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建议封城的李兰娟院士 人生就是一部传奇!

加新网CACnews.ca| 2020-2-5 15:09 |来自: 央视

Image result for 李兰娟

自武汉疫情发生以来,每天传来的都是确诊病例增加的负面消息。今天,一条微博热搜振奋了整个中国:李兰娟院士团队在武汉发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

根据初步测试,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显示:(1)阿比朵尔在10~30微摩尔浓度下,与药物未处理的对照组比较,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达到60倍,并且显著抑制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2)达芦那韦在300微摩尔浓度下,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与未用药物处理组比较,抑制效率达280倍。

虽然目前还仅仅是体外实验,但这无疑是疫情战役逆转的重要信号。

最近,“李兰娟”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研究肺炎疫苗、亲赴武汉、建议封城、怒怼谣言……

这位73岁的女院士,引来了多方关注。

有人说,她是一个可以和钟南山院士相媲美的人物。

有她在,就更加心安。

她是国内唯一一个传染病学科院士;

她当过浙江卫生厅10年的掌舵人;

在她执掌浙江省卫生厅期间,雷厉风行,创造了“二次感染率为零”的奇迹。

从贫寒农家女,到浙江省卫生厅厅长;

从赤脚医生,到名震天下的院士;

李兰娟的人生,足够传奇,也足够“硬核”。

很多人开始关注李兰娟,源于一次采访。

2020年1月26日,武汉封城的第四天,人心浮动。

在这一天,央视记者董倩对李兰娟进行了专访。

董倩很犀利地问她,为什么要提出武汉封城的建议?是基于怎样的研判?

李院士耐心地作了解释。社会经济、疫情控制……

她的普通话并不算好,但是依然很努力地把每一个字都说清楚。

董倩却不依不饶。

“武汉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他们要隔离多久?”

问这话的时候,董倩的语气并不友善,面色也充满质疑。

很多网友看了视频都很生气:

“董倩这是什么意思,她是对李院士提出封城很不满吧!”

“这位女记者应该好好学习一下表情管理,对院士有足够的尊重……”

面对董倩的咄咄逼人,李兰娟并没有生气。

她温和而坚定地说,“新发病人明显减少,甚至新发病人没有了的时候,就可以解除了。”

这个采访视频,很快在微博被转发多次。

“李兰娟”这个名字,也很快被大家所熟悉。

很多人佩服她能够提出“封城”的建议,很有魄力。

不过,很多人都有个疑惑:

为什么这位看上去斯文柔弱的老太太,竟然有提出“封城”的魄力?

她的话,又为何如此有分量?

其实,所有人都被李兰娟的外表给“骗”了。

大家都以为,她是德高望重的学者,是悬壶济世的医者。

“杀伐决断”四个字,和她完全不沾边。

谁也想不到,慈祥和蔼的李院士,曾是一名身居高位的正厅级官员。

那时候的她,让多少男子都倍感汗颜。

李兰娟曾执掌浙江省卫生厅,整整10年。

如今看她的言谈举止,完全猜想不到她曾经是一位厅长。

因为,她的身上完全没有“官气”。

坦诚,朴实,温柔,较真……

李兰娟身上,始终充满严谨敦厚的学者气质。

然而,在17年前,她却横刀立马,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好好“任性”了一番。

正是她的“任性”,护住了浙江全省的平安。

那是2003年春天,“非典”肆虐。

四月的一天,李兰娟听取了下属的紧急汇报:浙江已经出现了“非典”病人!

作为卫生厅长的她,必须马上作出决断。

第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否向民众公开此事?

当时有不少官员,在遇到疫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瞒报或者少报。

能不让老百姓知道,就尽量不让知道。

什么事情,都没有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要紧。

可是,这个别人看来棘手的难题,李兰娟却几乎不假思索就作出了决定。

百姓的生命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她告诉下属,汇总一下资料,立刻向民众公开具体信息!

于是,出现了一个奇观。

浙江省卫生厅执行力太强了,竟然在早上五点多发出了公告。

还没等民众反应过来,李兰娟已经下达了第二条指令!

