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地区最厉害的企业家,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这次终于闹出了大新闻。
他正式宣布将参加国民党内部2020年“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候选人的初选。
换句话说,他想当台湾最高领导人。
郭台铭参选的理由也有有意思——妈祖托梦,希望他为台湾人民干点事。
看来郭老板真是做梦都想当领导。

我们相信做梦都想当领导的人绝对不止郭台铭一个人,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参选“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而富士康的老板却可以呢?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如果想参选“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门槛到底在哪里?
郭台铭距离“正式候选人”有多远
虽然台湾地区每个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参选“最高领导人”这个位置的。
因为这个位置很重要也很敏感,所以对它的候选人要求其实很高。 具体来说,只有三种人可以登记成为候选人。
最常见的是一种情况是,有台湾地区大党派的推荐,说白了,就是大党派提名你代表他们参加选举。
这里所谓的“大党派”是有明确规定的,必须是前一次选举中,候选人得票超过总选票5%的政党。
只有这种选举力量强大的政党,才能直接推举一组人马(所谓的“总统”和“副总统”搭配在一起的一组)当候选人。
那些上次选举成绩不好的政党,是没有资格直接将自己的代表推举成候选人的。
目前2020年台湾地区大选中,符合“大党派”要求的只有4个——民进党、国民党、时代力量和亲民党。
它们推举的候选人可以直接印上选票,让广大人民群众去选择。

眼下郭台铭宣布参加的实际上是国民党党内候选人的初选,如果他能一路PK掉国民党党内其他想参加竞选的候选人,那么他就能作为国民党推举的候选人直接印上选票,参加大选去与其他党派的众多候选人竞争最高“宝座”。
目前媒体报道中,国民党内部宣布参加初选的人除了郭台铭之外,还有另外5人。
这是有大党派支持的人,但现实中还有很多人没有大党派支持,或者干脆就没有党派,也就是我们在台湾地区新闻中经常看见的所谓“无党籍”代表。
那么这些人该怎么办呢?
如果这些人想登记成“最高领导人”的候选人,就必须依靠联署的方式证明自己
所谓的“联署”也就是选民联合署名推荐。
不过这个“联署”人数要求有点高——“最近一次立法委员选举选举人总数百分之一点五”,按照2016年18692217人的投票数推算,本次大选中想要通过“联署”方式成为正式候选人,需要二十八万多有投票资格的人签字推举。
这对于没有大党派支持的普通人来说,难度很大。
当然,如果是对于台湾地区一些没有拿到党派提名但是有志参选的名人、网红、地方领导人来说似乎难度也不是特别大。 除了上面两种方式之外,最后一种情况就只有一个人有资格——现任最高领导人如果计划连任的话,可以直接登记成为正式候选人。 所以蔡英文是拥有直接参选资格的,而且她已经宣布要参选争取连任。
所以说,郭台铭目前还只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下一步他要赶紧梳理好自己在国民党党内的关系,并且多多拉拢党员,让自己能够先击败党内的竞争者,名字才能顺利印上正式的大选选票。
郭台铭最大的优势:有钱
只有成为国名党正式候选人之后,郭台铭才有机会与其他党派候选人、无党籍候选人们一起进行最终的决战。
对于“台湾最高领导人”的选举过程本身来说,这不仅是比拼人气,更是对一个党派、组织、个人运作能力的全方位比拼。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国内很多媒体对台湾选举“黑”得最多的就是“钱”的问题。
现实中,台湾地区各路候选人选举动员的花费确实是一个很高的数额,不过这些钱并没有“浪费”,因为本质上可能是一个“投入—返还”的路径。
投进去的竞选成本,只要竞选成绩不太差是可以把钱再拿回来的,只是看拿回来的钱能不否“保本”。

