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创新”近年来无论是在加拿大还是在中国国内都是个时尚的词,创新公司(startup)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其中的佼佼者,即使做不成第二个Facebook,至少可以在几年内迅速致富。但是,如同世间所有的事物一样,创新公司并不只有光鲜的一面。 加拿大魁省商业专栏作者迪亚娜.贝拉尔在接受Radio-Canada采访时介绍说,“startup”通常指的是那些用高科技创新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中小企业。例如,一家蒙特利尔公司绘制了全球所有的公交车路线图,让顾客可以通过其软件应用查询和买到任何一个地方的车票。 魁北克大学经济学教授埃里克.皮诺补充说,创新公司的另一个特点是没有利润,但是有暴富的希望。如果有人买下你的项目,一夜之间就能大赚一笔,然后立刻开始研发下一个项目。 和传统企业相比,创新公司多酷啊 对于那些嫌一般公司因循守旧的年轻人来说,创新公司最吸引他们的是“酷”。这意味着光线明亮、装修新潮的办公室,不拘一格的公司文化,更重要的是,创新者有着颠覆旧秩序,改造旧世界的使命感。“disruptive”这个词在创新公司里远远不是贬义词。 贝拉尔说,优步公司就是一个冲击现行条例和传统市场的例子。所有的创新公司都梦想成为下一个优步,下一个Airbnb,甚至下一个Facebook,或者说,成为“独角兽企业”(指引领颠覆性创新、其创意价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 皮诺说,“酷”的另一个表现是,创新公司里通常没有雇佣关系,大家都是合伙人,同舟共济,只有股份,没有工资。 做合伙人的好处不言而喻,项目找到买主,你和公司创始人一样赚个满钵。当然,如果公司破产,你就只好白幸苦一场。 80%到90%的创新公司以关门告终。但是贝拉尔为它们辩护说,传统的中小企业在五年之后还能存活的也不过四分之一左右。 一位创新公司“经理”的吐槽:我是如何“酷”过来的 上个星期,《欢迎来到新世界》一书在加拿大书店上架了。作者玛蒂尔德.拉马迪耶讲述了她先后在柏林的十几家创新公司的工作经历。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我是如何从创新公司的酷文化里熬过来的”。 创新公司里每个人的头衔都很响亮,至少也是个经理,拉马迪耶也不例外。但是她的工作却很枯燥。在第一家公司里,她的任务是打理公司的Facebook主页,美其名曰“主管整个法国市场”。 更让她觉得难以忍受的是工作和私生活之间的界限消失了。一方面,她在社交网站上的一言一行都和公司挂上了钩。另一方面是工作对私人时间的侵占。她经常需要参加本公司和其他公司组织的晚间社交聚会。这些聚会名为放松休闲,实为挖角、找投资和扩大公司影响。 另外,传统职场的种种弊病在创新公司里也会出现。缺少规则和保护,过度倚重公司创办人的领袖魅力,只会让这些弊病更加严重。而肩负“改造世界”的高大上使命,面对这些弊病时产生的幻灭感会更强烈。 皮诺说,他也遇到过和拉马迪耶有同感的年轻人。他们厌倦了创新公司的“迪斯尼世界”,想回到一家普通公司,有一个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收入稳定的职位。 皮诺认为,拉马迪耶的书表达了这些年轻人对一个过去的时代的怀念。 (RCI avec Radio-Canada)
|
娱乐 1 小时前
健康 1 小时前
中国 1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