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不放假的周二晚上是个热闹的日子,虽然大家都乐见美国大选爆冷门,但没想到这个口无遮拦的黑马居然取得了大胜。 最终希拉里只获得了232张选举人票,但是特朗普(川普)率先取得半数选票,276 VS 218(共538票)宣布胜利,最终他共获得了306张选举人票。 而确定美国总统所需的选举人票仅仅是270张。 周二晚计票开始的时候,民主党的希拉里·克林顿和共和党的唐纳德·特朗普获得选票数量就交替领先,但很快特朗普就拿下了决定胜负的摇摆州俄亥俄、北卡罗来纳和佛罗里达州,随后还出人意料的攻下了原本是民主党票仓的密歇根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以绝对优势获选。 出乎意料吗?并不。 11月8日,特朗普通过其竞选阵营发出了题为“最后的号召”的邮件。在这一邮件中,特朗普说,“还记得民调曾说我们只有1%的胜算和媒体说我们永远赢不了初选的时候吗?今晚我们将有机会证明他们再一次是错误的。今晚,将是我们书写美国政治历史上最伟大的大逆袭章节的机会。” 他言中了。 2000年,奥巴马凭借着“Change”(改变)上台,但是在他执政的8年里,美国党争极化,社会撕裂,内政外交乏善可陈;作为社会中坚的中产阶级殷实家境程度大为缩水,底层百姓向上流动性几乎停滞,贫富悬殊拉大,社会不公难以改变。中国等国家和上千万非法移民,成为就业机会减少“抢夺”美国福利资源最为方便的替罪羊,但精英阶级毫无反省,美国政府对华尔街的制裁变成了拿税金给投机者发奖金的闹剧。 种种不满与愤怒,积聚成为愈发强烈的要求“改变”的社会能量。这种社会能量火山般的释放需要一个出口。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便是这个出口。 美国总统大选的制度安排就有着“风水轮流转”的历史惯性。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进程中,特朗普就是在反传统、反禁忌道路上走得最猛的人。 于是,人们看到了美国大选史上一个极为罕见和反常的情况:特朗普种种“政治不正确”的恣意妄为非但没有令他昙花一现,反而在美国媒体一阵强似一阵的曝光中一路前行,各种民调一直看涨,直至挑落共和党内所有竞争对手。 从初选到大选决战阶段,这种宣泄较“政治正确”更为势头更猛。这位“搅局者”狂欢的背后,代表着美国社会久已有之的不满、愤怒及其尽情发泄。 在具有巨大历史惯性的华盛顿政治机器面前,他是一个不按规矩出牌、最终迫使游戏规则部分改变的搅局者;他是一个蔑视“政治正确”、为一部分社会不满和愤怒代言的发声者;他是一个享受捅破社会脓包快感的颠覆者;作为商人的他一路杀得人仰马翻,最终戳穿了美国政坛上那块久已有之、且极为坚硬的天花板;他是现存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最为令人惴惴不安的挑战者。 他不是一个草根,无法用金钱击败,他又不是一个典型的精英富翁,他的“异类”言行让美国精英普遍难以容忍。 特朗普的崛起令美国主流媒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站队现象。除福克斯新闻电视台等极少数媒体外,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报》等都公开表态站队支持希拉里。 但凡希拉里领先,全球市场就飘红;而在特朗普势头逆袭后,市场即开始震荡。这多少是因为特朗普在竞选中表现出的“民粹”、贸易保护、反全球化等立场,但也体现出“精英政治”与民众呼声的撕裂。 截然相反的态度 社交媒体大胜 各大媒体终于宣布了特朗普的胜利,当然,是在推特等社交媒体之后。 这一次,新媒体主宰了选举。 一直没有受到美国主流媒体、各式民调关注的“沉默的选民”,包括不少华人在11月8日用选票为特朗普说话。此外,在整个大选过程中,诸多新媒体成为支持特朗普的舆论大本营。 这似乎是历史重演,1960年,肯尼迪和尼克松分别代表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历史上第一次进行电视直播辩论。在电视上,肯尼迪自信潇洒的风格给美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尼克松则满头冒汗,显得尴尬不自在。肯尼迪靠着电视,以0.2%的优势获胜。 今年的总统大选,媒体再一次扮演了一个微妙的角色。 希拉里在大选中得到了美国精英联盟的支持,掌握了丰厚的竞选资金和社会话语权。如果只看报纸和电视,如《纽约时报》、《纽约客》、《华盛顿邮报》、CNN……希拉里毫无疑问应该全票当选总统。 但是在社交媒体上,特朗普的呼声之高,以至于人们认为有人手动操纵关键词,而将一个有错别字的关键词推上了热门。 希拉里进监狱的监狱故意多加了一个i 如果说2008年奥巴马的胜利是依靠了社交媒体的帮助,这一次,社交媒体已经战胜了主流媒体,在表达民意上取得了胜利。 昨天早上投票刚刚开始的时候,《纽约时报》上的实时选情预测(live forecast)显示希拉里获胜的可能性高达85%。 但数字随着开票结果而急转直下,精英所把持的媒体,从来没有被打脸打的如此之狠。 尽管还有几个州的选票没有得到一些媒体的最终确认,但希拉里已经没有翻盘机会。