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前几天,郑爽张恒代孕孩子抚养权一案在美国开庭。 这场近8小时的庭审中,郑爽再次贡献了许多惊人言行,不仅晒出一地头发的照片,声称“再被逼就出家”,甚至还自曝曾在网上买药自杀。 ?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爽言爽语”的影响,郑爽的庭审翻译也挺一言难尽的… ? 比如,这两个法庭录音的文字版: 法官:My question was would it have been difficult to have a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for a proceeding in Colorado when she was in China? 翻译:是不是比较困难这个、这个法庭在科罗拉多进行,她在中国 法官:… you to obtain passports for each of your children with or without the mother’s cooperation? Will you be able to get passports for them? ? 翻译:如果说你有得到本法庭的命令,准许你替孩子申请护照,不管是有孩子没有母亲的同意的话,你就可以申请护照是不是? ? 这颠三倒四的翻译,让主页君仿佛看到了早年间谷歌一键翻译下的页面。 ? 而这样不按照语言习惯调整语序,只是机械地逐句直译的翻译方法,让主页君想起来了美式英语、英式英语之外的一个“新语种”——Chinglish. ?? Chinglish,顾名思义就是Chinese+English的合成。 ? 作为一门具有中文特色的独特英语方言,中式英语中的一些独特词汇和短语,大多是在汉语的语义上直译得来,所以许多我们中国人一眼就能看懂的句子,在老外来看就会一头雾水满脸问号。 ? “You see see you, one day day de.” ? “Inside吱吱吱,outside喵喵喵,喵喵喵see吱吱吱,glass克郎当。” ? “One car come, one car go, two cars pengpeng, the people die.” ? 本以为这一套企业级理解的翻译,只是网友玩儿梗,没成想高手在民间,中式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现频率之高,宛如股市的韭菜,一茬接一茬。 ? 明明是提醒大家“小心落水”,却变成了要人“小心地落水”。 ? ?? ? 异曲同工的,还有“小心地(de)滑”。 ? ? 如果说这些中式英语只是让人无语到笑的话,那么下面这些灵魂翻译,则会一不小心就开往了城市的边缘…… ? ? “四喜烤丈夫”“肉炒猫咪耳朵”“炸薯条掏出烂孩子”……又是什么跟什么! ? 不仅中国人看不懂这翻译,外国人更是觉得惊悚万分:不是吧不是吧,原来真的有人吃猫和孩子啊! ? ? 本来是寓意民族大团结的“民族园”,却被中式翻译变成了“种族歧视园”。 ? ? “残疾人专位”的这个翻译,恕主页君实在是理解不了,难道是“变形人结束的位置”? ? 这么写真的不怕挨打吗?! ? ? 当然,在灵魂翻译组,不得不提的,就是每年贡献出大量金句的四六级考试。 ? 当大家都知道“火锅”的英文是Hotpot时,“热腾腾的火锅”却成了各位Chinglish大神的秀场。 ? hotpot with hot gas倒也可以看作是形象化描述,勉强说得过去,warm hotpot也还行吧。 ? 但是你告诉我,hotpot gudugudu是什么鬼?!和早年间的“温泉” ——warm water gulugulu是孪生兄弟吗?! ? 到了“四世同堂”,翻译大神们显然已经放弃自己了。 ? A family have grandfather, father, son, and grandson live together. 把家里的关系交代得明明白白,还能凑字数,释义法永远的神。 ? Four ages live together、Four family couples,主页君想说,孩子这逻辑学的不错啊。 ? 只是这位翻译成Three fathers no die的同学,你真的不怕交完卷回家挨打吗? ? ? ? 如果说翻译组的Chinglish just so so,在这个万物均可谐音梗的时代,英文谐音早就在Chinglish界锁定了自己的C位。 ? 王建国,这盛世如你所愿。 ?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初学英语的时候,苦于英文音标实在是太难记了,不少朋友就凭着灵魂谐音,记住了每一个单词的发音。 ? 图源:公路商店 ? 前些年,这些发挥娱乐精神的中英文谐音梗更是令人会心一笑。 ? 黄焖Jimmy饭 鱼香Rose盖饭 梅菜Crow 麻辣烫Tom ? 图源:公路商店 ? 当英文撞上中文,成功杂交出的Chinglish,才是世界文化大和谐的典型代表。 ? ? ? 当各国人民学起了英语,势必会融入当地人的语言习惯,形成独具特色的英语口音。 ? 万物皆可卷的时代,连发音都发展出了一条鄙视链: ? 高贵冷艳的伦敦腔>自由奔放北美卷舌风>to die的澳式发音>Chinglish>咖喱味儿的印度英语和无法识别的Japanish. ? 对于有些人来说,口音意味着出身和阶级,模仿得一口比女王还地道的伦敦音,仿佛就能一脚跨进皇室。 ? ? 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 出国留学后,主页君发现,英语归根到底也只是一门语言,最大的用途就是用来交流。管他是伦敦腔、加州腔还是咖喱味儿,只要开口说了,别人能听懂,就是好口音。 ? 比如爆火网络的中美交锋女翻译张京,网友指责她的中式发音听起来不够地道,事实上,那是在外交场合下特殊要求的中式口音。 ? 而要是详细说Chinglish,我们不仅有普通话发音,还有北京腔、东北腔、上海腔…都老beautiful了。 ? 北京人儿的herlth cormmittee 图源:公路商店 ? 诶毕西弟易艾福记,东北散装英语有多魔性。 ? ? ? 当然,作为在单词、语法、发音全方位Chinglish语言环境下泡大的留学生,在刚刚出国时,也因为自己的塑料英语闹过不少笑话。 ? 比如主页君看着英国满大街的“Toilet”牌子,心想:英国人怎么厕所下面还要挂电话号码的? ? 结果走近仔细一看,人家写的是To let. ? ? 买汉堡的时候,服务员小姐姐问“你需不需要Ketchup”,还在寻思啥是Ketchup,咬了一口才发现,害,原来蕃茄酱的英文不是tomato sauce,是ketchup啊。 ? ? @滔滔不绝的涛涛 ? 最尴尬的是,收银员问我“cash or card?”,本来想说cash的,结果一嘴瓢,说成了cheque… ? 收银员一脸地铁老人手机的表情看着我,估计心里想的是“买包薯片也不至于用支票叭。” ? @主页君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朋友 ? 过海关的时候被问“你是哪个学校的?” ? 本来想说“The University of?XXX”,第一次出国太紧张了,说成了“The United State of XXX.” ? 直到我过关了还能听到身后海关工作人员的爆笑。 ? @匿名用户 ? 去银行取钱。 ? 银行柜员: How do you like the money? ? 我: I like it very much. ? @匿名用户 ? 还是在银行,柜员让我“check your balance”,我当场表演了一个金鸡独立… ? @是一条深海鱼呀 ? 第一次考雅思口语的时候,老师问我full name,我脑子一抽开始报电话号码。 ? @菠萝很甜 ? 如果要评选年度Chinglish,我第一个提名“How to say XXX?” ?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XXX怎么发音,简直就是让人家告诉你他的口腔是怎么发声的啊。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How do you say XXX?” ? ?当然,这些当时看来尴尬到脚趾抓地的因为塑料英语闹出的笑话,都会成为留学经历中的一部分。 ? 要相信,世界上本没有Chinglish,用多人多了就有了Chinglish——“鲁迅”。 ? Add oil和lose face十年前就被收录进了牛津词典,更多的Chinglish还会远吗? ? Chinglish都成了语言学家的课题 |
美国 9 小时前
中国 10 小时前
美国 10 小时前
财经 10 小时前
娱乐 10 小时前
华人 10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