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健康 查看内容

手工皂较天然?破坏肌肤酸碱值 一定小心用!

加新网CACnews.ca| 2018-7-16 09:13 |来自: 联合报


现代人重视肌肤保养,但挑选沐浴清洁产品时,却往往因认知似是而非,或被强力行销的香氛情境魅惑,忽略成分等重要细节,使用后反而造成皮肤问题。

不是不能用界面活性剂选天然

义大医院皮肤科主任刘懿珊说,当过量的不良化学成分进入肌肤,就容易引发皮肤问题,很多“敏感肌”患者不只要注意化妆品、保养品成分,连洗衣精、洗碗精、洗手乳等家用品也要注意。例如洗衣精中石化来源的界面活性剂,容易残留在衣物上,流汗或摩擦时也会溶出,造成角质层破坏,引发肌肤干痒、刺痛。含人工香精的清洁剂,则易引起湿疹、斑疹。

含界面活性剂的清洁用品是否一定不好?刘懿珊说,界面活性剂分石化及天然两种来源,敏感肌患者最好挑选天然来源的洗剂,像天然萃取的椰子油,同样能达到清洁功效,橘油能抑菌,天然的橘香也能取代人工香精,减少对肌肤的负担,“选择低刺激性的天然来源界面活性剂,避免使用人工香精产品,会更安心”。

香味久久不散环境荷尔蒙上身

谈到人工香精,迎合女孩“洗香香”的喜好,市售沐浴产品很爱强调香氛气味。不过皮肤科医师提醒,持久不散的香味,最令人担心。

刘懿珊说,香水、化妆品、保养品、沐浴乳、清洁剂都可能添加邻苯二甲酸酯作为定香剂,但它是种环境荷尔蒙,长期经皮肤吸收,慢性累积剂量,儿童会影响生殖器官发育或造成过敏,成人可能发生代谢症候群或导致乳癌、子宫内膜癌。因此买清洁或保养品时要看标示,无香味或定香剂愈少的愈好。使用时务必打开门窗或抽风机。洗澡后如果发现香味萦绕不散达3分钟以上,最好换牌子。

严重致癌影响免疫、生殖系统

“最让消费者担心的,莫过于沐浴用品中含有环境荷尔蒙。”刘懿珊表示,有时极低浓度的环境荷尔蒙暴露量,就可对生化与细胞作用机制造成巨大改变,尤其对怀孕期胚胎的形成与婴幼儿成长影响最大,轻则造成神经发育不全、免疫与生殖系统不良,重则引发突变。

她表示,研究很早就证实,界面活性剂里的壬基酚、壬基酚聚乙氧基醇是造成雄鱼雌性化的元凶,环保署已禁止制造含这两种物质的家用清洁剂。另有些沐浴产品为避免变质而添加防腐剂,有学者怀疑可能产生微弱女性荷尔蒙作用,刺激癌细胞发育。所以沐浴用品最好选择天然植物成分,不含人工香料及皂碱的最好,标榜泡沫多、香味浓厚的尽量别用。

挑手工皂别选色彩艳、雕刻多

有些敏感肌肤的患者怕市售沐浴乳不天然,干脆改用手工皂,以为会比较古朴天然,但肥皂的成分是油脂和碱剂,碱剂是种化学物质,不添加就做不成皂,因此皂类制程即使不加人工香精,也不可能“纯天然”。而皂类碱性强,反而容易破坏肌肤酸碱值,伤到皮脂膜和角脂层,破坏性不亚于界面活性剂。

那么爱用手工皂的人该注意什么?她提醒“三不”,包括别挑色彩鲜艳、香气扑鼻的或雕刻多的。因为愈香的愈可能含工业香精,经过精美雕工的,不排除掺有硬化剂,五颜六色的可能添加大量色素。

除此,肥皂属碱性、去污力强,容易洗掉油脂,让肌肤变得干燥紧绷,所以敏感性、干性及长期皮肤过敏、湿疹患者,都建议不用。

浴室高温湿热 沐浴球变细菌球

很多女生爱用海绵、沐浴球清洗,却从不定期更换。刘懿珊表示,美联社曾报导,一个沐浴球约藏72亿个细菌,长时间不换,身体即可能沾染细菌,建议使用者一定要定期清洗、高温消毒、避免放在潮湿处,也最好一个月换一次。

不只沐浴球要常换,浴巾也不能忽略,刘懿珊说,浴室通常潮湿、闷热、密闭,温度在20到30度时霉菌活动力最旺盛,加上冲马桶时,细菌不免飞溅,悬浮在空气中,进而沾染到牙刷、毛巾。加上很多家庭的浴厕没开窗,通风差,浴巾、毛巾最好别放浴室。

擦拭后就丢洗衣篮,用浓度1:1000的漂白水浸泡后,再和衣物一起清洗、晾干。“当毛巾变得黏滑就需马上处理。”她说,毛巾的滑腻物代表已附着了汗液、分泌物,孳生霉菌,这时可用稀释的漂白水泡10到15分钟或丢进锅里煮沸,再用肥皂水洗净、晾干,长霉斑的最好就丢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林忆莲消失7年露面了 含泪认遇人生挫折

娱乐 1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