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从24只到100亿只,澳大利亚人兔大战100年,为何兔子越来越多?

加新网CACnews.ca| 2021-3-13 01:50 |来自: 钟铭聊科学

  每每提到澳大利亚的兔子,我们都会恨铁不成钢地认为澳大利亚暴殄天物,没学会做爆炒兔头、麻辣兔肉、红烧兔子、萝卜烧兔肉......在我国野兔根本就不够吃,而澳大利亚却被100亿只野兔欺负,每年被这些野兔搅得焦头烂额。


  


  正是因为如此,我国一些热心网友甚至喊话,放一批中国吃货过去,分分钟能把这些野兔吃到濒危需要保护,那事实究竟如何呢?


澳大利亚的野兔


  澳大利亚的野兔之所以会泛滥,是因为兔子属于当地的入侵物种。


  


  澳大利亚四面环海,相比于其他地区而言这里的气候较为恶劣,在生物演化过程中,最早真兽类动物没有征服这里,反倒是在大陆处处碰壁的有袋类生物凭借着袋子哺乳后代,在这里生存了下来。


  


  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海洋的阻隔,已经进化地比较强势的真兽类动物难以到达这里,有待类生物在此发展出了完整的食物链。只是好景不长,大约在4.5万年前,智人来到了这里,随着智人的到来,当地的大型动物灭绝了一部分。


  


  据资料统计,在当地体型超过50公斤的动物一共有24种,在智人到来之后灭绝了23种,其中包括顶级食肉动物袋狮,只留下了一种超过50公斤的动物,它就是袋鼠。


  


  大型食肉动物的灭绝,使得当地的食草动物缺乏天敌,但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充当澳大利亚的顶级食肉动物,控制着当地的食草动物数量。除此之外,人类带来的家犬在这里逃出野外,成为了澳洲野犬,和当地的食肉动物袋狼一起成为了当地的顶级掠食者。


  


  但是好景不长,1786年英国政府决定在这里殖民,并将国内的大量罪犯流放到了这里。随着罪犯们一起到来的,还有殖民官员,其中一名叫做托马斯·奥斯汀的人,为了狩猎方便,托人从英国带过来了24只兔子,并将它们放归野外。


  


  兔子的生殖能力超级强,它们有两个子宫,两个子宫可以轮流怀孕生子,也就是说这一胎刚生下,下一胎就已经在肚子里了,一边哺乳一边怀孕。生殖能力如此之强的原因是兔子在原产地有许多天敌,比如:猞猁、狼、猫头鹰、狐狸等各种食肉动物和猛禽,如果它们生殖速度不够快,将可能会在天敌压力之下灭绝。


  


  兔子到了澳大利亚之后突然发现,这里是天堂。虽然当地当时有许多袋狼,但当时的人们在澳大利亚大规模放羊,因为错误地认为袋狼威胁当地的羊群,以至于它们把所有的袋狼都消灭了,袋狼也因此而灭绝。后来人们才发现是澳洲野犬威胁着当地的羊群,但袋狼已经再也不会活过来了。


  


  虽然澳洲野犬仍旧会威胁着兔子的生命,但是兔子会打洞,并且奔跑速度敏捷,相对于当地的其他有袋类而言,捕食兔子要花费更多的能量,所以澳洲野犬也难以控制兔子们的数量。


  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兔子的数量直线飙升,从最初的24只,爆发到100多亿只。


  


人类为什么不吃野兔?


  如果可以用吃来解决澳大利亚泛滥的野兔,那么澳大利亚人早就解决了。


  首先,澳大利亚的野兔非常难抓,我们知道兔子会打洞,一旦兔子躲到洞穴之中人类就难以下手。当地曾经举办过多次猎兔比赛,鼓励人们消灭野兔,但是一旦有漏网之鱼,野兔又会重新泛滥,毕竟他们的生殖能力惊人。


  


  另外,我们无法用毒来对付野兔,这是因为野外除了野兔,还有当地的其他野生生物,贸然用毒会造成当地野生生物死亡。


  生物学家们曾经采用过生物学消灭野兔,使用专门感染野兔的病毒,使得野兔大规模感染并死亡。虽然该方法在最初非常有效,消灭了99%的野兔,但是野兔也在进化,只要有一小部分个体演化出对该病毒的抗性,它们就又会重新泛滥。


  


  所以澳大利亚野兔和人类的竞争之中,人类始终处于下风,只能暂时控制它们的数量,难以彻底消灭它们。


  即使是我国吃货们前往澳大利亚,所做的也不过是多消灭1、2个野兔,无法彻底将其消灭,所以澳大利亚才会与野兔斗争100多年,仍旧没能彻底解决它们。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2死7伤!女首富离婚闹出人命!丈夫被扫地出门 带武装分子强闯公司

国际 4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