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 在一堂枪械教学课上,教官向参训民警们讲解警用手枪的特点和正确握姿。 从即日起,全国公安民警,特别是街面巡逻、处突一线的基层民警,将进行武器警械使用专项训练。昨天,公安部专门下发专项训练实施方案。据了解,此次训练旨在确保处置暴力犯罪中,民警有效使用武器及时制止犯罪。 ■揭秘 公安大学学生至少练枪36学时 据了解,目前,公安大学已将对武器警械使用的培训,列入到培养方案中。枪械的使用、培训、实战、常识,都是正常的教学内容,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不同的学期有不同的课程,不同专业也有不同的课程,培养学生枪支使用能力。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副院长、警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永忠教授表示,从现实情况来看,培训的力度还不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实战训练部副主任尹伟介绍,公安大学的学生,不管什么专业,至少要有一个学期进行武器学习,课程就是“警用射击”,最少应该是36个学时。当然,各地警校对枪支的培训也不尽相同。 尹伟认为,警校的培训不是一劳永逸,进入警察队伍还是需要每年进行强化。 培训重点 一线基层警力 公安部表示,依法使用武器警械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职权,也是公安民警有效履职、克敌制胜的基本功。据了解,此次专项训练为期3个月,培训重点是大城市和市县以下公安机关参与街面执勤巡逻、突发事件处置等一线警务活动的基层民警,进一步提升基层一线民警武器警械使用的法律素养和实战技能,提高基层实战单位领导骨干的战术指挥能力,确保在执法执勤尤其是在处置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力犯罪中,做到依法、规范、有效使用武器警械,及时制止、震慑犯罪。 据了解,武器警械培训内容包括射击、警棍、催泪弹、特种防暴枪等。 训练考核 建立常态机制 据悉,公安部已经专门下发了专项训练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各地从实战出发,分级、分层次集中轮训,开展武器警械使用法律法规、实战技能等全方位、综合性的集中训练。公安部和省级公安机关还将分别举办依法使用武器警械教官培训班,组织若干教官团赴一线基层公安机关送教上门。公安部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围绕实战需求,制订中长期训练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建立健全日常练兵、定期集训、督促检查、考核达标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构建规范化的常态训练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民警依法规范有效使用武器警械的能力和水平。 ■基层现状 民警配枪需经实弹考核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配枪资格由县级公安机关政工部门审查、市级公安机关政工部门审核、省公安厅政治部审批。市级公安机关政工或治安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各市公安局治安部门负责将申请核发持枪证人员的有关信息录入持枪证制作系统,集中报省公安厅政治部或治安总队审批后,由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核发证件。 记者从一些基层派出所的民警处了解到,我国对配枪公务人员的资质审核有着严格的规定。“配枪的所有民警,需经所在地公安机关治安部门会同政工人事、装备财务部门组织理论考试、实弹射击考核。” 每年至少一次实弹训练 一线民警老刘透露,实弹射击合格者,由本人填写《配枪人员申请持枪证件审批登记表》后报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审查、审核、审批才能真正配枪。老刘说,所有民警的培训考核工作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的治安部门会同政工人事、装备财务部门统一组织,各级公安机关具体实施。根据公安部确定的各警种公务用枪培训大纲,制订实施公务用枪年度培训计划。 此外,每年,民警都会进行一次理论考核和一次以上的实弹射击训练。实弹射击训练应达到公安部规定的年度训练用弹标准。而携带枪支的民警必须同时携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用枪持枪证》,所携带枪支的枪型、枪号必须与持枪证上登记的内容相一致。 其他警械使用无培训 一位多年在一线工作的民警确认,每年单位都会不定期组织练习打靶,每年都有一次打靶考核,项目为手枪10米射击,共射10枪,及格线为60环。参考民警必须打够这个环数才算及格。但是,对于未达到该及格线的民警也没有什么处理措施。 另一位基层民警也表示,每年的例行考核射击训练时间并不固定,但计入考核成绩,主要还是熟悉枪支。这位民警表示,枪械一段时间不用还是会忘的,会生疏。基层民警的工作比较繁忙,但每年也应该有培训,培训的周期短一些,“偶尔用枪跟经常培训,用起来的熟练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一些基层民警表示,除了每年的实弹射击训练,并没有其他警械的培训。
|
加拿大 昨天 16:51
中国 昨天 16:50
中国 昨天 16:50
国际 昨天 16:49
加拿大 昨天 16:49
华人 昨天 16:48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