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你发现没? 打开社交平台搜索#精神状态#,你便能看到留学生各种直抒胸臆的表达—— 周一早晨的一句“早上坏”,短短三字便浓缩了对过去周五的无限怀念,没有好好享受周末时光的懊恼与悔恨,以及一种“我不是自愿去上学”的鲜明态度。 平平无奇的消防栓也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成为了反讽当代娱乐圈的道具。 图片来源小红书@王开心 鹅鹅也会失去自己的的姓名! 图片来源小红书@红绿灯 一些经典文学: 一些量子力学: 如果说我和我的朋友全在负重前行,那又是谁在替我们岁月静好? 将“无语”解做“平静”,将“???”当成即将降临的智慧,把“嗯嗯嗯”看做是来自世界最美好的热情,用“算了算了”安慰自己再熬一天,并以此总结出留学生的N种美德。 而以上种种症状,确实很难让人不担心当代留学生的精神健康状况。 01 当代留学生能有多离谱?? 真的担心大家的精神状态哈哈 ▼ 教授;很难想象这届留学生的精神状态 事情是这样的。 网友们纷纷留言支招; 「可以乱序,我们看得懂,但无法翻译出来」 「用谐音就翻译不出来了」 「那如果我用葬爱家族语言,阁下又当如何应对」 「事实证明可以用火星文」 只能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 开学第一周: 真好,又一个词都没听懂 老师语速超级快,大家都在认真做笔记,在这样的氛围下作为一个非英语母语的人不得不得微笑点头,假装听懂了,但每当和老师四目相对的那一刻,我都感觉自己仿佛已经死了一万次… 差不多第二周吧,我看见和我一样的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已经开始写笔记了!!我本以为,以后也算是有根大腿可以抱了…万万没想到,她>>> 来源:网络 还有就是碰见印度老师讲课的时候,这里没有任何诋毁印度老师的意思,他讲的内容很好,是我不配,是我听不懂,是我,都怪我行了吧!!! 有时候真的很羡慕我的韩国同学,他们虽然听不懂课,但是他们除了听不懂的地方都听得懂啊! ▼ 吾日三省吾身: 早吃啥?午吃啥?晚吃啥? 刚开始出国,试图融入他们的饮食习惯,什么全麦面包鸡胸肉,我也跟着吃,很快,融入失败,开始吃肯德基麦当劳,吃够了,这时候也熟悉环境了,开始点外卖,睁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开始思考:今天点什么外卖? 外卖点多了,钱包瘪了,肚子大了,开始尝试自己做饭了…出国前谁家里还没有个会做饭的爸妈了?红烧肉糖醋排骨清蒸鱼软炸肉…家里换着花样投喂,就这有时候我还会挑剔咸了淡了… 笑死,现在想想,确实是我不懂得了珍惜了,等到自己做饭的时候,一整个就是:这能吃吧,这吃不死吧,嗯,已经炒焦了,那肯定是熟了! 另,非常感谢小某书,大家有需求的也可以去搜一下“留学生做饭糊弄学”,你会回来感谢我的! 来源:网络 ▼ 我的精神挺好的呀~ 上课,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反正我每天都是早八,所以我每天出门之前都想摔点什么…我真的需要这个文凭吗?我赶due的时候甚至会想,来个卡车撞si我算了,就不用去学校,不用交作业了!!!! 不过…学校路边的落叶真的好美,我要拍下来发给妈妈,呜呜呜呜,我又想家了,我要回家! 02 留学生哪有不发疯的?硬撑罢了 ▼ 赶due罢了,无所谓,我会…… 有一个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火爆的梗,真实且形象地反映了期末留学生生存状况: “千字essay没写完,无所谓,我会在纽约/伦敦/波士顿……” 「下周考试 无所谓 我会在冻死人的格拉斯哥 看圣诞老人爬报警器」 「圣诞节宅家无所谓 我会在深夜的悉尼做香辣牛肉」 「七千字的essay没赶完 无所谓 我会在深夜的曼彻斯特做红烧排骨」 「5天要赶3个due 无所谓 我会在墨尔本的深夜 煲汤煮面」 「2500的due一个字没写 无所谓 我会在英国的深夜做烧饼」 赶due得时候干啥都好玩 这essay谁爱写谁写吧 每个经历过赶Due季的留学生,有一段精神状况不太稳定的阶段。 