能够形成成熟的定义或研究关注体系,大部分人对性别的思考依然是模糊的,如今南亚数量庞大的第三性群体仍广泛存在在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中,这些人受到的关注却相当有限,作为第三性者的"初衷"和"使命"相较古时也大大变化,但是这并没有阻止这一古老的特殊集团悄然而又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 南亚的"海吉拉"群体到底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划定方式,至今没有确切的答案。"海吉拉"一词源自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原本的意思为没有性功能的男人或是男人气息不足(很多人认为该词具有一定贬义,特别是在巴基斯坦,对该词持反感态度)。 最初这一群体出现在印度宗教领域当中,早在公元前8世纪的印度神话当中,就可以搜寻到许多关于第三性群体的痕迹,比如《吠陀》经典《梵书》当中,就记载了一个"一个既不是男人又不是女人的长发者"出现在宗教的仪式上面。 除此之外,《摩诃婆罗多》里也有第三性者的内容,它讲到一名叫做Arjuna的英雄,因为拒绝了女神Urvasi的做爱要求,受到了惩罚,他要在一年之内做一个丧失男性功能的舞蹈者,并且受到所有无性功能者的嘲笑。 而且,著名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当中也可以找到这样的记载,在罗摩放逐森林之前,他与来送别的人们道别,当他说男人们和女人们请回去吧的时候,男人女人就都离开了,只有既非男人又非女人者留了下来,一直等到了十四年后罗摩放逐归来,所以第三性别者受到了罗摩的祝福,被认为是拥有神奇力量的人,虽然自己丧失了一部分能力,却有着能够祝福别人的守护性力量。 当然,这是在印度教中对"海吉拉"群体的描述,对于南亚另一个庞大的宗教群体伊斯兰教徒来说,印度教的文献、历史记载并不被认同,但是在杂居融合的过程中,他们也对海吉拉文化有所借鉴,在巴基斯坦,关于第三性别群体的历史被溯源到伊斯兰政权德里苏丹国及莫卧儿王朝,因为在这两个政权的宫廷中存在着大量为守卫宫殿、日常行政做出贡献的宦官,这些人因为自己的劳动和努力比较受到尊敬,波斯语称其为"khwajasaras"(可音译"花加萨拉"),所以巴基斯坦将第三性群体叫做"花加萨拉",而代替了因强调性无能而带有一定贬义色彩的"海吉拉"。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伊斯兰的第三性群体也一样被认为有着祝福的神圣力量,不过这些人的神圣之力自然不可能被认为来源自罗摩的祝福,而是源于真主安拉对其不具有生育能力遗憾的善意补偿。所以在南亚人的婚礼上,总是会见到带有祝福力量的"海吉拉",给新人祈福,祈福之后则会得到婚礼主办家的感谢和报酬,如果没有得到报酬,海吉拉也可能会运用"神力"对新人进行反诅咒,诅咒他们和自己一样丧失生育的能力。因此,南亚的人们对于海吉拉群体常常抱有敬畏之心,即使到了现在,海吉拉群体因异质于社会或从事灰色行业而越发受到歧视,但是大多数人依然会因其传说中的"神圣力量"感到忌讳,不得不在一些海吉拉不请自来或上门乞讨时予以一定施惠。 关于"海吉拉"的概念也一直都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狭义上来讲,海吉拉应当是指第三性别者,从生理特征上来看,第三性大致分为:天生就具有两性畸形特征的;天生生理性征为男性,后天运用阉割生殖器、注射激素等方式让自己具备女性特征的;天生生理性征为男性,通过化妆、服饰等外在装扮方式使自己获得女性特点的(即异装);生理性征为女性的数量很少。不过大多海吉拉都宣称自己是天生的第三性别者,这样更有利于维护其本身的宗教神圣性质。 事实上,有人类学家推测南亚最初的海吉拉,就是兼具男女双性征的人,这些人不仅不会因为异于别人而被歧视,反而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印度尼西亚的原住民就会将双性者视为有独特能力的人,希望得到其祝福。从文化范畴来看,海吉拉是南亚社会一个兼具有神圣性和阴晦性的特殊群体,在曾经的农村里,海吉拉作为神的使者,在人们眼中本是受人尊敬、能够带来祝福的纯洁之人,但因为海吉拉装扮妖冶夸张,无法摆脱的男性特征常常在这种繁缛艳丽的装饰之下更显得诡异,使得人们逐渐对其产生严重的排斥心理,又因为忌讳其传说中的神力而畏惧不已,故而海吉拉在社会中逐渐被排斥,越来越难以融入大众社会。也是由于该群体与大众社会格格不入,所以有着自己独立的小集团圈子,一个圈子里面会有一位"导师"带领大家学习祈福、舞蹈、交流方式,导师与学生们的关系被称为"母亲"与"女儿",女儿有所收入要交给母亲来进行分配,或者上交一部分,剩余的自己留下。 不过,现在的"海吉拉"一词早已脱离了宗教的狭义,而所指更加广泛,除了包括天生双性人、变性者、异装者,还包括跨性别认知者、同性恋者等等,凡是颠覆传统二元性别观念习惯的群体,似乎都开始被称为"海吉拉",因为海吉拉脱胎于宗教,但宗教对于现代人的约束性式微,海吉拉也不得不演变成为一个与现代社会融合艰难的边缘人群,固执地用异质的方式存在着,如今的印度的海吉拉正在向同性恋组织发展,但由于南亚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一群体在国际上与普遍认知中的同性恋者还有较大的差别。 到了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海吉拉们受到了严重的歧视和否定,之前的莫卧儿宫廷中尚且存在不少地位显赫的宦官,但英国人无法接受这种悖于欧洲二元性别观的"异端"现象,将海吉拉群体视为洪水猛兽,直接定为罪犯进行逮捕,这种对于性别认知的专制武断,统治了欧美国家直到20世纪末,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人类学家塞丽娜·南达出版了著作《非男亦非女:印度海吉拉》,才引起了人们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与反思,也启迪了人们对于性别多元的慎重思索。 而生活在南亚的海吉拉,早已发展成为了一个鱼龙混杂的复杂群体,现代社会中宗教光环暗淡下去的海吉拉,有的仍然在固守古老的传统,有的堕落到人性的黑暗边界,有的则开始积极地寻求人生价值、社会认可及平等的待遇,南亚各国面对数量庞大的海吉拉群体,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那么,走过了漫长历史长河,这一群体在现代社会的转型时面临多少艰难阻碍?还有多少海吉拉生活在南亚各国,生活现状与法律地位又如何呢? |
科技 昨天 12:59
数码 昨天 12:47
财经 昨天 12:41
生活 昨天 12:38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