正式候选人投入第一笔钱肯定是竞选保证金在登记成为正式候选人的时候,每组候选人就需要缴纳1500万新台币的保证金,大概就是人民币三百多万。
这笔钱在国内很多二线城市可以买到很好的大房子了。
最终选举得票超过5%的话,保证金退回,没有超过5%保证金就不退还了。
这笔保证金的意义主要是确定一个基本的门槛,保障候选人团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进行一些竞选宣传,认真对待竞选工作,而不是来打酱油。
这是明面上的钱,实际上竞选中更多的钱是花费在宣传活动中。
根据台湾竞选法规的规定,最高领导人竞选中,有关部门会用公费安排所有候选人都参加固定公开辩论。
这些上电视的机会候选人不用花钱,但规定中只说每组有最少三十分钟的发言机会。
如果有两组或者更多候选人商议公开电视辩论,有关部门也会酌情给给予补助。
所以上电视演讲反而不怎么花钱,真正花钱的是每个团队的“自选项目”。 因为统一安排的亮相的机会比较有限。
民众想充分的了解一个候选人,依靠一两场辩论发言是远远不行的。
所以各组人马都要自费不断宣传自己,宣传方式有且不限于:
各大媒体播放广告宣传片、大城市核心路段买广告位布展、组织街头造势活动、去各地慰问群众、自己写文章写书投稿……这些都是关于钱的PK。
早年台北“市长”柯文哲刚当选的时候,曾公布过自己竞选期间的开销明细账单,6个月的竞选冲刺宣传期,花费了1亿4000万新台币。
这些钱肯定也不是全部来自于候选人个人,而是来自于支持者们的捐助和党派支持。
基本上每次大选期间,主要候选人都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而且近年来台湾的风格是候选人越来越喜欢普通人的小额捐赠。
当年蔡英文竞选时,专门发起了“三只小猪”运动,也就是所谓的一家三口每个人把自己的小猪存钱罐里零钱拿出来支持她就行了,不需要企业老板们的大额捐献。
郭台铭本身就是大名鼎鼎的富商,所以他参选后就不太担心预算的问题,反正组织里的预算不够可以自己掏钱来凑。
但对于台湾地区其他候选人来说,不管投入多少钱最关键的还是要能赚回来。
像国民党、明进党这种庞大的组织,反正有自己的产业经营、有固定长期的社会捐赠,一场选战下来亏钱赚钱都不重要,结果最关键。
可在现实台湾社会的选举中,不少小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不能这么任性,他们可能还是要计算投入产出比。
因为选举中,最后有关部门有一个选举补助——得票超过三分之一的话,事后可得到每票30元新台币,用于补贴竞选成本。
台湾地区最近一次“最高领导人”选举,当选者得票是680多万张,那么对应的补助款是两亿多新台币。
此前就有台湾媒体称,亲民党在大选中虽然屡败屡战但通过选票补助收益不少。 郭台铭身家达到77亿美元,比台湾目前所有最高领导人的候选人都有钱,但他也不能选择无限烧钱的战略来赢得选举,因为每组候选人竞选经费是有封顶规定的。
最高能动用的经费最高额计算方式是:
台湾地区人口总数百分之七十,乘以基本金额新台币二十元所得数额,加上新台币一亿元之和。
最近一次大选中,这个限额数字是新台币4亿2千846万4000元。
2020年大选的限额估计会在这个基础上略升一点点。
我们为什么不能宣布参选
郭台铭做梦都想当“总统”,对于海峡这边的我们来说,为什么不可以呢?
反正我们这边从来不缺脑洞大开的土豪富商,派一个过去花钱做广告拉选票不行吗?
答案是真的不行! 因为台湾对“最高领导人”候选人的基本要求比较高。
根据当地现行“选举法”的规定,候选人要求是这样的:
1、在台湾地区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
2、在台湾地区设立户籍15年以上。
3、年满40周岁。
4、变更户口身份而来的外国人、大陆人、香港人、澳门人不行。
5、没有台湾当地投票权的人不行。
这些要求叠加在一起注定了我们大陆这边的人是无法参选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岗位,只能看着郭台铭去参选。
不仅我们不能去当郭台铭的竞争对手,甚至我们去帮他站台造势搞宣传也不行。
因为台湾地区的选举法明确规定了候选人不能邀请外国人民、大陆地区人民或香港、澳门居民为自己募款、宣传。
也就是说,如果郭台铭邀请我们去台湾地区帮他摇旗呐喊,这就属于竞选违规。会被处罚甚至失去竞选资格。 虽然我们没机会参选,但台湾当地符合以上要求的人却有很多。
所以历次选举中,很多台湾当地人就算没有机会成为最终登上选票的正式候选人,但也会宣布参选并且尽量想办法筹集联署人数,奋力一搏。
比如本次2020大选中,台湾“地方名人”黄宏成台湾阿成世界伟人财神总统就已经宣布参选了。
注意,“黄宏成台湾阿成世界伟人财神总统”就是这个人身份证上的正式名字,不是外号。 他自2010年之后就多次参加台湾不同层次的选举,最终都以超低得票率失败,但这并不影响他宣布参选以及为自己的宣布造势。
其实台湾地区每次选举中,那些宣布参选的人都比我们最终看到的多得多。 比如这次2020选举,目前宣布参选的人数就达到了11人(含郭台铭)。
某种意义上来,大家都能参与也是一种好事。
唯愿我们的梦都能实现。
此页来自:加拿大新闻网 https://cacnews.ca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