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新中国刚建立,就几乎在同时全力支援南北两个邻国抵抗外来侵略。北方是闻名于世的抗美援朝战争,而南方参与的抗法援越战争却因各种原因,逐渐被淹没在历史中。事实上,正是依靠中国的协助,胡志明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才得以从密林深处走向河内。 中国首先承认越南 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发起了包括河内、顺化以及西贡在内的八月总起义。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河内巴亭广场发布《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诞生。然而力图恢复在印度支那地位的法国,派军队尾随受降东南亚战区的英军开进西贡,占据了北纬16度以南的印支地区(包括柬埔寨、越南和老挝南部)。1946年12月,法军又对越南北方发起全面武装进攻,先后占领海防、河内、南定,控制河内至谅山、河内至老街的交通线。越南人民军(以下简称越军)被迫从城市撤到农村,首都也从河内撤到了越北山区的北坡(位于越南高平省河广县,靠近广西边境靖西县)。为彻底剿灭越南民主共和国,1947年10月,法军大举进攻越北根据地。 当时越军不仅没有先进武器,而且缺乏训练,只打过一些游击战,因此从战争一开始就处于艰难境地,胡志明形容说:“当时我们只能以棍棒对抗敌人的飞机大炮。”1949年12月,胡志明和印度支那共产党(1951年改名越南劳动党,1960年改名越南共产党)中央写信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要求中国提供援助和派人去越南。1950年1月初,胡志明亲自抵达北京,向中共中央提出援越抗法的要求。此时,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也没有任何一个国际组织同越南建立联系。斯大林认为,承认越南可能刺激帝国主义国家,增加对越南的压力。毛泽东力排众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0年1月18日率先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力促苏联和东欧国家尽快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因此这一天被越南政府定为“外交胜利日”。当胡志明向斯大林和毛泽东提出希望得到军事和财政经济援助的时候,斯大林再次推脱称,二战让苏联和东欧各国受到严重战争创伤,负担很重,希望援助以中国出力为主。1950年4月,当新中国建设急缺人才时,中共中央还是根据越方的一再要求,从各野战军和相关部门选调优秀人员组成中国军事顾问团赴越,由韦国清任团长。为避免重犯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瞎指挥的错误,毛泽东反复交代要结合越南实际,尊重越南同志,还为军顾团制定了《出国工作守则》。尽管1950年6月朝鲜战争突然爆发,但8月初,韦国清仍率军顾团成员,从靖西边境秘密进入越南高平广渊县的前线指挥所,与先期入越的中共中央全权代表陈赓和政治顾问团团长罗贵波等会合。 抗法斗争物资由中国支援 1950年的边界战役,是越南抗法运动战的首战。当时越南多数领导人将法军重兵把守的高平作为突破口。陈赓和韦国清仔细研究敌我军队状况、法军作战特点和高平各据点的守备力量,选定东溪据点作为突破口。因为东溪据点可以拦腰截断4号公路,切断高平据点和七溪据点之间联系,且设防不甚坚固。陈赓详细分析可能发生的战场态势,使越军领导层认识到选择高平可能带来首战不胜的消极影响,同意了军顾团对东溪的选择。 此时,越南抗法战争虽然已进入第5个年头,但尚未打过歼敌1个营以上的战斗。