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年代,一部《北京人在纽约》轰动一时。
这部剧全景式展现了北京人在纽约生存状态,也是第一批中国人赴海外淘金的群像缩影。
过去几年,越南这个国家互联网创业开始萌芽,吸引全球资本投资,成为时下中国人最热的淘金地。
黎叔便是越南淘金大军中的一员。
互联网大厂 " 老兵 "
黎明陕西宝鸡人,业内人称 " 黎叔 ",2004 年从东北财经大学毕业,在去腾讯前,黎叔有过两份工作。
第一份是合租室友介绍的销售医疗器材的工作,黎叔印象深刻,工资算上交通补助一个月 1700元。黎叔属于勤于思考脑子灵活的人,在推销时,他推荐医生不再单次单买医疗试剂,而是促成医生长期稳定购买,成功后黎叔很满意,认为这是入职以来做得颇有成就感的事。
然而,黎叔眼里互惠互利的买卖,被他人提醒太傻,单子被人抢了,少了几千块的入账。这是第一次他发现学校和社会的区别。
没多久,网上论坛有人介绍黎叔去 IT公司,负责进校园销售电脑配件。实习工资一个月三千,转正四千,就在黎叔即将转正时,团队有同事告诉他,以他的能力在这公司有点亏,腾讯正在招人,要不要试试。
于是黎叔在 2005 年 6 月正式入职腾讯,在腾讯,他一干就是 12 年。
黎叔进入腾讯网络市场媒体部,最开始负责腾讯网的运营。2005 年的腾讯,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和认知就是QQ,而互联网门户网站已形成网易、搜狐、新浪三大头部平台,成立于 2003 年的腾讯网在当时还是不入流的小平台。
黎叔至今都深有感触,那时负责腾讯网的团队都有种创业心态,大家互相鼓舞,从总经理到他这种普通职员都在拼,腾讯的创始人还能叫出他的名字,"什么事情只要是对的就去做,不要去管其他的先去做 "。
渐渐的腾讯网从不入流做到行业第一,黎叔成了新闻资讯频道影响力的见证者,发展到后来,团队内部还会根据频道内容的特点,去设计相关栏目,比如《中国人的一天》,这个栏目介绍着中国芸芸众生的生活,至今仍在。
腾讯网发展起来后,黎叔又去做腾讯网的客户端,此后还辗转多个业务部门,黎叔自己也调侃 "除了微博项目没有接触过,几乎涉及了腾讯网各个业务渠道。"
在腾讯多年的工作经历,让黎叔认识到,拼才有机会。黎叔也向粉巷财经坦承,在腾讯的经历让他潜移默化地习惯主动去拼、去做,间接推动着他后来越南创业。
正如他的微信签名," 只有做才是最终解决办法,否则就全是问题 "。
第一次创业失败
2017 年,黎叔从腾讯辞职,一方面是在腾讯待了十二年后,黎叔认为自己的一生已经几乎可以望到头。
同时,在腾讯成为互联网头部后,大公司的弊病也开始显露。" 部门所有活动都以 KPI 为导向,一些员工认为有价值和正确的事情,但与KPI 不符合,老板就不太会支持。"
不过,黎叔认为这是大公司不可避免的问题,不是腾讯特有的,黎叔补充道。尽管知道不可避免,但经历过锐意开拓的时代,黎叔内心难免是有些失落的。
另一方面,黎叔看到了自己的创业机会。2016 年,腾讯推出企鹅电竞直播平台,黎叔认为只要新的平台起来就会有相应 MCN公司随之诞生,因此凭借在腾讯的积累,以及孵化网红、运营流量等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后,黎叔以合伙人的形式入股了上海优奢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优奢做网红孵化,第一年创业营收接近四千万,做得风生水起。在电竞业务上,黎叔与中国第一个电子竞技赛事的世界冠军马天元创立 SC俱乐部,但在 18 年正式接手俱乐部后,黎叔发现这步棋走错了。
" 俱乐部像一个无底洞,同时养战队开公司的情况下,资金周转不畅,可以说是入不敷出,难以为继,平台营收最终没有撑住。"黎叔谈及第一次创业经历,不无遗憾。
2019年,黎叔创业失败,将俱乐部打散卖出,处理完工资和供应商的账款后,黎叔将上海优奢留给另一位合伙人,在备受打击中尝试找工作,重新返回职场。
就在这时,一位腾讯派遣在越南 VNG 公司(主营业务和地位上可看作越南版 " 腾讯")的老同事告诉黎叔,越南作为新兴市场,充满发展机会,问他要不要来试试。
闻之对创业尚未死心的黎叔,与朋友三次飞往越南进行市场调研,在听闻Tiktok(海外版抖音)即将上线购物车功能后,认为不能再等的黎叔带着五百万资金,2019 年底在越南胡志明市创办 MCN 公司 Vzone。
这是黎叔第二次创业。没想到,Tiktok 购物车功能一等就是三年,预计 2020年上线的购物车功能受国际局势和贸易、相关政策等复杂原因一直跳票。
而在这期间,有同行死在黎明前的黑夜里,黎叔也受疫情影响,2021 年从越南回到北京后被 " 困 " 了 19 个月,今年 7 月 15日才又飞去越南。
去越南培养网红
之所以选择越南创业,是因为黎叔看到 2019 年越南的电商发展已较为成熟,但直播带货尚处于未开发的蓝海,黎叔认为这是个机会。
数据显示,越南 9000 万人口中,年轻人占一半以上,社会年龄的中位数在 32 岁,这是个诱人的数字,黎叔果断开始了招聘。
在越南,会不可避免地有 " 水土不服"。从零开始培养主播是一种无奈之举,越南缺乏成熟的主播带货,而挖一名具有美妆经验的丝芙兰销售至少需要 1000 多美金。
