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 美国软件工程师贾马尔·罗宾逊用22年时间完成阶层跨越。这位40岁的前科技从业者向媒体透露,自己17岁在快餐店打工时便定下目标:45岁前退休。最终他不仅提前6年实现目标,更在39岁带着3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30万元)积蓄移居迪拜,开启退休生活。 罗宾逊的童年并不富裕,14岁就在教堂担任清洁工补贴家用。16岁时,他每天放学后到塔可钟快餐店工作四小时,时薪仅5.15美元(约合人民币37元)。这种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财务安全的重要性,“我必须储备足够资金应对突发状况”。大学时期,他凭借全额奖学金攻读计算机工程与数学双学位,为日后进入科技行业打下基础。 2007年毕业后,罗宾逊入职首份全职工作的年薪为4.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6万元)。通过持续考取9项专业认证及工商管理硕士,他的收入在十五年间实现指数级增长。先后任职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巨头期间,其年薪从22.5万美元攀升至1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0万-794万元)。即便收入飙升,他始终保持着小时工的消费习惯:“年薪百万时,我仍舍不得买超过50美元的商品。” “储蓄率从30%逐步提升至近90%”成为罗宾逊的财富密码。他将扣除税费后的收入几乎全部投入股市,重点配置科技类股票。当投资组合在2024年达到350万美元时,他立即辞去年薪110万美元的AI技术主管职位。根据“4%退休金提取规则”,他每年可从投资收益中支取18.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3万元),但实际月均消费控制在9000-12000美元之间。 选择迪拜作为退休居所,罗宾逊有着精明考量:“相较美国大城市,这里能以更低成本享受更优质生活。”作为美国公民,他虽需向美国国税局缴税,但迪拜的免税政策仍为其节省大量开支。如今他专注于音乐制作、播客运营等兴趣,同时着手撰写个人理财指南。 这位提前退休者强调,财富积累的关键在于建立与金钱的“健康关系”。他建议年轻人尽早养成强制储蓄习惯,将收入增长部分持续转化为投资本金。尽管其经历存在行业特殊性,但“收入翻倍时保持原有消费水平”的原则,或许正是普通人实现财务突破的可行路径。 |
国际 昨天 11:41
国际 昨天 11:40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