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健康 查看内容

男子为养生吞下鱼胆 多器官衰竭差险丧命

加新网CACnews.ca| 2018-11-19 11:50 |来自: 广州日报

  原标题:吃了鱼的这个部位,男子多器官严重衰竭,差点丢命!

  人人都知道鱼是一种健康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

  成年人每周吃

  280g~525g的鱼有益健康

男子一颗鱼胆下肚险丢命 多器官严重衰竭

  不过关于吃鱼的说法

  也特别多

  “鱼头补脑”“鱼眼明目”

  ……

  有些人真信了

  吃一次鱼竟然就进了医院!

  各个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这不,

  珠海的一位街坊就中招了!

  事情是这样的▼

  近日,珠海市金湾区一名男性患者自述两天前吞服一生草鱼胆后出现腹痛、皮肤黄染、尿少症状,经三灶医院初诊后考虑为鱼胆中毒合并急性肝、肾功能损害。随后病人转到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男子一颗鱼胆下肚险丢命 多器官严重衰竭

  经了解病史及详细检查评估,患者有明确进食生鱼胆病史,出现了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的情况,转氨酶超过2000IU/L,肌酐超过700umol/l,严重超过正常值,且合并消化道出血,诊断明确:

  1、鱼胆中毒 ;

  2、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肝、肾、心脏);

  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由于患者中毒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病情危重,需紧急床旁血液净化,同时需要予以器官保护及加强代谢治疗,经肾内科医生急会诊后,立即给予了床旁CRRT治疗。

  经10天的EICU监护治疗后,

  患者病情逐渐趋向稳定,

  血液检测肝、

  肾功能指标日渐好转。

  家属和医护人员悬空的心

  终于可以放下了。

  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出了重症监护病房,

  目前肝功能恢复正常,

  肾功能进入恢复期,

  近日病人已经治愈出院。

  { 提个醒! }

  鱼胆有剧毒,千万别吃

  小小一个鱼胆,为何有如此大杀伤力?其实,吃鱼胆中毒并不是个例。↓↓

男子一颗鱼胆下肚险丢命 多器官严重衰竭

男子一颗鱼胆下肚险丢命 多器官严重衰竭

男子一颗鱼胆下肚险丢命 多器官严重衰竭

男子一颗鱼胆下肚险丢命 多器官严重衰竭

  食鱼胆后,中毒者出现最早、最多的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中毒者可发生急性溶血,便血以及皮肤出血点,甚至死亡。

  鱼胆中含有胆酸、氢氰酸等有毒化合物,不论生吞、还是煮熟,有毒成分都不会被轻易破坏,如果服用会导致不同程度中毒。

  医生表示,市面上买到的常见的鱼,如草鱼、鲤鱼、鲈鱼、鲭鱼等,鱼胆都是有毒的,几乎每种鱼的鱼胆都有毒性,强度大小不一,常见的几种鱼毒性都是比较强的。从医学的角度建议,所有的鱼胆都不建议服用。

男子一颗鱼胆下肚险丢命 多器官严重衰竭

  有的人可能有疑问,鱼胆不是中药吗?怎么就有毒了?

  我国古代医书确实有记载鱼胆的药用,但使用时是有要求的:要和其他的药搭配,而且作为外用药来用,而不是直接内服。就算真要当作药来用,也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莫自己乱来。

  所以,买菜回家剖杀鲜鱼时,当你取出那一颗墨绿色的鱼胆,如何处置呢?唯一的正确选择是丢弃!如果不小心把鱼胆弄破了,鱼肉一定要清洗干净才能吃!

  知多D:这些偏方都不靠谱!

男子一颗鱼胆下肚险丢命 多器官严重衰竭

男子一颗鱼胆下肚险丢命 多器官严重衰竭

男子一颗鱼胆下肚险丢命 多器官严重衰竭

男子一颗鱼胆下肚险丢命 多器官严重衰竭

男子一颗鱼胆下肚险丢命 多器官严重衰竭

男子一颗鱼胆下肚险丢命 多器官严重衰竭

男子一颗鱼胆下肚险丢命 多器官严重衰竭

男子一颗鱼胆下肚险丢命 多器官严重衰竭

男子一颗鱼胆下肚险丢命 多器官严重衰竭

  请大家切勿迷信民间偏方,

  如不慎服用鱼胆,

  一定要及时就医,

  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雷军身边的女大佬 狂挖特朗普墙角

科技 半小时前

琼瑶花葬,大S塔葬,明星带火丧葬新风潮

博览 1 小时前

他从复旦退学去卖土豆泥,24岁的出格人生

中国 1 小时前

打疫苗后“变了个人” 耶鲁:真有这种后遗症

健康 1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