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人权卫士亵渎人权 弗格森骚乱美国自扇耳光

加新网CACnews.ca| 2014-8-19 10:32 |来自: 多维新闻

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镇一名非洲裔青年8月9日 在未持武器情况下被警察打死,相关抗议迅速蔓延至美国100多个城市,密苏里州已于16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相关抗议和骚乱目前仍在继续。事件引发美国国 内外各界强烈关注,美国一直以来存在的社会不平等、种族歧视、警察滥权等问题再度引爆舆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讲话在愤怒的抗议浪潮中更显空洞。从现场画面 来看,美国警民对峙的情形同中东北非等国类似乱局几无二致,一直以人权卫士自诩的美国再度体验了自扇耳光的尴尬。

先来扫描一下事件概况,8月9日,美国密苏里州一名叫 迈克尔•布朗的18岁非洲裔青年在面临警察检查时高举起双手,警察却掏枪连开数枪将其击毙。随即引发抗议,抗议活动10日晚升级为骚乱,导致一些车辆和店 铺被砸。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声,称布朗遭击毙事件令人心碎,美国联邦调查局已就这起案件展开调查。13日,演变为大规模骚乱,警察动用催泪弹驱散抗 议者。此外,事发同一区域13日再次发生枪击案。14日,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菲尼克斯等近100个美国城市举行了抗议和守夜活动,示威者将双手高高举 起,高喊着“举起双手,不要开枪”等口号。


美国警民对峙激烈

15日,警方公布的一段监控录像显示,布朗被枪杀前曾 涉嫌抢劫一家便利店。但警方承认,警察向布朗开枪时对他涉嫌抢劫的情况并不知情,尚没有证据显示两者存在关联。16日,密苏里州州长尼克森(Jay Nixon)为求恢复秩序,宣布该州进入紧急状态,从即日起每天午夜至次日凌晨5时实行宵禁。警方公布抢劫说法和相关视频的行为引发当地民众强烈不满。和 平抗议活动16日凌晨再次演变成暴力骚乱,至少5家商店遭到抢劫,多家媒体记者因为拍摄照片而受到抢劫者攻击。17日,布朗的家人邀请一位前法医对布朗进 行单独尸检,结果显示,布朗至少被枪击6次,其中2次被击中头部。

关于骚乱的激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第二晚宵 禁,弗格森区街头再次变成“战场”。全副武装的警察连续施放烟雾弹,驱散在街上聚集的示威者。事态的升级令各界忧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政治和社会 方面的顽疾再度暴露在世人眼前。尽管美国媒体在报道中尽量回避使用种族歧视等话语,但白人警察枪杀黑人青年的事实,让种族歧视成为此次骚乱中不可避免的一 个话题。《圣路易斯邮报》称,同白人驾驶者相比,弗格森地区的警察更可能搜查并逮捕黑人驾驶者。美国《世界日报》17日社论指出,这起全美瞩目的冲突,很 典型地凸显当前美国种族歧视幽灵还在,随时可引爆。

《纽约时报》在13日一篇题为《迈克尔·布朗之死》的 社论中指出,这种不满、愤怒不仅在弗格森镇,在全美各地均是如此。《纽约每日新闻》16日称,最新报告显示,美国每天至少有一人被警察杀死。根据FBI对 过去7年数据的统计,美国警察每年平均杀死400人,在每年警察杀死平民的案件中有1/4涉及白人警察和黑人死者。美国种族矛盾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经 济、社会和历史根源。整体而言,美国黑人仍是身陷不利地位的族群。据报道,弗格森镇位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西北郊外,约有2.1万居民。历史上,圣路易斯 市是全美种族隔离最为严重、贫富差距最为悬殊、种族关系也最为紧张的地区之一。

类似这样白人警察枪杀非洲裔人士而引起争议的事件,近 年来已发生数起。2012年2月,17岁黑人少年特雷沃恩·马丁被社区协警乔治·齐默尔曼枪杀,陪审团后来判定齐默尔曼二级谋杀罪名不成立。此案在多个城 市引发非洲裔族群示威活动。据美国民调机构盖洛普公司去年7月的一份民调结果,美国大部分非洲裔民众认为这一判决不公正,68%非洲裔民众认为美国司法系 统歧视非洲裔。研究报告显示,美国非洲裔男子中大约有一半人在23岁前至少遭拘捕一次,2012年美国非洲裔男子遭监禁的几率是白人的6倍。