在中方顾问组努力下,越军第一次较大规模运动战的各项准备工作于9月上旬就绪。9月16日,边界战役打响。由于越军指挥员和战士缺乏战争经验和应有的战斗耐受力,不能坚定执行作战部署,数次错过战役的大好时机,陈赓忍不住了:“如果这样的仗还不打,我就卷起铺盖走了。”但最终陈赓还是向胡志明和毛泽东做了汇报,建议胡志明命令和鼓励前线部队勇敢作战。 越军在胡志明的鼓励下,让法军苦心经营的四号公路防线土崩瓦解。边界战役胜利结束,750公里长的边界地区被解放,中国援助物资得以顺利进入越南。在整个越南抗法战争期间,中国是唯一向越南提供大量无偿援助的国家,越军所有武器弹药均由中国按预算和战役的需要直接提供,援越的装备物资,有些是从志愿军和国内部队中抽调,有些是从苏联进口,还有些是用当时有限的外汇从国际市场购买的。 毛泽东提出新的战略构想 1950年12月至次年6月,越军组织指挥了平原地区的红河中游战役、东北战役、宁平战役。尽管韦国清认为,在法军重点防守地区作战于越军不利,他提出的开辟西北山区战场的建议也被否定,但军顾团还是尊重和帮助了越军的选择。结果越军的平原作战均以开局较好,之后陷于被动而结束。 1951年秋天,朝鲜战局基本稳定后,根据美国插手印支的活动,毛泽东形成了新的战略构想:夺取越南西北和老挝上寮地区,而后向中南部发展,最后夺取红河三角洲,赢得抗法战争的胜利。胡志明同意了毛泽东的构想,西北战役在1952年10月14日打响,12月10日胜利结束。随后的上寮战役让老挝的根据地与越南西北、越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整个印度支那抗法战争的大后方,为截断法军后援和决战性奠边府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时韦国清了解到,越南派到老挝帮助工作的干部中,存在着看不起当地干部的现象,一些越南中高级干部怕艰苦、怕困难,不愿意去西北地区作战。甚至越军总后勤部主要负责人还说,“顾问团积极主张解放西北,是因为对中国有利”。根据这种情况,韦国清还对越军进行专门培训。 奠边府大捷背后的故事 1953年11月20日,法军调集空降部队占领奠边府,并在附近地区抢修飞机场,构筑据点和地下掩蔽系统。法军意图诱使山林里的越军出来打常规战,然后运用法军装备优势,歼灭越军主力。 韦国清经与梅嘉生等顾问研究讨论后,建议越方采取近迫作业和壕堑近敌的办法,组织部队利用挖掘的交通壕分割、包围、迫近法军据点,突然攻击以减少伤亡,增强胜利的把握。越军前线总指挥武元甲采纳了这个建议,并拟定构筑整个阵地的工程计划。但越军缺少进行近迫战法的能力。中共中央军委迅速选调在朝鲜战场有坑道作业经验的干部到奠边府,在工兵出身的韦国清建议下,暗壕挖到了法国军队以坚固为豪的A1碉堡下,并装上了1吨的炸药。 1954年4月下旬,法军的处境已经非常困难,美国派出第七舰队前往北部湾,威胁要扔原子弹。对此部分越军高级干部夺取战役全胜的信心发生动摇,认为不宜再打下去。韦国清与武元甲交谈时鼓励说,法军的困难更多,只要不怕恐吓、困难,咬紧牙关,坚持战斗,就能夺取战役全胜。5月6日晚上,随着A1碉堡暗壕里炸药的巨响,最后的总攻开始。7日下午法军打出白旗投降。至此,奠边府战役以越军大胜宣告结束。 1954年7月的日内瓦会议达成恢复印度支那和平协议。10月2日,越南中央联合停战协调委员会越法双方在移交河内的协议上签字。 可以说,没有在中国协助的一系列战役,就不会有越南民主共和国重返河内。2014年是奠边府战役60周年,4月22-29日,越南高规格接待中国援越抗法顾问团和专家亲属团;但在5月7日的庆祝大典上,却没有一个中国人参加。这种时间差安排是在掩盖什么,又想否认什么?事实上,只有将中越之间相互支援和生死与共的经过,展示在中越两国已有的和在建的相关博物馆和史书、教科书中,才可能牢固中越友谊坚实的基础。
|
美国 4 小时前
华人 4 小时前
加拿大 4 小时前
加拿大 4 小时前
加拿大 4 小时前
加拿大 5 小时前
加拿大 5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