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娱乐 查看内容

李云龙面瘫了

加新网CACnews.ca| 2021-10-8 14:02 |来自: 南风窗



八路军某军区副司令李致远(李幼斌饰)率领的特务营,为掩护老百姓和大部队转移,选择有利地形打阻击。


鬼子人数多,装备好,有坦克、大炮、摩托车、重机枪,特务营每一个人都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战争电影《生死阻击》,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生死阻击》海报


上来就是打,从头打到尾,这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这是电视剧《亮剑》里一部分主角的再次聚首,虽然不像宣传所说的“原班人马”,事实上只有李幼斌、张光北还有那个光头的骑兵连连长,三个人,但满满的都是情怀。


2005年的《亮剑》有多火,不用多说。


真实、幽默、有精神,李云龙团长以及他带领的独立团全体指战员,他们的生存智慧和战斗精神,真实再现了八路军敌后斗争的艰难与勇气。剧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血有肉,战术战法,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推敲。



《亮剑》豆瓣评分9.4


一段时间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甚至已经从电视剧外溢到真实社会,成为许多讲座、课堂和商业培训经常引用和剖析的案例。


要说战争题材的电视剧,能与之匹敌的可能只有2010年的《雪豹》。


李幼斌真正名震演艺圈,凭的就是《亮剑》;今年大火的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主角张桐,也是从《亮剑》里走出来的。


李幼斌在《亮剑》中饰演李云龙


情怀在兹,《生死阻击》虽然不上院线,也必须一看。


一看,就什么情怀都毁光了。


这是主旋律,不管情怀不情怀,从拍摄的态度上,就应该更加虔诚,不应该这样bug无止境。


01


打了玻尿酸的李云龙


敌人进入伏击圈,聚在一起不动了。


按照拍摄常理,是他们继续前进,进入射击范围,八路军指挥官瞅准时机,喊一声打,然后全部火力一起怒吼起来。


这次不是,敌人不前进了,步枪又够不着,营长说听我命令再打,本以为他们会等着鬼子动起来,走前来再动手。谁知道鬼子没有变化,营长没来由的就喊了一声打。


一排人在高处伏着开枪,被鬼子的炮火压制,试图脱身。指挥者喊了一声“烟雾战术”,令人十分期待。


《生死阻击》剧照


随后,这一排战士,一人掏出来一颗手榴弹,扔在前面1米左右的泥土地里,炸起来一片黄土,继而起身“挪窝”。


Excuse me,这就是“烟雾战术”?浪费宝贵的手榴弹不说,还很容易集体毁灭。


在另一个伏击点,村子里,鬼子来了,走在大街上,八路军战士都隐蔽在两边房屋里待命。


李致远副司令喊了一声“打”,居然没有人开枪,过了好几秒才不知道谁带着开始打。不知道是司令说话不管用,还是说“打”这个命令的含义是择机自由开枪,想打就打。


《生死阻击》剧照


晚上,一名战士护送一个大婶出村,正好撞上一队鬼子趁着夜色偷袭。战士和大婶躲在一边,战士说,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并且悄悄拉开了轻型冲锋枪的保险。这时候一梭子过去,可以放倒一个班的鬼子,枪声还能唤醒战友,让偷袭流产。


你没看错,战士接着把冲锋枪递给了大婶说,这个你拿着防身。他自己拔出了刀,悄悄跟上去就砍。差一点他就被弄死了,死都没来得及出声。


这些都算了。


李幼斌饰演的主角李致远,穿得跟李云龙没有两样,但他是个面瘫。脸上没有表情,而且局部美颜,就像是刚注射完玻尿酸还没来得及吸收。


李幼斌在《生死阻击》中饰演李致远


不要说李云龙那种精气神了,李致远的眼睛里连光都没有。老戏骨实在令人大跌眼镜,说完自己的台词,常常是定在那里等着别人说,再轮到自己才动起来。


光头的“骑兵连长”在这部片里也是连长,但相信我,你很少能看到比他更假的表演了。他笑起来都是“哈,哈,哈”的,让人想起单位的年会小品。


这部电影,是分两次看完的。第一次看了不到半小时,气呼呼地关掉了,次日想想很不值,已经花了半小时,干脆咬着牙彻底搞清楚它是怎么尴尬到最后的。


《生死阻击》剧照


只有两个地方像《亮剑》,一是华北乡村环境,二是以2021年的电影的名义,拍出了2005年的水平的电视剧战争场面。


在前面的文章《实力派,回来》里,有一个结论,实力派会迅速回到舞台中央,但不会是简单的把靠边站的那帮人请回来,把流量艺人请出去,而是格局洗牌,实力派也有一部分人会继续找不到机会,流量艺人中一部分人会成为实力派。


这就是验证。


02


西施自己变东施


很多观众在质疑,李幼斌为什么要接这样的片子。


这种问题没有意义。


一方面演员无法预测片子会拍成什么样子,除非剧本一看就烂到极致;另一方面,这并不是一个不能讲好的故事,如果能讲好,可以像《集结号》的前半部一样精彩。


《集结号》剧照


因此,这部电影的烂,和“资本加流量”那种烂不一样。后者是瞎搞导致的烂,而这一部完全是导演的水平太低导致的烂。


不够钱可能是一个理由,但细节里透露出的智商缺陷,让一切理由都丧失了说服力。


吐槽一部电影,不是目的。电影不重要,它们都只是生活的边角料,是一桌子大菜旁边放着的小碟子咸菜。目的是思考现实,找一些规律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桌子上大菜的滋味。


