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中国病毒学家、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石正丽。(中新社) 在新冠疫情期间评价两极的中国病毒学家、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石正丽,在“沉寂”于公众视野约4年之后,近日高调出现在国际病毒研究界。据报导,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近日发表一篇首次提出“定制化新冠病毒受体”概念的研究论文,其中一位研究人员就是石正丽,而石正丽团队合作伙伴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David Veesler团队。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Nature”10月30日发表题为Design of Customized Coronavirus Receptors(CVR,定制化新冠病毒受体)的研究论文,研究者包括广州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美国华盛顿大学David Veesler团队、与及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严欢团队。 这篇论文在首段就介绍了研究团队,清楚列出石正丽Zheng Li Shi 的名字。报导认为,这是石正丽没有公开露面了4年后,再次高调出现在国际病毒研究界。 该研究首次提出了“定制化新冠病毒受体”的概念,旨在不依赖天然受体的条件下构建易感细胞模型。基于该技术,研究团队为多种冠状病毒成功设计了功能性人工受体,并通过合作深入探索了人工受体发挥功能的机制及其多方面的应用价值。 此外,研究团队发现,结合鼠肝炎冠状病毒(MHV)Spike蛋白CTD结构域的人工受体也具有良好的受体功能性,这说明尽管MHV利用NTD识别其天然受体CEACAM1a,其CTD仍然保有充当RBD的能力。这些发现表明冠状病毒Spike蛋白可以兼容多种方式激活其融合机器并介导病毒入侵。 报导指出,该研究成功实现了多种冠状病毒功能性受体的定制化设计。虽然研究以冠状病毒为主要研究对象,但理论上亦可以为其他自然存在的病毒设计受体。通过为一些受体未明而且缺乏感染模型的病毒设计人工受体,有望突破病毒学研究瓶颈,有助于相关病毒感染的基础研究以及疫苗与抗病毒药物的开发。 严欢、石正丽和David Veesler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刘鹏、硕士生黄美玲,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博士后郭华,以及华盛顿大学Matthew McCallum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石正丽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分子流行病学、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病毒的起源和进化和蝙蝠抗病毒机制等,学术贡献获肯定。但自由亚洲电台报导称,石正丽被西方病毒学者指是新冠病毒散播的关键人物,此次出现在中美合作的论文中,令人想到新冠疫情爆发后,有媒体曾起底美国“生态健康联盟”曾资助中国的新冠病毒研究项目,也似乎在试探公众对疫情的记忆。 2020年,在新冠病毒于武汉爆发时,石正丽是武汉病毒实验研究室其中一位主要负责人。部分西方媒体曾质疑新冠病毒来自实验室,并指石正丽的研究获西方支持。 中国病毒学家、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石正丽。(取自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网站) |
国际 昨天 09:59
温哥华 昨天 09:56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