黎叔第一次招聘就受到冲击,他大失所望,来应聘的年轻人大多相貌普通,黎叔一度怀疑自己遇到诈骗,"虽然都有拿得出手的平面照和作品,但现实与心理预期差距太大了 "。
另外,越南的年轻人在 yutube、facebook等社交媒体的影响下有大量演出机会,来应聘的人都很自信于自己的作品和演艺经历。经历打击的黎叔将选择标准变成自身在某一领域有特点,有拼搏想法的人。
在黎叔眼里,越南是东南亚最具狼性的国家,越南的年轻人工作很拼,但同时将工作和生活时间分得很开,在中国,主播看直播间人气好会选择多播一段时间,而在越南,工作时间到了就意味着该下班了。
" 无论直播间的人气高低,这群年轻人下班不会有任何拖延,时间一到,就会骑着摩托一起离开"。黎叔只能一个人在办公室咂摸个中滋味。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越南 Vzone 相关 第二次创业黎叔更忙了,他通常凌晨三四点睡,早上十点左右起来办公。在腾讯和优奢公司,黎叔奉行的是结果导向和弹性工作制,但在越南,黎叔发现弹不起来。一切都需要他手把手去教,在分配任务后时刻紧跟进程,帮员工发现问题,因为越南人不会遇到问题主动去问,如果放任不管,就只有在期限末才会知道出现了什么问题。
这也是水土不服的一面,这是片还需开拓的市场,也意味着当地员工不懂直播带货的未来和操作流程,黎叔说自己太缺人才,尤其是国内在成熟体系锻炼过的电商人才,哪怕有一两年实操经验都可以。
困难还在于与员工的交流,黎叔无奈地说所有事情都要通过翻译来交流,常会有文化含义上的不准确,黎叔目前只会一些简单的越南语词汇,在团建时,也会因不会越南语而无法参与话题。不过,伴随公司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员工也在学习中文与他交流。
黎叔的公司除了他自己,其余都是越南人,高比例本地人团队的效果十分明显,深入越南本土化的打法让公司孵化的账号备受喜爱,目前,黎叔公司内总共有15 个账号,覆盖化妆、服饰、日化等多个领域,最大的账号粉丝量超过一千万,这意味着越南每十人就有一人关注该账号。
但最开始,黎叔公司也是走了弯路的,照搬国内的创意和内容,效果不错,但流量并不稳定,经过一番探索后,2019年年末他的团队开始尝试本地化创新,黎叔主要为员工指导方向和操作细节,在内容上放权,具体内容构思由员工完成,比国内更早探索了连续剧形式的微短剧。
下一站是泰国
经历中国成熟模式是一种优势,就好像提前得知终点的模样,黎叔在越南人都在尝试剧情类产品时,快速放弃,转而运营垂直类账号,为直播带货打下基础,但这也同时是种劣势,中国模式并不会百分百复刻在另一片土地上。
在 Tiktok 购物车功能开启后,该渠道并未一飞冲天,越南人还不习惯这种购物方式。一开始,购物车盈利是中国背景的 MCN公司更有优势,而目前,是一些越南个人账号购物车渠道收入更高,毕竟他们更熟悉越南人需要什么。
黎叔告诉粉巷财经,在他回到越南后,目前购物车盈利周环比增长在百分之百以上,他也承认,高增速背后是起点比较低,但他认为越南潜力十足,只是需要时间去推。
今年以来,越南一季度的 GDP 增速亚洲第一,李嘉诚投资越南,TikTok 进军越南电商被认为是越南成为投资风口的信号。
过去黎叔接触不到的大型投资机构,后来如金沙江、IDG等纷纷来咨询企业相关情况。黎叔最终选择接受朋友们以公司名义投资的一百万美元,开始进一步招兵买马。
黎叔预计以后的经营方式是 " 自孵化 + 合作 ",掌握 30个自孵化账号,大量其他人员以合作关系来签约,以此进行更稳定地运营,而盈利以广告宣传、购物车等为主要模式。
越南的业务稳定下来,盈利持续增长后,黎叔预计年末就去开拓泰国市场,黎叔并不是第一次考虑泰国市场。在 2020年时,他就计划越南和泰国之间来回飞,以此经营两地业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次尝试很快失败。
泰国的 Tiktok 购物车功能与越南同时间上线,黎叔认为泰国与越南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与中国相比,假设中国在直播带货方面是 100分的话,东南亚这几个国家就在 40~60 分之间,都是不及格的。
另一方面,黎叔在泰国待过的半个月里,运营效果优秀,而在他离开后,数据表现立刻下滑。他确信拥有十二年腾讯经验,以及海外成功直播带货经验,能将越南模式在泰国成功再次复刻,而那时他将有底气去争取大型投资机构的投资。
黎叔自认并不是一个幸运的人,在大学找工作时遭遇不幸,在越南创业遇到各种叠加因素的影响,2021 年开源节流,开始接广告才将亏损保留在60 万美元内。
所以在向中国投资者分享越南创业经验时,黎叔非常坦诚,越南与中国相似,但与中国相比,市场体量是很小,来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是否要投入所有精力去做,而其他方面都是可以克服的。
当然,黎叔自认是一个有梦想的人,是在未知未来中努力奋进的人,敢拼能干梦想终究会照进现实。
此页来自:加拿大新闻网 https://cacnews.ca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