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列治文市政府目前推出新决定,市内公交车站广告必须印有英文,并且至少要占文字内容的50%。这项要求被列入市议会与帕蒂森户外广告公司(Pattison Outdoor Ltd.)签定的一项20年期的合约中。去年市议会反对了标牌使用全英文的提议,此次新规要求英文必须占一半以上,可被视为采取折衷态度。 自从2012年,温哥华本地媒体曝光了有关中文广告牌的事件,引发西人媒体的广泛关注,之后关于中文标牌的争议就不绝于耳。原本这只是中西社区间的博弈,但随着列治文市府的介入而变得扑朔迷离。 一年多前,市议会曾经否决了一项附例提案,即要求从事教育和推广业务的商家和店铺必须使用英文标牌,而公交车站的语言规定并没有太多人反对。 2013年,列治文市长的马保定说,“本市约有一半,甚至超过一半人口是华裔,因此看到一些中国的文字不应感到惊讶”,他和大部分列治文市议员否决了市民斯塔巴克(Kerry Starchuk)和莫丁(Merdinyan)发起的联署行动,投票否决了他们的请命,决定不立法限制招牌文字。此次,列市市长马保定(Malcolm Brodie)表明态度,表示“这应该是一项合理的要求,我们想让商家和公交车站的广告牌上有英文。” 不直接规管华人商铺 与广告公司签约 列治文市府发言人Ted Townsend说,公交车站(bus stop)属于市政府的物业,有合约安排,因而市府有更多控制力。他也说,公交车站的全中文广告并不太多,过去两年来仅有3至4个。其中,今年初在市政厅外的一幅啤酒广告牌遭到市议员的投诉而被撤下。 Townsend早在今年2月接受CBC采访时已经透露,市府与帕蒂森户外广告公司的5年合约在去年底期满,计划在新合约加入新规定,确保广告招牌的至少有50%是英文,“关于列治文的中文广告规定已经讨论许久,我们确实收到不少关注和抱怨。”他指出,候车亭与广告招牌都在公有领地内,因此政府不断推动以英文为主文,至于私有领地则不会制定类似规范。” 目前市内有大约48个公交车站广告牌是由帕蒂森户外广告公司负责,市府每年从中获得大约6万元收入。 对于在公交车(bus)上和车站(transit stops)上的全中文广告,虽然有市民表达不满,但其实也不在市府的管辖范围内,而是由公交管理机构TransLink负责。该机构的立场则相反,称不能以语言为由拒绝登广告。TransLink的发言人在一封邮件中说:“在加拿大,并没有相关法例要求要各省或市强制广告牌使用官方语言。” 中文标牌话题敏感 监管难度大 早在2013年就有西人居民联名提议要求列治文市政府立法,规定商店标牌必须列出英文或法文标题。当时,马保定及大部分列治文市议员否决了市民斯塔巴克(Kerry Starchuk)和莫丁(Merdinyan)发起的联署行动,决定不立法限制招牌文字。 在2015年列治文市议会一边正式通过了一项意在限制商业标志内容的决议,一边澄清议案并非针对华语广告牌,表示只是想通过这个来鼓励更多的华商使用双语标语。当时就有一些华人对于市议会的圆滑表达了质疑,这些华人认为当时一系列措施的出台更多的只是政府为缓和双方矛盾所采取的“权宜之计”,并无实质性的内容。 “政府目前尚没有魄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个敏感的冲突,”一名王姓的女士在去年一针见血的对《加西周末》记者说道。 《加西周末》评论员米笑表示,市政府当时的决定避免了文化冲突的进一步激化,也避免了随之而来的麻烦。因为一旦立法,就会有一系列的问题产生。比如,有了法,就得有人执法。这事不可能让皇家骑警管,只有像魁北克一样设立语言警察,增加纳税人的开支不说,还破坏经商环境。假如真的立法限制中文标牌,顺理成章接下来就可能限制单纯中文标签和中文说明书,限制店员不能只讲中文。这样提高了经商成本,提升族裔矛盾,很可能造成族裔冲突。 再看列治文最近的决议,同样也是曲线规管,在和户外广告牌公司签约时,要求其广告必须合规,但并没有直接限制商铺。发言人也承认列治文公交车站的全中文广告其实并不太多,过去两年来仅有3至4个。 中文招牌风波 四年发展脉络梳理 2012年,温哥华本地媒体曝光了有关中文广告牌的事件并引发西人媒体的广泛关注,在报道中,西人媒体第一次提到了有关“Chinese Only Signs”广告牌在列治文的影响,并质疑这种单一语种的广告牌是否损害了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性。随后,包括《太阳报》和CBC在内的多家知名媒体相继关注报道了这次广告牌风波,并引起了很多西人市民的共鸣。