这条指令,非常强硬:

只要是与“非典”病人接触过的人,统统隔离起来!

当天被隔离的密切接触者,达到了1000人以上。

而这个过程,迅雷不及掩耳,在24小时内就已经完成。

随后,只要是接触过病人的,也全部被隔离。

整个浙江省,被隔离观察的人数有11万人以上!

李兰娟为此承受了很多非议。

有些人愤愤不平,认为这种做法太简单粗暴了。密切接触不一定就被感染了啊。

这样直接隔离,是不是显得太无情?

甚至有人悄悄议论,李兰娟这样是不是有点反应过度了。

这在官场,其实是大忌。

为官之道,最讲究的是中庸之道。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岂不美哉?

像李兰娟这样雷厉风行,不考虑“影响”的官员,比大熊猫还稀有。

面对质疑,李兰娟却不管不顾。

她坚信自己是对的。

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就是应对传染病最好的方法。

她是个官员,但她更是个医生。

事实证明,李兰娟救了浙江人民。

那些看似“冷酷无情”的手段,使浙江全省,在“非典”期间没有出现二次传染。

这在全国范围,都是一个奇迹!

更令人意外的是,“非典”病人们并不埋怨李兰娟“无情”,反而充满感激。

李兰娟有霹雳手段,更有菩萨心肠。

繁杂的政务已经让她身心俱疲,她却加班加点,研究“非典”治疗方案。

在她的带领下,浙江的“非典”治疗,也成为全国的标杆。

不仅治愈率高,而且几乎没有后遗症。

李兰娟也因此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欣赏。

2005年,国家卫生部长高强视察浙江。

他对浙江的医疗卫生工作十分赞赏。

当别的省份还在用老思路老办法的时候,李兰娟已经在强调“卫生现代化”。

李兰娟也因此得到了部长的表扬:

“我10年以后想做的事情,你们已经做了。没想到的事情,你们也做了。”

很多同僚羡慕不已,李兰娟却淡然处之。

做官,更像是她的“副业”;行医救人,才是她的本业。

她从来都没有“忘本”。

与出身医学世家的钟南山不同,李兰娟出身贫寒。

她和鲁迅先生是同乡,都是浙江绍兴人。

只可惜,她出生的年头,不大好。

那是1947年的秋天。战火已经燃起,中国伤痕累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兰娟一家的日子很不好过,父母辛苦谋生,也不过勉强糊口。

谁曾想到,这样贫苦的家庭,竟能走出一位医学院士。

李兰娟打小就特别聪明。

读书写字,样样拔尖,成绩向来是一等一的好。

乡村里飞出金凤凰,指日可待。

可命运偏偏爱捉弄人。

李兰娟13岁那年,母亲把她叫过来,只说了一句话,别读书了。

家里太穷,实在供不起了。

李兰娟向来懂事,她默默回了学校,含着泪开始收拾东西。

她的老师心中不忍,问道,是不是很想继续读书?

李兰娟含泪点了点头。

善良的老师跑去和学校商量,帮她申请到了助学金。

正是这份微薄的助学金,帮李兰娟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高中的时候,又是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李兰娟才得以继续学业。

当年那几位教师肯定不会想到,自己的善举,彻底改变了李兰娟的命运。

更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

李兰娟用自己的大半生,去回馈那些善意。

高中毕业后,由于高考被取消了,她回老家当了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是专门给农民服务的。

没有医疗设备,也没有良好的环境,奔走在田间地头,给农民开药治病。

李兰娟没有受过系统的医疗教育,凭借的是自己刻苦自学。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她爱上了医学。

很快,十里八乡的人都听说了她的名字。

这个年轻女医生,态度好,医术好,成为很多村民交口称赞的话题。

1970年,李兰娟被推荐进入浙江医科大学。

三年之后,大学毕业的她进入浙医大一附院,成为了一名正式医生。

那时候,肝炎困扰着很多国人。

重型肝炎的致死率,竟然达到了80%!

