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共和国立国之战。在这场极不对称的战争中,经济、工业、科技、军事、教育和文化都处于世界顶尖水平的美国,和百年积贫积弱、刚刚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泥淖的共和国成为了对手。然而,当年志愿军到底为何出兵朝鲜,至今依然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如果抱着志愿军只是因为兄弟情谊就出兵朝鲜这种认识,那么就去补习一下基础知识吧。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今,许多学者认为,志愿军出兵朝鲜的根本原因,是苏联强大的外部压力导致的。《百年潮》一九九七年第二期中认为,中国出兵抗美援朝是苏联压力的产物。在《斯大林力主中国出兵援朝》一文中,也持有同样的观点。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的主要论据在于,他们认为彼时朝鲜是东西方争锋的桥头堡和火线,地缘势力在朝鲜半岛遇见了当时世界上少见的真空地带,谁能得到朝鲜,谁就能在东西方阵营角逐中添砖加瓦。 雅尔塔会议既是一次名垂青史的分水岭,又是一次分赃会。三大巨头早已看到战争胜利的曙光,会议的议题无非是商讨战后如何瓜分世界。一九四四年九月二十三日,丘吉尔和斯大林是这样划分西方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的:
罗马尼亚: 苏联,百分之九十;其它国家,百分之十。 希腊: 英国和美国,百分之九十;苏联,百分之十。 保加利亚: 苏联,百分之七十五;其它国家,百分之二十五。 南斯拉夫,保加利亚: 苏联和欧洲国家各分百分之五十。——资料来源,《决战朝鲜》第四页-第五页。 以丘吉尔的英国和罗斯福的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当时的势力范围包括德国西部广大欧洲地区,以及非洲、大洋洲、加拿大和南美洲部分殖民地。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则包括德国以东直到白令海峡的广阔区域,以及中国和其它爱好和平的亚洲国家,朝鲜也囊括其中。 地缘战略方面,苏联和中国都是大国,谁也没有胆量去碰。日本已经沦为美国殖民地,但日本与亚洲大陆之间依然隔着一片海洋。无论当时还是今天,这片看似不算宽阔的汪洋,依然是一道天然屏障。因此,当时美国唯一能下手的对象除了东南亚就是朝鲜。从全球战略看,东南亚因为远离苏联,因此地缘位置要远远优于朝鲜。但当时美军已经错过了在东南亚填补真空的机会,所以他们只剩下一个选择,朝鲜。 问题正在于此,苏联当时不能甚至也不敢再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这意味着刚刚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会卷土重来。但苏联也不可能坐视不管,一旦美国占领朝鲜,会成为苏联远东和中国永久的威胁,所以,苏联和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利益有交集,也有分歧。两国之间利益的交集决定了苏联可以有理有据地向中国施压,但两国之间利益的分歧决定了苏联自己不会出兵,却要中国出兵。 解放后,中国依然面临许多困难。许多地方没有收回,各地土匪活动猖獗,国家在经济、工业、军事、教育、科技等产业方面,甚至还没有起步。这时候直接为了苏联和美国打,谁都很不情愿。一九五零年在香山双清别墅召开的会议上,许多人都表达了反对意见,还有些人虽然默不作声,其实心里是不情愿的。但最终志愿军还是义无反顾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其中原因,就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公布的一批共五百多件的档案中寻找了。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和苏联之间产生了大量通讯、文件和档案。由于当时利益相关,所以要在战争结束后一定期限内予以公布。一些相对不那么绝密的档案,要在五十年之后公布,这五百多件档案,就属于这一类。那些非常绝密的档案,需要更久才能公布。这一批次公布的档案里,主要涉及两个问题。其一,朝鲜战争爆发之前和爆发之初,中国、苏联和朝鲜之间的各种通讯文件和文书记录,其中涉及大量有关当年决策时的情况。其二,则是当年苏联给予的军事援助清单。 在第一类档案中公布的一些文件,足以重塑历史。这批档案中的内容显示,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美国和以麦克阿瑟为首的太平洋军区曾经大量、频繁地与蒋介石取得联络,同时,他们大量邀请了蒋介石的亲信前往日本,麦克阿瑟亲自接见他们,并与之磋商。例如,其中一份档案中写道:
此次会谈,将对以下议题进行磋商: 第一,蒋介石军队介入朝鲜战场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其军队介入的深度,例如只介入空军作战,或者陆军登陆作战。——《美国威尔逊中心公布的朝鲜战争俄罗斯解密档案》 俄罗斯档案公布后,大量学者立即开始研究,许多历史争议问题迎刃而解。从档案中可知,当时中国坚持抗美援朝,并非简单的因为来自苏联的压力,或者地缘战略危机,朝鲜战争研究学者齐德学认为,当时难怪中国一定要抗美援朝,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蒋介石部队利用朝鲜战争为跳板,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卷土重来。 大陆解放后,蒋介石一直耿耿于怀,想尽一切办法想要重振雄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麦克阿瑟就知会了蒋介石,让他做好准备。据说是蒋经国将这则消息告诉蒋介石的,蒋介石当时欣喜若狂(《决战朝鲜》)。因此,在当时的局面下,志愿军入朝作战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不为苏联所压迫,不为所谓朴素的兄弟情谊,仅仅为了杜绝蒋介石的反扑,也一定要这么做。 |
科技 昨天 15:57
娱乐 昨天 12:03
健康 昨天 12:01
中国 昨天 11:52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