尽管压力山大,几千字的essay一字没动,ddl一分一秒倒计时,但是不影响他们释放自己的“强者气息”,厨艺一个比一个“离谱”…… 虽然看起来精神状态堪忧,不过,还是能理解他们期末季的辛苦,适当排解压力情绪,做美食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心态放平,吃好饭,才能备考复习事半功倍。 ▼ 一些个“死去活来”的精神状态 当代留学生的心情起伏仿佛在过过山车 上一秒还在emo“活着真没劲” 下一秒开始感叹“活着真有意 来源;小红书天菜 ▼ 一个学期眼看着死去活来的就结束了 来源;小红书liuliu 精神分裂是本人了! ▼ 考试范围256G 脑容量只有4G哈哈哈 上学哪有不疯的,都是硬撑罢了 ▼ 上课的精神状态belike: 请问你在做什么? 承认?不可能! 我不是人! ▼ 早八人发疯语录: 早八 ,我起床了 这个点起床的人 ,是未来之星 是国家栋梁 ,是都市小说里的商业大鳄 是吾日三省吾身的自律者 ,是相亲节目里的心动嘉宾 是自然界的丛林之王 ,是世间所以丑与恶的唾弃者, 是世间所以美与好的创造者 很喜欢早起,有种棺材板被掀飞的愤怒。 人和动物是会共情的, 我开始理解鸡早早醒来然后尖叫。 起床了,击败了全世界99%的懒狗。 ▼ 被大学waitlist的时候 我知道我配不上一个offer。大家都收到offer了,不像我,连给学校发邮件的时候都小心翼翼,成了只可笑的热场笑料,现实生活不顺人人冷眼相待,哪怕是我的保底学校,我也知道我配不上一个defer,我想为自己发声,我向冷酷的夜冰冷的墙发誓,我要加入那里,但我不行,我的上帝,我就是玉米南瓜浓汤里一粒摇居无定所的南瓜籽。 ▼ 抢不到课时 你以为我还会在乎吗?我在昆仑山练了六年的剑,我的心早就和昆仑山的雪一样冷了。我在大润发杀了十年的鱼,我以为我的心早已跟我的刀一样冷了,可是当我点开现在这个课表,眼泪还是如黄果树瀑布般飞流直下,划过我的脸庞 ▼ 小组作业时 我不发疯我说什么?你以为我像你们一样都读过书?都上过学?都知道洋文怎么说?我从小自闭症,现在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完,看到大家在教室里都能说英语,我也羡慕,所以只能发疯大家说过的话,证明我也会说话,连发疯你都要有意见?你不如把我杀了 ▼ 在学校当tutor时: 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被学生使唤来去! ▼ 周末耍完周一上课时: 我大抵是熬不过不到周末了,单单周一就让我心烦。 在ig上看着别人风花雪月的story和post,照片和各界大佬合影笑得露出八颗大牙,而自己只有寥寥和中国朋友的合照时: 你们可是好生有趣啊,不像我,不仅连句话都搭不上,还要被当成破坏氛围的傻狗,在party上受尽冷眼,也没人来疼我。 在各种折磨下,各位留学生的精神状态简直堪忧。只能说,也不能怪他们都做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操作了 03 出门在外发点疯怎么了? 成年的奔溃只在一瞬间,留学生的崩溃可以在N个瞬间,在网上“发疯”似乎成了他们最简单高效的情绪出口。 当带着“发疯文学”和“精神状态”标签的话题和内容频上热搜,这与其说是他们沉迷玩梗拿捏了流量密码,不如说是一群人在自我表达的时候,恰好找到了同样在努力自我消解的同类,顺着网线得到了遥远的共鸣。 当原本只属于我们个人的情绪被稀释泛化为整个群体的情绪后,每个人便能从中得到支撑,并借此完成对自我的慰藉和对苦闷的平摊。 与其一个人emo,不如群体发疯。 不同于躺平、摆烂,年轻人通过“发疯”支棱起来了,他们开始整活; 玩电子烧香、敲赛博木鱼…… 甚至在宿舍里养起了小狗。 放眼望去,没在宿舍养过几只纸盒小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上过大学。 有时候,“发疯”单纯是因为好玩。因为比起在网上假装自己很好,他们宁愿暴露自己真实而有趣的灵魂。 或许,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并不需要旁人过多操心。 因为,在与生活、学业互搏的每一天里,他们始终充满斗志。 |
科技 8 小时前
生活 8 小时前
加拿大 8 小时前
加拿大 8 小时前
加拿大 8 小时前
娱乐 8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