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教育 查看内容

教育卫道士亦或毒瘤?一场没有赢家的博弈

加新网CACnews.ca| 2014-9-11 09:20 |来自: 加西周末 分享新闻:

劳动节长周末,汉加接到了不少家长的电话,全是焦急地询问开学上课事宜的。华裔家长,尤其12年级学生的家长,面临着孩子们到升大学、申请学校的关头,非常着急。申请大学的竞争者,来自全北美的各所中学,其他地区学校有课可上,而BC省的教师罢工工潮不知何时了结。关键的时候,想起孩子们的学业被耽误了,这让家长们忧心不已。

加西周末网
教育的卫道士还是毒瘤?

环球邮报(Globe & Mail)8月31日刊登了一篇专栏文章“和现实世界脱节的通胀数据”(Inflation data detached from the real world)。作者HOWARD GREEN指出:对于最新月度通货膨胀数据,加拿大官方给出的数字是2.1%。可问题是,核心通胀率(core inflation)中剔除了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近来加拿大百物飞涨的压力远大于官方数字。谁都不可能从此禁口不去买吃的食品及为油箱加油或使用公共交通服务。正是这些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性日常开支,近来增长厉害。

本省的中产阶级家长,承担着沉重的税负,现在还要额外拿出一笔钱来,给孩子找补习学校上课,经济压力很大;从事电脑行业,有三个孩子的父亲Tom表示,因学校无课可上,太太只得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没法外出打工,全家开支靠自己一人之力勉力支撑,生计颇为艰难。钢琴教师的收入同样也受教师工潮影响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因家长要把钱节省下来,找补习学校,因此减少了学琴的课时数。从事留学生意的某教育机构表示,目前海外学子陆续到埠,交纳了公立学校学费后却无学可上,孩子们担忧教师罢工就学无期,影响学业的进度,这对加拿大教育在海外的形象非常不利——教师工潮对本省各行各业真的影响巨大。

9月2日,原本应该是卑诗50万公校学生的开学日。可这天,孩子们无法出现在课堂上,他们走上了街头,前往温哥华美术馆前举起标语,最年轻的小朋友才10岁,读着小学。天空飘起了凄风细雨。在寒风里,孩子们悲凉地呼喊着“还我教育权,我想回校上课”。有多名各族裔的家长聚会在一起,表述着自己的无奈和愤懑,家长们认为,受教育是加拿大宪法赋予孩子们的应有人权。对于子女无学可上,有吴姓华裔家长Neil对此表示“愤怒”,举着“Say No to BCTF”,称应该废除卑诗教师联会。


加西周末网


加西周末网
郁闷的学生家长

9月4日,笔者采访了在David Brankin小学门口罢工的教师。老师们说,他们从6月15日起就没有收入了。他们需要钱支付房贷、购买食物、支撑家庭。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上课时拿出过自己的钱为孩子买吃的、给孩子送靴子,他们爱学生。本拿比家长之声的刘智达介绍说“罢工时教师站在纠察线后,每人每日可从罢工基金取得少许津贴,但罢工基金现在基本已接近用完。这是什么意思呢?即是工照罢,前线教师是最大的经济受害者,而工会头头自己却照支高薪。”有家长认为工会是现代生活的毒瘤,对于教育这类基础性需要,政府应该立法禁止罢工。

家长举例说美国汽车工人工会(UAW)的头头挟持工人罢工,自己花天酒地大肆挥霍工会经费,最后搞垮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拖累了美国某几个州的财政;家长考虑“此次教联提出的要求高于其它行业。如果工会头目靠这种方式得到所有他们想要的,那么其它行业的工会会觉得不公平,也提出甚至更高要求,乃至罢工威胁,则卑诗省永无宁日”。

也有移民多年的华裔认为工会存在有其合理性,是加拿大的民主自由重要的组成,并且可以和国家强权抗衡;有市民在抗议网站Change.org贴出提议:电视传播教联和省府的中介谈判过程(Televise all BCTF and BC Government mediation talks ),希望能让谈判和信息传播透明化、公开化。在笔者发稿时,附议人数已达4150。停课罢工旷日持久,学龄期孩子和家长是最大的受害者。

列治文市议员区泽光以私人身份出席了由加拿大华人社团联合会和华人联合总会举办的“停止纷争、立即复课”新闻发布会。他表示尽管他不是学务委员,但他很关心此事,希望争议的双方进入冷静期。对于班级人数等议题,需要通过谈判解决,教育要有长远的规划和考虑,不能无限期地让学生没课可上。

长期以来,华裔家长关注教育,许多人漂洋过海、连根拔起,对于孩子的明天抱着殷殷期许。对于华裔社区的热点议题,尽管市选、联邦大选迫近,某些以华裔代言人自居的华裔候选人表现漠然,或许他们只热衷于拉选票上位,而对百姓焦虑之事没有足够的关注、参与、呼喊、奔走发声,真让人对他们的从政动机感到疑惑。

在这个风雨飘摇、无课可上的9月,为了孩子们,为了我们的孩子们,加拿大的孩子们,需要大家一起风雨同舟、努力维权。或许在一次次事件中,才慢慢学会运用、懂得尊重加拿大社会的游戏规则。Saving our Children,Saving our Education,(救救孩子们、救救我们的教育),尽管这是一场没有任何赢家的艰难博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并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有侵权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news@cacnews.ca

64

最新评论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