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01 前两天,跟一位博士延期的朋友聊天,聊起来一把辛酸泪。
他想进的高校,5年前还是熬一熬发够差不多规定数量的论文就能留校的。而现在,拼命努力也很难留下。 因为现在很多学校都实行的是非升即走的政策。6年预聘助理教授。规定数量论文已经不管用了,你发6篇论文别人发10篇……升不了就6年后卷铺盖走人。 大家都是读书读到30多刚刚毕业,承受着巨大生活压力社会压力的科研新人,竞争有多激烈可想而知。 他另一半,早毕业已经留在了高校。然而基本工资4千出头,加上课时费各种绩效,勉强能到1万,基本这就是全部收入了。 他同期搞科研的师兄弟们,坐标江浙沪,目前收入15-20万是最不错的一批,差的有在杭州的研究所收入5000来块一个月,没其他奖金了。 他还没毕业嘛,33岁了,就……非常崩溃。 他硕士期间的同学,毕业选择直接工作的,目前工作5、6年,很多都做到了项目负责人级别,能拿到年薪35万左右了。 他不是没考虑过直接去做项目这条路,不搞科研了。然而他读博的经历,对直接去做项目也是几乎没有任何帮助的,年纪还大,所以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也是未知数。 夫妻俩因为读博,错过了几年前买房的好时机,而同期硕士毕业的同学,都赶着那波上了车。现在没房,也不敢轻易生孩子。 啊,越说越崩溃……我们微信聊天来着,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崩溃。 02 这几年,关于博士收入低、留校难、压力大的新闻屡屡上热搜:中科院博士月薪5000,北大博士买不起学区房甚至还有低保度日…… 连我的后台,都会经常收到跟博士相关的留言: 有在读硕士的甚至本科的学弟学妹,咨询我是否要读博士,感觉对未来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特别迷茫; 有博士在读即将毕业的,纠结是否要进科研单位呀、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呀,就感觉前途不像预期的那般光明,就也很迷茫…… 纠结该怎么选择我们后面来聊,其实很简单的标准就可以帮大家选择。我们先来聊下,为什么博士收入压力会屡屡成为社会热点甚至常驻热搜呢? 可能在北上广,尤其是985、211毕业的人群中,感觉博士并不稀奇,遍地都是,我身边目前就有3位朋友博士在读,毕业的师兄师姐同学有博士学位的更是一大把。 但是放在整体人群中,我国目前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在人群中的比例是5.7%,硕士是0.57%,博士的比例是不到0.07%,也就是万分之七。 所以呢,在18线老家父母的眼里,博士可能是非常了不起的,甚至他们觉得硕士也是非常了不起的,简直是顶配了。 因为之前在头条发视频,有留言质疑我学历造假,说我拿硕士吸引眼球,我还挺不理解的,硕士有啥好造假的。。后来做自媒体久了慢慢才理解了,就是在很多网友眼里,可能确实硕士也非常高大上了,所以就有可能我会为了这个去造假。 说回来,这就导致了,大家对博士的期待非常高,都万分之7的比例了嘛。所以看到博士收入5000块,肯定与这个顶级人设的预期不符嘛,就会觉得不可思议、难以接受,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其实博士5000-10000在高校是正常薪资水平,上面我们讲的我朋友的另一半,现在不算课时费的话,工资是4000块出头,而且每个高校计算薪酬标准都不一样,有一些高校还是没有课时费的,所以5、6000的工资,就是不少人的全部收入了。 03 那我们回到前面的问题,这个落差怎么解决呢?到底要不要读博呢?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还是可以参考我们前面推荐过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里讲的,一个解决问题的习惯:以终为始。 就是在你读博士或者就业之前,就想清楚终点:我读博士究竟是为了什么?我读博士究竟想达成什么目标? 我觉得基本就3类目标,差不多就覆盖了。 1. 为了搞科研 肯定有一些人是非常热爱科研的,读博就是奔着搞科研去的。 我在同济读本科的时候就见过这样的师兄。他会为了科研牺牲很多东西,包括爱情。 因为他当时工程类专业,要是硕士毕业了可能在上海马上就能有不错的薪酬,但是如果读博,可能未来可预见的5、6年都是低收入,也买不起房甚至结不起婚。 但是他真的就很坚定地知道自己就要走可沿这条路。他也不愿意女孩儿为他的梦想一起吃苦,所以就只能放弃爱情。 所以如果你是真的热爱科研,想走可沿这条路,如果家里有矿,能解决生活压力没有后顾之忧,那就直接走没什么问题;如果家里没有经济帮助,可能还是得综合评估下自己各方面的承受力。 因为你20多选择的时候可能感受不深,但是到了30多看到身边人都结婚买房生孩子,你还没毕业,压力真的是相当大的。我身边就不少读博士的同学,入学的时候是怀抱科研理想,结果还没毕业每天想的都是怎么赚钱。 这个都可以理解的。毕竟博士也要生活,研究再高大上,出了实验室都得考虑结婚买房。 2. 为了多赚钱 不少人读博士,确实并不是真爱搞科研。 可能只是觉得就业压力太大,硕士竞争也激烈,再往上读,觉得怎么也能脱颖而出了吧?跟前面提到的18线老家父母一样的思路。再不济,觉得也能在高校抱个铁饭碗。 当然,也正因为这样的思路入的博士门,才会有非常大的心理落差。 因为你如果一开始目标是为了多赚钱,你就得先去调研市场需求不是?分析下读博究竟能不能成为多赚钱这个目标的加分项。 但是很多人他都有学生思维这个惯性:我650能上同济,你700上清华;那你读硕士赚10000,我读博士就应该能赚20000。他会潜意识里做这个预判,但事实其实真不是这样。 博士究竟能不能多赚钱,跟市场需求,也就是说跟你读的专业,相关度非常大。可以说不同专业待遇天壤之别。 比如你读的如果是人工智能、云计算这些方向,符合阿里巴巴、腾讯这些互联网巨头的博士招聘需求,可能博士毕业一进阿里定个P7,年薪100万左右就有了。当然读博是可以满足大大提升薪酬竞争力这个目标的,这就值得读。 但是对大多数专业来说,可能主要方向还是进高校和搞科研。那你就要想清楚了,两个方向。 如果你想留在一线,可能竞争是无比激烈。完全跟高薪无关。就像我前面说的,我朋友可能博士毕业高校拿不到1万薪酬,同期硕士毕业同学都是项目负责人35万左右了。并且这1万还不一定拿得到。 他读的还是工科,如果留在了高校,未来慢慢积累资源还有可能做些项目创收,但是很多基础科学的就更惨了。 但如果你愿意去小地方,老家县城什么的,相对高薪还是有望的。因为这些地方供远远小于求嘛,所以会更容易拿到不错薪水并且很多地方一去就有几十万安家费。后面往上升也相对容易。 所以如果你不热爱科研,是觉得读博能提升收入的,一定要评估好市场需求再决定是否要读,否则很容易被现实击碎梦想。 3. 为了逃避工作 这个看起来很荒谬,但是也大有人在。就是硕士毕业了,感觉就业压力大,不如读个博,在学校再混几年吧。 外人可能觉得读博难,但是很多专业其实你读到了硕士申请博士还是比较容易的,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读了。 这个时候一定要清醒,回到上面两点去找自己的“终”,找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因为逃避工作这个事情,是你逃得了今天逃不了明天的。别一时的懒政,让自己30岁后背负更大的压力。 |
娱乐 3 小时前
健康 3 小时前
中国 3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