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TPP玩不转 秘鲁转向中国RCEP

加新网CACnews.ca| 2016-11-16 18:58 |来自: 德国之声中文网

太平洋战略是秘鲁的国策。在TPP可能夭折的背景下,为开辟其他出路,利马决定向RCEP靠拢。专家认为此举也许带来模仿效应。

秘鲁总统库琴斯基
 秘鲁总统库琴斯基

本周二(11月15日)秘鲁政府宣布已开始同中国就加入RCEP事宜举行谈判。该国贸易部长费雷罗斯(Eduardo Ferreyros)说,他希望秘鲁有朝一日成为两大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即由美国领衔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中国主导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据路透社的报道,秘鲁已于今年早些时候签署了包括12个成员国的TPP,而在今年9月,利马政府告知中方有意加入RCEP。

秘鲁贸易部长费雷罗斯周二还告诉记者,"我们从中方得到的信号是,先结束谈判阶段,然后再看怎样纳入新成员。"他还说,秘鲁还需要继续了解RCEP究竟具备怎样的雄心,但即便不如其他协定具有的深度,秘鲁也会参加。RCEP的成员国除了东盟10国外,还包括中国、日本、印度、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一半,生产总值占全球近三分之一。目前RCEP协定还没有结束谈判阶段。

都是特朗普惹的祸

上周五(11月4日),奥巴马政府宣布在新当选总统就任之前不在国会参众两院开启推动TPP的立法程序。目前,美国国会两院均被共和党占据多数,且属于该党的当选总统特朗普明确表示反对TPP,这一背景下即便奥巴马政府做下台前的最后努力,在国会通过TPP也是非份的念头,缺乏实现的可能。对即将卸任的奥巴马总统而言,这是他任内的重大败绩。

特朗普上周当选美国总统后,一般认为,TPP的前途可能就此断送。因为选战期间,特朗普一直在说TPP将是导致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流失的致命一击,是对美国的"强暴"。占据了美国国会大多数议席的共和党上周宣布将遵从特朗普的贸易路线。

效仿秘鲁?可能!

TPP协定的文本已规定得苛刻,如果没有美国的参与就不可能实施。今年6月刚刚上台的秘鲁总统库琴斯基(Pedro Pablo Kuczynski)在经贸政策领域尤其注重促进外贸发展以及吸引外来投资。他上周曾表示,秘鲁可以用别的协定取代TPP,比如没有美国参加、但有中国和俄罗斯作为成员国的协定。他说,"秘鲁同任何人都保持开诚布公的关系。中国是我们的朋友,美国是我们的朋友,秘鲁同谁都交朋友。"德国柏林科学与政治基金会的南美专家希拉博士(Claudia Zilla)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分析道,库琴斯基没有将多个同时并存的自由贸易协定看成是各种排他的选项,非此即彼,"它们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China Präsident Xi Jinping und peruanischer Präsident Pedro Pablo Kuczynski (picture-alliance/dpa/W. Hong)
秘鲁总统库琴斯基2016年9月访问北京时受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欢迎

她认为,秘鲁对RCEP的兴趣可以这样来解读,因为该国同太平洋另一端中国的外贸交易占秘鲁全国外贸总额的23%,因此"秘鲁面向太平洋的国策是一中心战略",这一背景下,秘鲁转向RCEP释放的信号是,"即便没有美国的参与,它的太平洋国策同样具有发展前途"。

正在人们讨论秘鲁弃TPP、转而投向RCEP这个话题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拉美之行,其重头戏当然是参加APEC峰会,但行程中也安排了对秘鲁、智利以及厄瓜多尔的国事访问,其中秘鲁和智利都是TPP的签署国。路透社的分析认为,假如崇尚自由贸易的秘鲁真的成了RCEP的一员,那它将是这一协定中唯一的拉美国家,且此举在签署了TPP成员国中可能带来模仿效应。希拉博士不排除有国家效仿秘鲁,在她看来,RCEP对像智利这样同属TPP签署国以及泛美同盟成员国,是有吸引力的。"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35岁女富豪身高仅80cm  嫁26岁美男赠3千万嫁妆  难逃离婚宿命千里追夫求复合

中国 2 小时前

蒙面贼开山刀吓走店员自切烤肉  没拿钱走却盗去这美味酱汁

温哥华 2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