要求立法限制招牌语言和内容的呼声在那个时候第一次被民间组织所提出,越来越多来自列治文甚至加拿大其他地区的白人市民也开始在网上声援这些民间组织的诉求。 2013年,两名本地居民Kerry Starchuk和Ann Merdinyan向列治文市议会递交了一份征集有上千人签名的请愿书,要求当地企业(主要是华商)做广告时应该至少使用一种加拿大的官方语言。抗议者表示,纯外文广告牌不仅牵涉到商业标志的法律性问题,从公共传媒的角度上来说,也排挤了很多不懂这些语言的本地居民,令他们感到非常沮丧,所以希望敦促市政府官员对此采取措施。由于涉及到族裔冲突和立法等敏感问题,再加上本地华人的压力,列治文市政府在当时并未对此进行公开表态,只是劝大家睁一眼闭一眼。时任列治文市长的马保定说,“本市约有一半,甚至超过一半人口是华裔,因此看到一些中国的文字不应感到惊讶”。 2014年4月23日,加拿大CTV再次重点报道了列治文的纯中文广告现象,曝光了列市某公交站的牙膏广告牌。这个位于列治文Steveston高速旁的广告用了全中文的广告词,广告的对象正是居住在列治文的华人社区。事件发酵后再次引发了列治文非华裔市民的关注,不少市民认表示,“完全看不懂广告的内容”,“广告商缺乏对其他族裔的尊重。”由于列治文市长和议会中有很多都是不懂中文的西人政客,不少议员在这起事件之后也委婉的表达了对列市广告牌问题的关注,一名市议员就直言不讳的表示,“作为广告标牌,应该更加的多元化和富有包容性”。 到了2014年秋天的市选前,关于纯外语广告牌的争论已经逐渐从民间和商业性探讨蔓延到政治层面,有关立法进行限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广告牌在市选期间俨然成为了政客们为赢取选民而进行讨价还价的政治资本。一些支持立法的候选人认为,纯中文广告牌制造了一种“孤立自己和不欢迎其他人”的负面气氛。当然,反对立法担心族裔冲突的议员也大有人在,有些议员认为通过立法来规定招牌似乎有些太“小题大做了”。一位西人议员表示,他通过对城市招牌所进行的调查,一共也仅发现了不到十处标牌使用了纯中文。还有议员认为没必要将简单的语言问题拔到政治的高度,“只有中文的标牌并不意味着他们想自我隔离,不愿融入我们本地社会。如果真是那样,你也不能强迫他们做什么。” 随着中文招牌风波泛政治化的加剧,再加上本地民间运动的推波助澜,是否应该通过立法来规范招牌内容已经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2014年10月,市议会全体通过一项由即将退休的市议员埃维莉娜‧哈尔西所提出的议案,赋予市府的代理律师有权就合法取缔纯中文广告牌进行司法尝试。去年通过的这个决议也为市议会能否针对招牌进行的立法扫清了最后的障碍,新的议案正是在这种民间的推波助澜和官方的酝酿之下逐渐呼之欲出。 2015年5月19日,列治文市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在卑诗省华人人口最集中的列治文市开始逐渐限制商业标志的内容和规格并对外文广告牌进行“平衡的管理(balanced approach)”。根据这项决议,政府将限制商家、餐厅等悬挂张贴没有得到市政厅批准的商业性标志,如橱窗里的广告,以及在店外悬挂的横幅和广告牌等标识。这个消息一经发布就引发了本地西人媒体和华人的广泛关注,根据CBC和《太阳报》的报道,它的出台意味着市府对于中文招牌开始“动真格了”。不少西人媒体直指这项决议的通过正是针对中文广招牌语言问题的直接干预,媒体对于该议案的极力渲染也引起了不少华人和商户的担心。 然而就在外界纷纷对市议会的决议感到愕然和意外时,在去年5月25日的例会上,议会对于外界传的沸沸扬扬的“政府将会强制对中文招牌进行限制”的消息进行了澄清。在会议上,市议会再次通过决议表示不会针对中文招牌设附例限制,不强制要求商铺必须使用英语标牌。官方解释是希望能够通过“指引方式,对商户展开教育和引导,鼓励使用中英文双语招牌”。 市议员区泽光在去年5月26日接受本地媒体采访时表示,“不鼓励立法限制中文招牌是担心因此引起宪法挑战,加上中英文存在差异,在招牌上的字体特点和大小也不同,不易管理和限制,因此决定不采取硬性管理方案,改由教育和宣导等手段,促进族裔和谐和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市议会通过的第二个议案更像是对19号那个引发当地媒体广泛关注的决议的一种澄清和说明。
|
科技 5 小时前
娱乐 9 小时前
健康 9 小时前
中国 9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