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安倍离任前不放心中国 或首次允许制定攻击中国计划

加新网CACnews.ca| 2020-9-13 16:18 |来自: 上观新闻

摘要:公明党担心此举会激怒中国,并威胁到日本的和平宪法。



据时事社网站9月11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1日在卸任前发表安全保障政策方向性谈话。就有关阻击导弹的新方针,安倍称:“将与执政党协商,在今年年底前拿出政策,以应对我国周边不断严峻的安全环境。”


据相关人士透露,安倍对年底前就相关安全政策拿出结论抱有相当强的意愿。虽然自民党所谓要拥有攻击敌方基地能力的主张能否得到承认,要交由下一届内阁来判断,但在卸任前显示一定的方向性,目的在于阻止结论搁浅。


另据法新社东京9月11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1日称,日本必须加强对弹道导弹的防御。考虑到这个国家限制军事能力的和平宪法,这是一个可能会引发争议的议题。


报道称,安倍在任期最后几天发出这样的号召,分析人士说,这表明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在一份声明中,安倍警告说,日本的安全环境正在变得更加严峻。他提到了朝鲜构成的弹道导弹威胁。安倍还提出了日本能否单靠导弹拦截系统就足以保护自己的问题。


安倍说:“我认为,有必要增强威慑,以进一步降低用弹道导弹和其他武器对日本发动攻击的可能性。”


为了吓阻此类攻击,安倍政府已考虑采取新的导弹政策。


安倍坚称,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是在“宪法范围”之内且符合国际法。


他说:“日本的专守防卫政策完全不会改变。”


但是,日本获得攻击能力的可能性,即便是使用威慑和防御的措辞,仍是富有争议的。


又据路透社东京9月11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宣布辞职的几个月前启动了一项政策改革,可能首次允许日本自卫队为打击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的陆地目标制订计划。


报道称,目前日本自卫队的主要使命是在空中和海上拦阻攻击者。这项政策调整将指导自卫队制订打击敌方陆地据点的计划——这个任务需要采购巡航导弹等远程武器。


如果下一届政府采纳这项政策,将是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军事立场的最重大转变之一。它体现了安倍长期推动的强军目标,也反映出东京对中国的地区影响力的担忧日益加深。


日本前外务副大臣佐藤正久说:“我们采取行动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我们一直没有真正强调过这一点,但我们做出的安全选择就是因为中国。”


报道称,安倍今年6月指示负责防务政策的高级官员提出自民党对自卫队建设的建议,其中包括发动对陆攻击或打击的计划。


包括前防卫相稻田朋美在内的两名内部人士表示,如果该提议被纳入修订后的防务战略,就将成为政府的政策。


稻田朋美告诉路透社记者说:“我认为自民党内部对此没有太多反对意见。即使新首相上任,这个方向也不会改变。”


安倍领导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周五举行会议,并在会后发表声明说,该机构将在年底前制定一个新的国家安全战略。


曾任自卫队统合幕僚长的河野克俊说,美制BGM-109“战斧”巡航导弹将成为对陆攻击武器的选择之一。该导弹可打击距离2500公里的目标。


报道称,为了推进这个计划,下届政府将需要在12月底防卫省提交年度预算申请之前,完成中期采购计划以及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有关修订防务战略的承诺。


该提议可能会遭到自民党执政伙伴公明党的抵制。公明党担心此举会激怒中国,并威胁到日本的和平宪法。


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说:“这可能引发军备竞赛并加剧紧张局势。这在技术上很难推行,需要巨额投资。新首相必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原标题:安倍力推日本导弹防御新方针:中俄朝均为潜在目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已91人遇难!被冲毁营地现场曝光 亲人翻检遗物 哭声一片 小木屋中所有孩子都被冲走

美国 15 分钟前

胆大包天! 大温业主违规建房遭连罚7次 无视停工令继续施工 产权面临"污点"!

温哥华 15 分钟前

惨! 华人旅行团遭洗劫一空 吃饭20分钟 行李全消失,大妈痛失12万劳力士 当场心脏病发

华人 16 分钟前

前妻前任点赞祝福!63岁阿汤哥迎第二春 交往小26岁当红女星 女儿已获巨额财产

娱乐 16 分钟前

日本3男涉轮姦被捕 中国籍男疑犯:对性侵感兴趣

华人 3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