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教育 查看内容

家长可能是造成孩子多动症的原因

加新网CACnews.ca| 2016-4-29 15:02 |来自: 加新网

加拿大新闻网报道:笔者的女儿两三岁的时候就比其他孩子好动,基本上坐不住,为此还特地去看心理医生,看看是不是有多动症。社区家庭教育讲座时一个经常讨论的话题也是教育家长留意多动症的症状以帮助小孩子尽早得到治疗。近年来,由于科学研究的深入以及对儿童精神健康的关注,多动症的诊断率逐年上升,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相应的治疗,缓解了家长的忧虑。然而,面对越来越高的诊断率,也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有过度诊断的倾向,部分原因与家长对孩子的高要求有关。

data/attachment/portal/201604/29/150145wrh4rx02ttuz0qbr.jpg
近年来儿童多动症患者显著增加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统计数据,30年间美国4岁至17岁儿童和青少年中多动症患者的比例翻了一倍还多,从3%~5%上升至11%,而且大部分患者在服用治疗药物。虽然医疗水平提高确实会提高诊断率,但是30年间儿童多动症患者的增长率确实太快了,尤其是在2003年至2011年这9年间,增长幅度达到35%,而且没有迹象表明这个增长已近见顶。这些数字让多动症成为仅次于肥胖的第二大儿童常见疾病。加拿大对于儿童多动症患者目前尚无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有报道称,在BC省,几乎每个班级都有1到2名受多动症困扰的小孩子。

年龄小的孩子易被贴上多动症标签

众所周知,多动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障碍所导致的疾病,从生物学上来说,其发病率有一致性,不会因为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而不同。然而,即使在美国,各个州所报告的儿童多动症发病率有很大差异。近年来,又有研究发现儿童多动症的诊断率与其出生日期有相关性。一般来说,班级里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容易被贴上多动症的标签。在加拿大,UBC的研究人员对90多万名6到12岁的儿童所进行的调查显示,12月份出生的学生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可能性比1月份出生的学生高39%,进行药物治疗的可能性也高48%。

这些研究不能不让人为那些被错误地诊断为多动症、而且还服用药物的学童担忧。治疗多动症的常用药物如利他林(Ritalin)等,有一系列副作用,如消瘦、肝毒性、自杀倾向等,短期还会抑制孩子的青春期发育。日常中与孩子接触最多的是家长和学校老师,往往也是首先给孩子扣上“多动症”帽子的人。因此,对家长和教师来说,在判断孩子是否有多动症倾向的时候,最好考虑一下自己孩子的月份,同年级年龄小的孩子总是会欠成熟一些。

data/attachment/portal/201604/29/150147slkqaqvvp3ggarjk.jpg

社会压力造成多动症的过度诊断

美国加州大学Osher整合医学中心的儿科项目主任Sanford Newmark博士认为,儿童多动症患者显著增长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医学评估过程不足、诊断过程受到 社会压力;二是现代社会对孩子、学校和家庭的要求不断增多。

如果孩子在学校过于活泼好动,甚至影响他人,教师常会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医生,看看是不是有多动症,以及早治疗。对医生来说,做出正确的多动症的诊断需要时间,并不是填几张标准化的评估表、开几贴药试试就可以了事的事情。然而,但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家长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家长求诊的过程中也会把这种紧迫感表现出来,要求医生早日明确诊断结果、并开具处方。Newmark博士说,他开业的地方靠近硅谷,附近学校的孩子都非常聪明,但由于学业及升入名校的压力,有些班级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孩子都在服用治疗多动症的“精神兴奋剂”。

喜欢多动未必是多动症

孩子的注意力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幼儿园的儿童注意力只能集中10分钟左右,一年级小学生也只能集中10-15分钟,这些年龄段的孩子一节课上有几次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做小动作都是正常的。因此,喜欢多动的孩子并不一定是多动症。心情焦虑等其他心理问题也可能表现为多动,比如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孩子在一个平均智力很高的学校里,他就会因为学习跟不上而出现多动症的表面症状。

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负担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对其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很小就教孩子读书、写字等等,但这些事情同时也会造成孩子的负担,让孩子过早承受他们本应该晚一点才能承担的事。想想几十年前,孩子在幼儿园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吃饭、睡觉、玩耍,但现在幼儿园的孩子还要会安静地坐下来读书。

加拿大儿童心理学家Jane Garland指出,许多孩子的多动症很可能只是发育不够成熟的表现。仅仅因为他们在课堂上不如那些年长近一岁的孩子守规矩,便认定为多动症并使用药物,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在同一年级中,晚几个月出生的孩子表现相对不成熟,但人们却用对待较大孩子的标准看待他们,这使他们比较容易被误诊为多动症。孩子的发育总是有快有慢,总有些孩子不足以应付家长或教师提出的要求。

在多动症诊出率越来越高的今天,家长带孩子看诊的时候真应该缓一缓,多给医生观察的时间,避免过度诊断!

多动症的常见表现

注意力不足
常常无法专注于细节,或在做学校功课、家庭作业及进行其他活动时,常因为粗心大意而犯错。
常常无法长时间专注于所做的事情或游戏上。
别人对他说话时,似乎常常不专心听。
常常不完全按他人的指示行事,并且不把自己的学校功课、其他事情或工作义务完整做完(不是因为叛逆  
行为或理解力不足的缘故)。
常常无法有系统地做事情和活动。
常常逃避、厌恶,或心不甘情不愿地执行需要持续花费心神的任务(如在课堂上或做家庭作业时)。
常常遗忘做事情或活动所需的工具(例如玩具、作业本、书或文具用品)。
常常因为外在事物而分心。
日常生活中老是忘东忘西。
多动或冲动
手脚总是动个不停,或在椅子上滑来滑去。
在班上或其他必须乖乖坐在座位上的场合,时常站起来。
常常跑来跑去,或在不适当场合过度爬上爬下(青少年或成年人如有这种行为,很可以只造成主观的多动印象。
常常无法安静地玩或从事休闲活动。
常常处于忙碌状态,或经常像是被驱赶着去做事。
常常过于多话。
常常在别人尚未问完问题时,答案已脱口而出。
无法耐心等候排队。
常常打断或干扰别人(例如突然插入别人的谈话或游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梁锦松恐怕没想到小他26岁的伏明霞,老这么快

体育 昨天 12:02

《繁花》又搞事!蔡明和刘晓庆聊天,涉及被前夫捉奸庆奶不敢回话

娱乐 昨天 11:57

汪小菲夫妻在马路上吵架?马筱梅称情绪太激动,暂时不去看孩子

娱乐 昨天 11:54

赵露思妈妈曾黎:中戏校花 艳压章子怡秦海璐 46岁无人敢娶

娱乐 昨天 11:54

央视春晚主持阵容敲定,任鲁豫顶梁,朱迅回归,张舒越消失不见

娱乐 昨天 11:53

深圳“僵尸车”大军:闲置尘封整年 竟为过年的面子?

中国 昨天 11:52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