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孩子在饭桌上的细节和表现,体现了一个家庭的素质和教养。 大年初二,是我们的家庭大聚会。 每一个饭桌上的“淑女”和“绅士” 都离不开父母的教导 李玫瑾教授曾在讲座中讲到: “家是社会的雏形,家最核心的特征就是饭桌。” 她提到,尤其是年夜饭,是全家团聚的时候,饭桌涉及了一个资源、食物的分配问题。 如果这个菜好吃,一定要每个人都拨出来一点,让孩子明白好的食物要分享。 全家上桌的时候,如果爸爸妈妈不动筷,孩子也不能动筷,如果爷爷奶奶不动筷,爸爸妈妈也不能动筷,让孩子明白整体、顺序、尊重和服从。 在家里有教养的孩子,出去一定有规矩。在家里没有教养的人,出去一定没有规矩。 深以为然。 父母的教育,决定了孩子的教养。 “国民闺女”关晓彤经常被大家称赞有教养、谦虚、懂事。 她跟长辈们吃饭,经常受到称赞。 她曾在一档节目中讲过爸爸妈妈小时候要求她的那些规矩: 我们家的规矩很多,壶嘴不能对着人,茶满欺人,酒满尊人; 长辈不动筷,小辈的就不能动筷子; 不能说您还要饭吗?得说您还加饭吗?再喜欢的菜,不能夹超过三筷子,如果还想吃,等到这个菜再转过来时候再吃。 应采儿也曾在节目中分享过自己给儿子在饭桌上立的三大规矩: 不能浪费食物; 无论谁在饭桌上都没有特权; 孩子吃饭没有优先权; 朱丹觉得孩子太小,没必要立这么多规矩,应采儿却霸气回应道:“这是最基本的餐桌礼仪,即使严格但也必须做到。” 一个孩子在饭桌上的教养,离不开父母从小的严格教导。 方寸之大的饭桌,是孩子教养的“培养皿”,也是孩子品格的“修炼场”。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喜欢对孩子搞特殊化,有什么好吃的都给孩子; 人还没有到齐,怕孩子饿,先让孩子吃; 由着孩子挑食,追着孩子喂饭,惯着孩子没规矩…… 结果,孩子在父母的宠溺下,变得自私、懒惰、霸道。 很多父母以为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殊不知,小细节最能体现一个孩子的素质和教养。 饭桌上的一举一动,一吞一咽,别人都能尽收眼底。 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给孩子减分,什么时候给孩子加分。 只有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知行合一,才能保证孩子不会在饭桌礼仪上吃亏。 孩子在饭桌上的样子 影响孩子的未来 妈妈曾给我讲过邻居姐姐的故事。 邻居姐姐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是学播音主持的。 因为人长得很漂亮、说话声音特别好听,在大学里的表现也很出色,大四还没有毕业,她的导师就把她推荐给了北京当地的一家电视台。 正当大家都理所当然地以为她会成为这家电视台的主持人时,她却意外落选了。 原来,实习集训的时候,电视台领导邀请实习生们一起聚餐,联络感情。 领导客气地让实习生们想吃什么点什么,邻居家姐姐毫不客气地拿着菜单点了很多自己爱吃的菜。 开席后,每上一道菜,她都第一个夹,想吃哪道菜,就转到自己面前。 有一次,领导正在夹菜,她就把盘子转走了,领导的筷子悬在半空,很是尴尬。 还有一次,她邻桌的一个女孩正在盛汤,她站起来越过别人夹菜。 这顿饭结束之后,电视台的领导就拒绝了邻居姐姐进电视台的计划。 老人常说,吃品见人品,餐桌见三观。 别人不仅会通过孩子吃饭的样子,看到孩子的家庭教养,更会窥探到孩子内心的修养和底蕴,并以此来判断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值不值得深交。 饭桌,是孩子未来走向社会后很重要的社交场所。 饭桌礼仪,更是孩子未来人际交往的隐形名片。 一个没有良好的饭桌礼仪的孩子,不仅会给别人留下自私、没教养的糟糕印象,更会让自己错失良机,影响自己的整个仕途和未来。 培养孩子的饭桌礼仪 一定要谨记这5个原则 世界顶级礼仪大师威廉汉森曾说过: “善于观察的人,只用一顿饭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样,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一个孩子在饭桌上的坐姿、动作、神态、语言、表情、目光,这些细节都暴露出父母的层次和教养。 所以,父母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饭桌礼仪。 下面这5个原则,供大家参考: 感恩原则 李嘉诚身家不菲,却依然会以身作则地在吃饭时对端汤的佣人说“谢谢”。 韩国的孩子每次吃饭前,都要按照从老即幼的顺序给屋内的人盛饭、端饭、添饭。 之后,还要正襟危坐,恭恭敬敬地饭桌上的长辈们说: “谢谢你们给了我们这么一顿丰盛的饭菜。” 春节正是我们走亲访友,家庭聚会最多的时候,让孩子怀着感恩的心吃饭,是对亲戚朋友辛苦付出和热情招待最好的回报。 尊重原则 曾听一位国学大师讲过: 有的人夹菜的时候习惯性在菜肴上绕圈,对于自己来说是不知道夹什么菜好。 可在别人眼里,这是目中无人的表现,有瞧不起请客之人的意思。 有的人为了找块肉,把菜品翻乱,或者隔着人夹菜,站起来伸直胳膊夹菜,这都是不礼貌的行为,会让别人很不舒服。 有的时候菜比较滑溜,有些人会把筷子戳进去拿走,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错,事实上却有羞辱同桌之意。 让孩子避免以上几种不尊重别人的行为,才能让饭桌充满和气和快乐。 谦让原则 饭桌上,孩子看到喜欢的菜就一个劲儿地往自己碗里夹,不给别人留,或者一直在盘子里挑挑捡捡,把不好吃的留给别人,这样的行为会让别人很反感,并给孩子贴上没教养的标签。 春节的饭桌上,长辈、亲戚、朋友都在,如果父母不约束孩子的这种行为,孩子不会受欢迎。 安静原则 孩子生性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很难安安静静地吃完一顿饭。 父母一定要教导孩子: 不围着饭桌打打闹闹,不要吃饭的时候大声喧哗; 不要敲打碗筷; 吃面条、喝汤的时候,不要吧唧嘴或者发出吸溜吸溜的声音。 卫生原则 我们的口水和喷嚏中含有很多的病菌,这些病菌进入口中,会让人生病。 所以,教会孩子使用公筷夹菜,不嘬筷子。 告诉孩子吃饭的时候想打喷嚏,一定要用纸捂住嘴巴,若第一时间来不及拿纸,也要扭头向着没人的那个方向打喷嚏。 另外,保持桌面的整洁,避免把油渍、饭渍蹭到自己身上,或别人身上。 春节,正是人多热闹的时候。这个时候,提醒孩子注意卫生,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孩子就像是陶瓷,小时候就能形成一生的雏形。 不注重孩子的饭桌礼仪,不仅会影响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还会给孩子的未来“埋雷”。 只有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饭桌礼仪,才能保证孩子不在饭桌上“吃大亏”。 饭桌虽小,但意义重大。 良好的饭桌礼仪,才是父母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
娱乐 昨天 15:41
娱乐 昨天 15:40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