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金融时报:中国在伊拉克乱局中损失大 或进行干预

加新网CACnews.ca| 2014-8-21 10:14 |来自: 凤凰网

就中东当前的乱局来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个可以说可能损失最大的国家却在袖手旁观。在美欧大国苦苦思索应不应该及如何进行干预来阻止伊拉克解体的同时,中国却缺席了——尽管它对伊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据最新估计,到2030年中国日进口原油数量可能达1100万桶以上。若中国不能提高本国产量,进口量可能更高。

世界上唯一有可能提供此类产量增加的国家就是伊拉克。据伊政府数据,中国是该国石油行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随着美国石油消费和进口需求下降,能源安全已成为中国人的难题。问题在于,距2030年只有15年了。在这个时间内,若伊的大规模开发项目被延迟,中国将面临一些艰难选择。

第一个选项是严格控制汽车数量和使用来降低需求。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能力有效实施此类限制的国家之一,但这些限制仍会打破围绕个人经济自由和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的微妙平衡,这种平衡让中国在没遭遇任何重大政治挑战的情况下保持了30年的增长。回归配给文化可能非常危险。

第二个选项是依靠开放的国际市场满足供应。中国当然买得起石油,但到2025年这方面的选择或将变得有限。届时包括部分欧佩克成员国在内的许多石油出口国的出口能力将严重受限。从的黎波里到德黑兰,太多有能力加大供应的国家局势日益混乱。委内瑞拉可能加大供应,中国人已在那里建立密切关系,但该国石油业仍受到查韦斯政策掣肘。所有这些看似都不是靠谱的押注。同样也很难想象中国变得越来越依赖俄罗斯。

第三个选项很难说更容易下咽。那就是中国认识到,作为贸易国家,在贸易伙伴的稳定方面有着直接利害关系。如果美国继续抵制让美军重返中东的想法,中国人可能发现自己(无论多不情愿)被迫成为对他们至关重要的政权的稳定担保人。从这点出发,中国将走上逐渐加大干预的危险道路。但正如一度最敌视帝国主义的美国在上世纪发现的那样,帝国往往是在无意中创立的,是对接二连三事件迅速回应的累积结果。对中国来说,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的后果才刚刚显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气愤! 2华裔少女遭多人铁棒围殴两小时 剃发羞辱重伤住院 凶手还录视频炫耀!

华人 1 小时前

遭中国剧组除名... 新加坡美女星二代辱华音频曝光!

娱乐 2 小时前

台媒曝马筱梅“1女吃4男”,更多证据被晒出

娱乐 2 小时前

江疏影被曝与富商海外产子,到底是真是假?

娱乐 2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