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连他们这么成功,都解决不了压力与心理问题,那我凭什么解决自身的难题与关卡?”一位情绪深受近日名人自杀困扰的忧郁症病友,打电话向芝加哥德堡大学(DePaul University)心理治疗师郑宇伦求助。郑宇伦说,名人连续自杀经媒体大量报导,很可能会成为压倒原有自杀念头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郑宇伦表示,“成功不是心理疾病的解药”,且疾病不会“歧视”任何累人,她说,其实自杀每天都在全美国各个角落发生,然而这几天因为被视为“形象正面的成功人士”选择结束自己生命,透过铺天盖地的媒体散播“催化”,尽管一般正常人的反应为“惊讶与遗憾”,但对有心理疾病者而言,这些事件十分敏感,等于无形中将自杀“正常化”,且成为可合理解决问题的途径。 ![]() 她说,有自杀念头者人数远比真正落实行动者高出许多,很多想自杀者都是因为“惧怕自杀过程痛苦”、“认为自杀行为不被社会接受”、“有罪恶感”而没有落实行动,“连如此成功受欢迎的人,都选择自杀时,对一些抑郁多时的心理病患而言,等于起了反效果。” 当然从另方面来看,这波名人自杀潮,也让整个社会重视起自杀议题,也提醒大家别忘了关切身旁亲戚朋友,这对除去“心理疾病污名化”,可望起到一些作用。 她说,有忧郁症的患者,对自己平日生活几乎都无法正常处理照顾,每晚睡不好,早上起不来,也没有出门意愿,做任何事都失去兴趣,因此对他们而言,“求救”是最困难的一件事。 此外,自杀往往是借着一时念头来解决永久问题,殊不知留下来的是永久伤害,其实只要在有求死念头的时刻,找到有人听他们抒发或被求援,都有很大机会让脆弱的灵魂避开“鬼门关”。 她提醒,心理疾病跟其他病症一样,是可以“预防”的,例如亲子间应培养定期正向沟通的习惯,兄弟姊妹及朋友间平时也应互相关心。 她也建议大家,一旦感觉身旁亲友出现“生活习惯改变”、“拒绝参加活动”、“在社交媒体发表情绪性文字”,或是“很久没有与其他人联系”时,最好主动关切,伸出援手,避免任何可能发生的悲剧。
|
健康 半小时前
DeepSeek 1分钟出点阅破10万文章 文科生叹:一文不值
科技 1 小时前
娱乐 1 小时前
中国 1 小时前
娱乐 1 小时前
中国 1 小时前
国际 1 小时前
国际 1 小时前
国际 1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