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中国国家卫健委称,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后者在新加坡和香港等日增确诊逾万的地区已成为居民家庭自测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
紧接着,3月12日,中国药监局批准了五家新冠抗原产品自测应用申请变更,意味着有五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正式上市。
再加上此前中国火速引进辉瑞的新冠口服药,以及官员关于逐步放开的言论,有观点认为,在经历了两年多严格清零政策后,中国内地也将在未来数月逐步放开限制。
何为抗原检测?
过去两年,中国检测新冠病毒的主要方法是核酸检测,这种方法是对病毒的遗传物质RNA进行检测,准确率高,但需要较为专业的采样人员和检测设备。
而抗原检测主要对病毒表面的蛋白进行检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将其比喻为“病毒穿的衣服”。
相比之下,后者通过较为廉价的自测盒,可以15分钟内得出结果;缺点是敏感度低,有可能即使感染,但由于病毒量低,出现假阴性。
中国卫健委称,在中国三类人适用抗原检测:一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二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三是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同时,鉴于抗原检测的局限性,该部门还表示,如果出现阳性结果,需要做进一步核酸检测。抗原阳性结果可用于对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快速管理,但不能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
为何允许居民自检?
张文宏撰文解释,中国第一阶段的抗疫过程要求非常高,是绝对的清零,所以需要通过核酸检测快速地结束战斗。
“但是当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后,病毒的传播速度在加快……如果我们的检测速度还是像当初完全依靠核酸,就会面临一定的困难。”
那为什么这办法这么好,以前不用,非要用核酸检测?
张文宏表示,原因就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抗原检测因为没有扩增(指通过化学手段把核酸的某种物质扩大,使得即便很微量的核酸也能测出来),所以敏感性要低一些,但一旦检出阳性就会有很大的价值。比如在香港,核酸检测跟不上,很多时候就采取抗原检测。
香港目前日均新增在2万到5万之间,大面积爆发使核酸检测能力备受考验,不少市民购买自测盒,检测呈阳性后选择居家自我隔离。
中央援港防控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因部分香港市民属无症状感染,不可能被诊断,但幸得当局采取非常好的办法即推行快速抗原检测呈报平台,“对比过去单纯核酸检测报告,敏感性和真实性大大提升。”
一步一步放开限制?
新加坡在去年8月提出与病毒共存,此后日均确诊数逐步上升直至破万,政府向居民定期发放抗原自测盒,成为筛查的重要手段。
奥密克戎开始广泛传播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这个传播速度更快,毒性更弱的变种面前,严防死守变得越来越难,也越来越不划算。
因此,有人猜测,允许居民自检是否为逐步放开限制铺路?
张文宏也向中国媒体坦言,“把一个个突破都给完成了,那么我想突然有一天你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已经做到了完全开放。但是这段时间可能还会比较长,当然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完成比较艰难的任务。”
不过他也提醒,“现在有人说我们可以什么事都不做,让疫情去蔓延。但从周边所有的国家都可以看到,这样可能会付出比较大的死亡代价。”
还有哪些信号?
一个月前,中国药监局还有一个举动引起热议——附条件批准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进口注册。
对于中国而言,此举颇不寻常,仅仅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不到两月内就批准入华,使其成为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首款获批的进口防疫产品。
Paxlovid等新冠口服药主要通过抗新冠病毒小分子,来预防重症乃至死亡。辉瑞公司公布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患者在发病后五天内服用,可降低住院/死亡率89%。
然而中国长期实施严格的“清零”政策,感染人数并不多,重症则更少,因此Paxlovid快速获批被外界解读为“为全面放开做准备”。
但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丁胜则向中国媒体表示,Paxlovid获批不代表国门打开的时机已经成熟。“如果希望抗新冠病毒口服药扭转大流行趋势,要建立在健康人群通过疫苗接种或者感染获得群体免疫的基础上,国内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条件。”
此外,中国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近期也在微博上发布长文,坦言中国的“动态清零”不会永远不变,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在合适的时间点,展示中国式与病毒共存的路线图。
《华尔街日报》也援引知情人士称,北京冬奥会采取的“闭环”措施取得成功,为中国卫生官员提供参考样板,中国将探索放松新冠疫情零容忍政策的方法。该报道还进一步指出,中国严格的措施可能在明年春季之前不会放松,但试点开放措施最早可能在今年夏季就会在一些城市落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一直对奥密克戎严防死堵的底层原因——群体免疫力低于西方国家、重症床位少且分布不均、中国在下半年召开“二十大”前要保持稳定——这三个原因都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如何全面开放还值得观察。
此页来自:加拿大新闻网 https://cacnews.ca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