李兰娟痛心不已。

工作之余,她废寝忘食地对肝炎进行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她的人工肝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个项目救活了无数肝炎病人。

李兰娟却十分慷慨。

她把自己苦心钻研的技术,无条件传授给其他单位,好让更多的病人能够受益。

医者仁心,李兰娟在业内的声誉越来越高,引起了高层的注意。

1998年,李兰娟被任命为浙江省卫生厅厅长。

五年后,当“非典”来袭,李兰娟交上了一份对得起人民的答卷!

2005年,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权势与名望,她都拥有了。

那数不清的荣誉,足够让她在医学史上留下赫赫大名。

然而,2020年,她去了武汉。

这场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臧克家的经典诗句,在今天读来依然能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国难当头,人性中的光明与阴暗,全都暴露了出来。

哄抬物价、趁机发国难财者,有不少人;

出门诈骗、敲诈无辜群众者,有不少人;

但也有无数人,倾尽所能去支援同胞,去支援我们的武汉。

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重新挂帅出征。

有人说他们傻。

本来已是顶级大牛,泰山北斗一样的地位,何苦这把岁数了还来武汉拼命?

哪一点说错了或做错了,会被舆论骂死的。

李兰娟已经挨过一次骂了。

白岩松问:宠物是否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李兰娟从科学角度分析了一下。

结果,很多媒体故意曲解她的意思,开始宣扬宠物会传播病毒。

一时间,李院士被不少人言语攻击。

她却并不在意这些。

她唯一一次发怒,是有些人误导民众,导致大家出门抢购双黄连之类的药。

李兰娟怒怼这种行为:“没病不要乱吃药!”

对她来说,个人的荣辱,都是无所谓的;

但是有的人坑害民众,这就完全不能忍了。

光风霁月,真国士也。

正是这样的人,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

史书没有骗人。

那些最光辉伟大的人格,并不是儒家编造的童话,而是真实存在着。

本可安享荣华,却“哀民生之多艰”,不惜深入险境。

李兰娟和钟南山,要是在古代,是会被封神立庙的。

站在他们面前,我们感到自豪。

而有的人,应该感到羞愧。

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正和她的团队在武汉忙碌在抗疫一线。总台央视记者走近李兰娟院士的“一线日记”,记录她的工作,记录一线医护人与病毒赛跑的速度

带领团队亲赴武汉一线

2月4日是李兰娟抵达武汉第3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是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危重患者的定点医院。这里收治了16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重患者。 

李兰娟带领她的团队,与来自浙江、四川、辽宁等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一起,共同商讨诊疗方案。

李兰娟:核酸检测一定要每天检,它最重要的是观察人身上的病毒,我在SARS的时候每天早晨做,到第十三天的时候,一个患者的核酸检测阴性了。我就告诉ICU病房里的医生护士,说这个病人没有传染性了。 而且不仅要检测血液,还要检测大便,大便里面有没有病毒也很重要。 

70多岁每天只睡3小时

经过3小时的讨论,治疗方案终于确定。第二天一早,李兰娟将带领团队,对部分危重病人实施救治。她仔细交代需要注意的细节,并嘱咐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 

树兰(杭州)医院副院长汤灵玲告诉记者,李兰娟院士工作忘我,每天只睡3小时。 

记者:好好保重啊。 

李兰娟:没问题,放心好了。家里人都担心我,其实我身体还是蛮好的。 

汤灵玲:李院士你太逞强了,您比我们大几十岁呢。 

李兰娟:没有问题。 

记者:您就睡3小时太少了,多睡一点。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江应安:“70多岁的老人了,真的是不分昼夜,她凌晨4点下火车,吃过早餐就接着开会。各个医院的专家、基层的管理者都要见面,把她对疾病的认识告诉我们。我感觉,这个老太太,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

正是因为有了李兰娟这样的一线医务工作者

我们对这场战役充满信心

加油,中国!

致敬,英雄们!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林志玲50岁生日,首晒儿子照片!网友惊叹太年轻了

娱乐 5 小时前

黑客入侵? 普京访问哈萨克 街头大屏幕迎宾俄国旗变蓝黄旗

国际 5 小时前

美大学生流行吃“蜂蜜包” 据称能增加性能力

美国 5 小时前

解密特朗普效率部

美国 6 小时前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