今天我们找到的规律,其现象表现为:“原班人马”都是来毁自己的,情怀是一种普遍性的死法。


就在前段时间,徐少华、马德华、刘大刚、王伯昭等《西游记》“原班人马”出演的电影《误入青春》,“上映24天票房1172块钱”,总观影人次不到40人,创造了史上票房最差纪录。


《误入青春》部分演职员


网友说这几位老演员是“晚节不保”,这是言不及义。为了金钱放下节操,这才是晚节不保,像这种赔掉内裤都要干的买卖,只是让人看不懂而已。


原班人马毁自己只是现象,规律的内容是:一个东西原本是不会死的,但在十几年后,他的创造者总会试图通过再创造来宣告它的死亡。


这一点上,香港电影表现得更为明显。


香港90年代的僵尸片,经典迭出,在林正英去世之后就陷于停滞,而后消逝。原本经典已经是经典,今天重新看《僵尸先生》《一眉道人》,仍然感叹林正英表演的行云流水,以及剧情的精彩和细节的精良。



然而,作为林正英僵尸片主要搭档的钱小豪,试图“复兴僵尸电影”,2013年拍了《僵尸》,2017年拍了《救僵清道夫》,随后又陆续拍了《新僵尸先生2》《四目大师》《至尊先生》……毁尽了香港僵尸电影的名声。


刘镇伟导演,拍出过大话西游系列,在中国年轻人中风靡了几个世代。后来,他又拍了《越光宝盒》《大话天仙》《大话西游3》,消灭了所有美好,甚至让人怀疑《大话西游》究竟是不是他拍的。


就连周星驰也掉入了这种陷阱里,《新喜剧之王》,令人味觉丧失。


《新喜剧之王》剧照


如果有时间去梳理,你一定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情形。它们的共同规律是,一部或一种经典,在十几年之后,由“原班人马”(或演员或导演),亲自用一个东施效颦的新作,来对经典发动致命攻击。


经典不会死,只是西施自身变成了东施。


03


情怀不值一张电影票


在被情怀欺骗过很多次之后,今天的我们应该清醒,但凡举着情怀的flag招摇过市的电影,一般来说都不值得一张电影票。


一是,这是一种江郎才尽的表现。


你不能指望一个坦然承认自己江郎才尽的人,再提供给你一部多么卓越的电影。



二是,这是一种吃饭的需要。


在一个市场上到处都是钱的时代里,希望增殖的金钱试图榨干人们脑子里还有印象的IP的所有汁液。一部专为吃饭而设计出来的电影,不应当抱有期待。


三是,这是另一重意义上的吃饭的需要。


演员这个行业原本有很自由的退出机制,但是身在其中的人在其它领域谋生的能力太过薄弱,或者因为曾经辉煌过而不甘心引退,于是就出现了许多“热爱表演事业”的,却在市场上多余的人,他们一有机会就会制作一些多余的产品。


对于一些老演员,说“多余”可能有点扎心,但事实如此。


马德华在《西游记》中饰演猪八戒


演技非常类型化,甚至脱离了某种固定程式就根本谈不上演技。


自身在演艺领域其实并没有什么重要地位,但又总是在心理上自赋重要性。


那个名字那张脸,都代表着过去的某个成功的艺术形象,他们往后的每一个动作,首先考虑的不是塑造一个新的成功的艺术形象,而是试图让人们想起他曾经成功过。


这样的人做出来的“作品”,只是一个无限拉长的退休仪式的一部分。


虽然有这三个不值得一张电影票的理由,但有心人还是有必要去看一看。


李诚儒在综艺《演员请就位》中称自从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之后就不敢看陈凯歌导演的作品了


因为这样的作品有一种非常现实的意义,那就是,它们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东西,不是存在于过去,而是存在于当下。


这些存在于当下的最糟糕的东西,作为一种必要的衬托来告诉人们,过去曾经很好,现在的一部分也很好。


就像知识的容易获得并不必然让每一个人变得更有学问,信息的透明流动并不必然让每一个人都能够避免上当一样,影视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不必会让影视木桶里最短的那块板被补起来,它可能会变得更短。


怀旧情怀,是不是不能用于电影?是不是用了就拍不好电影?


当然不是,把那句话改一改,道理是一样的:情怀就像一条内裤,不用总是拿出来示人。


《扫毒》剧照


2013年的《扫毒》,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情怀回归,热血沸腾的“英雄本色”时代再现,但是,人家陈木胜导演没有说出来。


今年上映的《怒火 重案》同样如此,导演还是陈木胜。


陈木胜先生去年走了。


编辑 | 苏米


排版 | 八斤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喝一杯就醉 竟是致命癌症前兆 网球冠军不幸确诊 已是晚期

健康 1 小时前

10天地震650次 “神秘法则”疯传;“超级海啸”威胁北美西岸 温哥华在列

国际 1 小时前

利好! 中国“养老金”新规! 加拿大华人可享国内退休待遇!出国定居等6类人提前领!

华人 1 小时前

“18岁已经绝经”这个女孩的经历 细思极恐

健康 3 小时前

印度突然向中国示好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国际 3 小时前

车臣领导人17岁儿子大婚 手持金枪 表镶320颗钻石

国际 3 小时前

保时捷女销冠又成今年上半年度销冠

中国 3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