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据新华社8月17日消息,“九.三”阅兵作为纪念活动的一环,在16日完成了第二次综合演练。相比于第一次,这轮演练增加了更多科目,并且在海外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第二次综合演练笔上一次规模大得多 我们之前提到过,这次的“九.三”阅兵将让全世界大开眼界,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恐怕不仅仅是“开眼界”那么简单。“成为全球军工产业的技术标杆”,甚至“一个国家的军事水平进步堪比全球其他国家总和”,差不多才是真实情况。在以欧美为首的全球军事产业,慢悠悠沉淀30多年后,中国军事工业背倚十亿级超级工业体系,在2025年9月迸发出的光芒,将成为堪比1981年苏联“西方-81”军演的经典历史节点,彻底改变人类文明进程。 ▲举个例子,美国陆军主力M109火炮至今都还使用39倍径主炮 冷战末期问世的三代主战坦克,至今仍然是全球陆军的主战装备,和四代机仍然盘踞全世界空军关键位置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F-35和歼-35产能喷发在即,四代机继续当主力的日子不多了。相比之下,全世界只有俄罗斯T-14号称突破了四代坦克门槛,但尴尬的实战表现堪比同样难看的苏-57,不足以引导全世界坦克发展潮流。国内之前推出了定位高原、水网作战的15式轻坦,被视为积极进军信息化的标志。沿着这个思路强化坦克/装甲载具态势感知系统,其实是非常有前景的。 ▲15式轻坦最核心的设计是信息化作战 传统坦克的信息获取渠道有限,不得不配置多人车组,当信息化作战体系覆盖坦克,本身又能搭载轻量化感知设备,结合坦克火力本身的技术提升,甚至部署远程反坦克导弹,足以推出真正意义上的四代坦克,可比T-14不知道强多少倍。无人机在俄乌战场上被视为坦克天敌,俄乌想尽办法也难以解决威胁。而从技术上来讲,既然自行高炮被视为无人机的天敌,那么在装甲载具上,搭载以反无人机雷达为核心,配上廉价防空弹药的设备,自然能消除大部分无人机威胁。只不过这个办法对工业水平要求很高,机载微型防空雷达必须做得很便宜才行。 ▲俄乌不是不知道自行高炮好用,但实在太贵了 高超音速导弹是绝对的新兴领域,美国各兵种一起折腾了快十年,现在才堪堪完成技术一般,只是入门级水平的LRHW,第一枚标价8100万美元,最终出厂价不低于4000万美元。国内在六年前就成功量产东风-17,之前大家都觉得,给东风-17加装推进段,将射程增至3000千米以覆盖关岛,就是很不错的进步了。现在来看,区区一款升级型号根本撑不住场面,立足多域战场、真正踏入高超音速时代的成体系发展,才是国内在东风-17量产后的目标。以目前美俄刚入门,其他国家连方向都没找到的情况来看,如今国内是真值得全球其他国家仰望。 ▲东风-17是国内六年前的成绩,但至今没被其他国家超越 从俄乌战争到伊以冲突,反导系统参与实战的情况越来越多。国内之前一直没有公布反导装备发展进程,去年珠海航展才展示了红旗-19。当时就有人认为,按照惯例国内肯定还有更先进的反导武器。近日美国“Defence-Blog”网站就刊文称,中国更先进的反导装备已经问世,与红旗-19联手的战斗力,已经不比美国经营多年的反导体系差,并且还不知道是否还有更强大的装备藏在水下。此外,国内这两年海军舰艇虽然发展很快,但配套武器中只有鹰击-21还算出色,这个情况也即将迎来全面改变。 ▲航空装备的进步,只是整个军事工业升级的一部分结果 在去年末歼-36和歼-50问世,甚至是前一阵子空中梯队露面后,大家都深感国产航空装备进步非凡,没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技术更加简单的其他领域,进步只会更大、更全面。事实上,才过去不到24小时,欧美媒体已经开始不安了,接下来这半个月、“九.三”阅兵当天和阅兵之后,局势会非常精彩。 |
娱乐 5 小时前
美国 7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