回顾历史,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一度进行的轰轰烈烈,马 丁·路德·金那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将美国民权运动推向一个顶点,马丁·路德·金最终在一次罢工运动后被刺杀。上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许多法律规定 “严格禁止各种种族歧视”,并且出台许多确保黑人受到平等对待的措施。但是,不少美国白人往往口是心非,依然有种族歧视的观念。美国前总统布什 (George Walker Bush)曾指出,种族主义依然在美国徘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Bill Clinton)也承认种族偏见仍然存在。2008年,奥巴马当选总统一度让世界欢呼美国种族观念的大跃进,然而,美联社指出,这位黑人总统的产生,也让 美国社会长期受压制的种族偏见沉渣泛起。

在这次弗格森骚乱事件中,除了种族歧视,警察滥权行为 也遭到鞭挞。迄今为止,各方对于案发原因说法各异。警方称,布朗并不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事件起因于双方的肢体冲突,当事警察已受到死亡威胁;而布朗的家 人和当地民众并不赞同警方说法,并且主要目击证人之一所描述的案件经过与警方的版本完全不同,当地民众表示需要了解这名警察平时是否有滥用武力的行为。如 同种族歧视的长期存在性,美国警察滥权也是一种顽疾。对于一系列涉及美国警察的事件,美国“争论”网站上一名网民曾断言,“美国就是一个警察国家。”

细数近年来的相关事件,令人瞠目。纽约警察打伤乱穿马 路八旬老人;强行铐走印度女外交官并脱衣搜身,激起印度全国怒火;去年一名美国协警就曾枪杀黑人少年,几乎引发全美骚乱。而面对种种指责,美国警察几乎都 会满不在乎:枪杀黑人的协警最终被判无罪,打伤老人、逮捕印度女外交官也被称为“严格执法”。德国《焦点》周刊曾经指出,美国警察往往小题大做,用各种理 由来显示自己的“绝对权威”。“举起手来!”是美国警察经常的口头禅,人们必须立刻把双手放在头上一动不动,否则就可能遭遇暴力执法,被警察当成恐怖分子 击毙。这是一种令人恐惧的美式“警察文化冲击”。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网站数月前就公布了如何同警察滥 用权力行为做斗争的指南,手册中称,美国警察滥用权力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并列举了很多个滥用权力的案例。警察滥权具有很长的历史,而且是全国性的:美 国没有一个警察局敢说自己没有出现不当行为。《华盛顿邮报》曾称,“9·11”事件后,市民对警察滥权的投诉增长了60%,美国警察滥权现象相当严重。德 国《新莱茵报》指出,“9·11”事件后,美国警察的执法变了味,把所有人当作嫌疑人。

不止国内,从国际方面来看,美国也长期自诩为“世界警察”。美国一年一度的人权和宗教自由等报告,满是对其他国家的批判和揭露,鲜有对自身的反省和改进。“人权”一词俨然成了美国外交政策的灵魂。多年来,美国以人权代言人和裁判者自居,对世界各国的内部事务横加干涉。殊不知,美国也是世界上侵犯他国人权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棱镜门项目、无人机袭击、关塔那摩 监狱、全球性虐囚等事件都受到国际社会的严厉谴责。美国仍未批准或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儿童权利公 约》和《残疾人权利公约》等联合国一系列核心人权公约。看似是国际公约,实则更多攸关的是美国国内的人权。如今,在弗格森事件的刺激下,一个内外皆以大棒 示人、“不思己过、只论人非”的美国政府真该好好反省反省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气愤! 2华裔少女遭多人铁棒围殴两小时 剃发羞辱重伤住院 凶手还录视频炫耀!

华人 2 小时前

遭中国剧组除名... 新加坡美女星二代辱华音频曝光!

娱乐 3 小时前

台媒曝马筱梅“1女吃4男”,更多证据被晒出

娱乐 3 小时前

江疏影被曝与富商海外产子,到底是真是假?

娱乐 3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