大家都已经认定川普是新总统了,但各家媒体都不肯发表声明宣布特朗普获胜。 华盛顿邮报保持在川普276票的页面上很久很久…… 沉默的大多数 农村包围城市 在佛罗里达,这个最关键的摇摆州(swing states)和战场州(battleground states),最大的几个城市里,希拉里以大比分拿下了迈阿密、坦帕、奥兰多、Tallahassee,只拿下了Jacksonville一个城市,并且领先幅度不到5%。 但在佛罗里达其他广袤的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全面飘红,最终帮助特朗普拿下了这个州的29张选举人票。 在同样是特朗普获胜的红色德克萨斯,支持希拉里的达拉斯、休斯顿、圣安东尼奥、奥斯丁——同时也是这个州最大的几个城市,成了蓝色的孤岛。德州的大城市里,只有人口排名第五的Fort Worth是特朗普的地盘。 总体来看,支持希拉里的是加州、纽约州、东北部和西海岸这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而支持特朗普的,则是广袤的,地广人稀深不可测的中部和中西部。 他们都是谁 为什么支持特朗普 从人口结构来分析,支持特朗普的主要是男性,白人,年龄在45岁以上,教育程度以中学为主;而支持希拉里的则截然相反,主要是女性,少数族裔,年龄在45岁以下,教育程度以大学为主。 或许可以用更直观的照片来表达。 第一张,来自特朗普阵营:白人,男性为主。 第二张,来自希拉里阵营:有男有女,有看上去不那么直的男性,有少数族裔。 两张图,两种表情,两个世界。 希拉里的支持者:“为什么我们错的如此离谱” 再也骗不动了 美国精英操纵权的没落 虽然从技术条件上看,政党轮替是常见的事,特别是在8年执政后想要再度当选并不容易,共和党两百多年来只有三次。 但是,精英阶层与剩下的99%、与沉默的大多数、与身在夹缝中的中低阶层人民的割裂,才让选情有如此大的变化,才将一个有草根气质的领袖,一步步的黄袍加身,推上了总统的宝座。 在全球化、经济金融化的时代,导致美国贫富差距极速扩大、制造业严重流失,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持续下降,中产阶级也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绝对少数。 根据美银美林1917年以来美国家庭财富分配图表,近三十年来,占人口90%的美国底层家庭拥有的总体财富在全国所占比例直线下滑,从36%降至23%,而占人口0.1%的最富有家庭财富占比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一直增加,已经升至22%。即占总人口0.1%的最富有家庭拥有财富已经和占人口90%的家庭不相上下。 甚至连华裔居民都担心自己利益被出卖而转投特朗普——为了争取其他少数族裔的选票,亚裔最重视的大学入学份额,也遭到了切割。这让从来都沉默被动的亚裔,特别是华裔,发出了忍无可忍的怒吼。 而这一次受到冲击的不再仅仅是少数族裔。 这一次,传统白人才是无法忍受现实,要求变革的人。 美国曾经是一个白人群体主导的国家,而且白人直男还一度被视为是这个国家的中坚力量。 二战时的美军将领们 2012年美国传统白人的出生总数第一次成为少数。同时恐怖主义的崛起和大量非法移民的出现,令多数民众十分不满和担忧。他们不是真的完全是“低学历”、“种族主义者”和“排外主义者”,他们只是一群对现状不如意,且思想保守的普通人罢了。 他们将自己不再优越的感受和现实的压力结合起来,希望宣泄出来“占领华尔街”运动、“99%”运动的失败压力。他们需要一个和传统政治人物完全不同,能带来真正变革(恢复白人有优越感的时代)的人。 特朗普反射的是白人男性的需要 特朗普的出现满足了他们各个方面的期望。 特朗普的竞选口号是“复兴美国”(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这是对美国现状的挑战。 作为长期生活在政治圈外的局外人,特朗普成功的将自己各种“政治不正确”的言论变成人们想要脱口而出的心声而不被苛责。 他长期主持综艺节目,有着丰富的营销经验,很简单的将自己变成报道的重点,得到约24亿美元的的免费电视宣传,在选举经费上取得优势。 特朗普接地气的表现又成功的将中部那些朴实、单纯,知识面封闭,对国际事务既不感兴趣也知之甚少的美国人唤醒,将这股力量为己之用。 与之相对的是,精英阶层一直以来的言行不一已经无法让民众买账。希拉里一方面需要迎合美国精英集团,另一方面需要草根大众的票数。 而这种做法用的次数太多,美国人已经不再买账,更不相信她这样的传统政治人物。共和党民主党两党越来越有夫妻相,而左右不过是精英们的两张面孔,他们实际上操控着世界的财富和权力。 而唯一可以与特朗普抗衡的极左、民粹式的社会主义代表桑德斯,也被希拉里从背后捅刀,民主党内斗后推出希拉里,等于是自绝后路,将一部分不能接受希拉里的选民推向了特朗普。 特朗普赢了,他赢的不只是希拉里,而是打败了从共和党内部直到全美国一路阻挡他的庞大精英群体。
|
中国 昨天 15:57
国际 昨天 15:23
中国 昨天 14:54
娱乐 昨天 14:31
社会 昨天 13:45
健康 昨天 13:33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